2020年春節后國內玉米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新糧收購和走貨緩慢,業內普遍預計短期內玉米價格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隨著物流運輸逐步恢復,玉米供應趨緊局面將得到緩解,從總體來看,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動力不足。
基層售糧進度緩慢
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2020年1月15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5411萬噸,同比增加205萬噸。業內人士估計,當前東北產地整體售糧進度接近50%,華北產地整體售糧進度約60%。隨著天氣逐步轉暖,因溫度升高造成新糧變質的風險也在上升。基層種植戶售糧進度緩慢,一旦后期產區出現扎堆賣新糧的情況,玉米價格將面臨下行風險。
臨儲玉米投放力度加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貨物運輸量減少的影響,加工企業收購玉米變得相對困難,但春節后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陸續加大了玉米的投放量和擴寬了投放區域,2月3—8日在山西、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福建、湖南、四川等地舉辦了玉米銷售專場,玉米銷售總量為9.59萬噸。同時,為就近就便解決因運輸等原因造成的南方部分企業飼料緊張問題,臨儲玉米投放工作2月7日開始在華北以及南方主銷區15個省份展開,玉米投放總量為296萬噸。
玉米行情難以持續上漲
從供給端來看,臨儲庫存壓力下降,預計2020年臨儲拍賣對市場影響有限;在新糧方面,雖然預計2020年玉米播種面積下滑,但總體單產上升,因此預計2020年玉米產量有望小幅增長。從需求端來看,飼料需求恢復將是2020年玉米價格向上的主要驅動因素,其中豬飼料方面,根據生豬養殖周期推算,2020年二季度生豬存欄將開始逐漸恢復,因此預計2020年玉米的飼料需求會緩慢增長;深加工方面,在加工低利潤的背景下,雖然產能有所擴張,但開機率下滑,所以總需求增幅有限。
因此,預計玉米價格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持續上漲動力不足。
(資料來源:中國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