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衍年 朱良明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嚴重肺挫傷患者血清KL-6和CC-16的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此次研究主要選取的是在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在濟南市中心醫院及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接收診治患有嚴重肺挫傷的患者,共32例,同時選取15為健康的志愿者為對照組。對肺挫傷患者傷后24小時內和治療后第3、7、14天的血清 CC16 及KL-6水平進行記錄,同時檢測健康對照組的血清 CC16、KL-6水平,進行對照。此外,通過胸部CT檢測,記錄下這段時期肺挫傷面積,肺不張和胸腔積液等影像學表現。與健康對照組相比,嚴重肺挫傷組患者在上述各個時間點內的血清CC16、KL-6水平顯著性高于健康對照組。血清CC16、KL-6對于嚴重肺挫傷病情變化具有較好的預測及預后評估作用
【關鍵詞】嚴重肺挫傷;血清KL-6和CC-26;臨床意義;表達水平
【中圖分類號】R7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022-02
肺挫傷為常見的肺實質損傷,多為迅猛鈍性傷所致,例如車禍、撞擊、擠壓和墜落等。發生率約占胸部鈍性傷的30%~75%,但常由于對其認識不足、檢查技術不敏感或被其他胸部傷所掩蓋而被忽視或漏診。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的是在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在濟南市中心醫院及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接收診治患有嚴重肺挫傷的患者,共3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齡13 ~ 66歲,同時選取15為健康的志愿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齡14~ 61歲,對照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上與嚴重肺挫傷組患者無顯著性差異。其他詳細基本資料見表1:
1.1.1 納入標準 (1)患者都非常明確的患有胸部創傷史;(2)臨床多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胸痛、胸悶、氣短、咳嗽及部分痰血。(3)胸部CT片影像學主要表現為:肺紋理增大、斑片狀陰影或邊緣不清的片絮狀影;毛玻璃樣改變或云狀微高密度聚焦;大片斑片狀或小葉節段性高密度病灶,密度不均勻。(4)損傷嚴重程度分(ISS)≥15分;胸部創傷嚴重評分(TTS)≥8分(5)患者自愿接受此項血清學檢查。
1.1.2 排除標準
排除:(1)入院24小時內沒有進行胸部CT;(2)之前有過慢性肺部疾病史;(3)具有嚴重心肺腎功能異常(4)病例資料不完整(5)標本采集不合者
1.2 影像學資料收集 具有嚴重肺挫傷患者的胸部CT資料,均由Toshiba Aquilion 64排多層螺旋進行掃描,兩名資深影像學專家做出臨床上的診斷,計算方法:將有肺挫傷患者的胸部 CT 輸入到西門子體積計算程序進行肺挫傷體積計算[1-2]。
2 研究方法
2.1 血清樣本的采集
所有患者在收入急診的第一時間內直接采集患者全血(5ml)。室溫下靜置10min,3500xg離心10min,取出血漿,標記。儲存在-80攝氏度。對照組采集一次血樣。樣品保存完好。
2.2 統計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 SPSS21.0 進行數據處理,血清KL-6和CC16表達水平,連續變量用平均標準差(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及Mann—Whitney U檢驗,相關分析采用person或Spearman相關分析方法進行[3-4]。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比較
本研究共納入47例患者,其中肺挫傷組患者有32例,健康對照組有1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上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2 各時間點嚴重肺挫傷組和健康對照組中CC16、KL-6的表達
分別檢測肺挫傷組患者在受傷后24小時內(記為T24)及治療后1天(記為T1)、3天(記為T3)、7天(記為T7)、14天(記為T14)的血清 CC16 及KL-6水平,同時檢測健康對照組的血清 CC16、KL-6水平(記為T0)。結果顯示,與健康對照組相比,嚴重肺挫傷組患者在上述各個時間點內的血清CC16、KL-6水平顯著性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具有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4 討論
嚴重肺挫傷患者血清 CC16、KL6濃度顯著性高于健康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它有望成為一種嚴重肺挫傷的診斷標志物。血清CC16、KL-6對于嚴重肺挫傷病情變化具有較好的預測及預后評估作用。
參考文獻
[1]原靜, 李書芳, 李亞菲.不同機械通氣方式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對患兒CC16、KL-6水平的影響[J].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9, 40(5):551-555.
[2]戴寧凰, 鄭中鋒, 李威.鈍性胸部創傷所致多發性肋骨骨折或肺挫傷患者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和白介素6水平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9(7):97-99.
[3]史傳見, 馬雪梅, 李玉華.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骨橋蛋白和血清KL-6的聯合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24):168-169.
[4]沈嘉渝, 張爾永, 胡佳. KL-6與體外循環中行持續低潮氣量通氣的成年瓣膜患者圍術期肺氧合功能改變的相關性研究[J].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9, 50(3):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