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云
摘要:宿舍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成長與發展具有引導、調節、約束等功能。宿舍環境與學生之間具有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關系。因此,明確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內容、創新宿舍文化與德育教育關系,對實現宿舍文化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對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艱苦斗爭精神培養、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教育活動均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宿舍文化 德育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172-0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應當重視大學生生活區域環境營造,并且基于大學生生活環境開展切實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引導大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投身校園建設與自身發展中。然而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宿舍文化建設成果平平,宿舍文化建設與高校德育教育作用也未能有效發揮。
一、基于德育教育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內容
1.宿舍物質環境建設
馬克思曾說:“人創造了環境,環境也創造了人。”可見宿舍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我國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中更應當重視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并且著重開展文化建設、環境營造等工作。高校宿舍文化德育功能發揮與良好的物質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應當加強高校宿舍物質環境建設,提升學生生活與學習環境質量,營造清潔、恬靜、美觀的宿舍環境。學生能夠在舒適環境中學習與生活,學校也能夠以此為契機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宿舍物質環境建設問題上,首先應當完善其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彰顯宿舍文化教育作用。其次應當適當增加娛樂設施,為大學生課余生活增添樂趣。最后應引進現代化設施,提升大學生校園生活質量。保障以上措施能夠穩步推進,進而為宿舍文化德育教育功能的發揮奠定基礎[1]。
2.宿舍精神文化建設
高校宿舍文化精神層面指的是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選擇、生活習慣、就業需求、審美情趣、人際交往方式,是宿舍文化建設的核心環節,需要加以重視。然而,縱觀我國高校宿舍文化建設過程,大多數高校均著眼于基礎設施建設、先進設備引進等工作內容,忽視學生精神生活環境營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宿舍文化教育作用的發揮。宿舍精神文化建設應當重視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應當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開展宿舍文化教育;第二,應定期舉辦宿舍文化教育,完善學生思想觀念;第三,積極引導大學生在宿舍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營造友愛、團結、互助的宿舍氛圍;第四,以優秀的校園文化為建設導向,引導宿舍文化建設。
3.宿舍制度文化建設
宿舍制度文化指的是約束學生的規章制度,例如規定寢室封閉時間、限制寢室使用大功率電器等。開展宿舍制度文化建設中,應當重視學生寢室管理工作的實施效果,對于學生居住環境中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詳細的整合和排查,有針對性地處理學生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寢室檢查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個人安全[2]。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實行多樣化的管理與建設,保障學生自身安全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在進行宿舍制度建設時應當注意,首先應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和規范性,提升制度對大學生的激勵效果。其次應關重制度的落實工作,定期舉辦“優秀寢室評比”“優秀寢室長評比”等活動,并且將評比獎項與學分、成績掛鉤,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最后在制度建設中需要滲透德育教育內容,例如價值觀念、思想品德、行為規范等。
二、基于德育教育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設方向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高校宿舍文化具有綜合性,由于學生均是從祖國各地匯集在一起,生活習慣和文化基礎存在差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能夠超越地區、語言、文化的限制,使眾多學生在思想觀念上保持一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大學生的影響不言而喻,筑就人生美麗夢想也好,踐行核心價值觀也罷,既不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高校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全面把握問題研究的時代性與有效性,不斷提升教師的學術修養,使教師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與此同時,利用科研課題內容,將其與日常教學內容聯系起來,實現教學探索與創新,對學生實施課題研究指導,整合文獻資料,便于學生展開基礎性科學探究。通過此種方法,不但可以點燃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此強化學生的科研能力,實現宿舍文化的德育教育目標[3]。
2.艱苦奮斗教育
我國優良傳統之一便是艱苦奮斗,這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堅強的精神基礎。而大學生作為新時期的先進群體,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已經發生極大變化,怎樣在和平年代發揚艱苦奮斗的思想,怎樣在生活富足情況下養成艱苦樸素的習慣,是高校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在開展艱苦奮斗教育過程中需要明確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3]。首先,應保證艱苦奮斗符合“全過程”“全方位”的標準。宿舍文化教育僅僅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可在課堂、食堂、圖書館、宿舍等多個場合開展艱苦奮斗教育。其次,可在大學生課下活動中開展艱苦奮斗主題教育活動,例如徒步露營、偏遠地區支教、社會生活體驗等。在生活實踐、學科教育、文化環境營造過程中充分展現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對日常生活中具有艱苦奮斗品質的學生加以表彰,并且將表彰獎勵體現在成績與獎學金上,形成學生群體中的“榜樣效應”。對生活習慣不良、浪費資源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逐步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意識。
3.人際關系教育
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是高校學生學習與生活強有力的保障,也是宿舍文化建設開展的必要措施。從近年來新聞報道可知,一部分高校宿舍中學生之間關系緊張,影響學習與生活的同時極易誘發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甚至惡意傷人的惡性事件。
針對一部分有需求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分析學生成長和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經過教師的引導與幫助,學生自身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也會發生轉變,降低了學生校園生活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提升了校園安全系數與精神文明建設實效性。首先,高校應當將“人際關系建設”作為一項學習科目,配置心理學教師授課,提升學生對人際關系的理解與認識。其次,應當將人際關系建設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從心理疏導、心理教育等方面引導學生端正人際關系處理態度,營造良好的寢室環境。最后,研究學生個體的“特殊性”,一部分學生由于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的變化極易產生心理波動,教師應當針對這類學生開展心理教育,明確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且加以引導和幫助,加速學生走出認知誤區,重建人際關系[4]。
三、結語
由上可知,高校德育教育內容具有多樣性、復雜性、靈活性,需要在學生生活和學習各個方面開展教育活動。而宿舍文化建設則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平臺,宿舍文化建設能夠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認知程度、培養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建立友愛和諧的人際關系。宿舍物質環境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均能夠發揮自身教育與引導作用。鑒于此,應當加大我國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力度,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梁鵬.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德育功能[J].傳播力研究,2018(1):81-82.
[2]王艷.論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德育功能[J].絲路視野,2017(30):95.
[3]劉玲,楊琦.發揮高校宿舍文化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徑探究[J].學理論,2017(4):238-239+245.
[4]蔡奇軒.從傳統茶文化視角看高校宿舍文化建設中的德育建設[J].福建茶葉,2018,40(11):185.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