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囡囡 張琴琴
【摘 要】目的:分析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時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方式,對我院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接受診療的25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結果:本組探究中,心理問題包括恐懼及緊張情緒、情緒低落、溝通障礙、急于求成,開展相應護理干預后,護理滿意度96.00%(24/25)。結論: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時存在的心理問題較多,應做好患者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突發(fā)性耳聾;心理問題;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198-01
隨著臨床上越來越重視疾病預防、診療及護理,臨床上深入研究了心理護理的臨床作用及意義,對其重要性進行了相應分析。分析得出,高壓氧艙作為特殊治療設備,按照受壓容器規(guī)范,設計及制造高壓氧艙標準,可通過輸入介質將空氣或者氧氣壓縮,艙內可形成高壓環(huán)境,為患者實施吸氧治療[1],可有效控制患者疾病進展,但是,由于患者需要進入氧艙治療,加之本身疾病影響,心理反應較為嚴重,因此,在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過程中,應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干預,避免患者緊張、恐懼等心理過于嚴重。本文收集臨床資料并綜合分析了25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時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
1 資料及方法
1.1 資料
于我院隨機選擇25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患者,實驗時間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均知情同意,男女病患分別是13例及12例,年齡分布是19歲至75歲,中位年齡是45.5歲,雙耳耳聾、單耳耳聾分別是5例及20例。
1.2 方法
高壓氧治療方法:治療壓力、總治療時間分別是2.2ATA、115min,加壓、穩(wěn)壓吸氧、休息時間分別是20min、30min、10min,呼吸艙內空氣吸入30min,減壓時間是25min,每日治療1次,共計10d,根據(jù)患者一般資料,開展對應心理干預。
利用自擬調查問卷統(tǒng)計護理滿意度。
2 結果
所有患者順利完成治療,護理滿意度96.00%(24/25),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分別是20例、4例、1例,心理問題涉及恐懼及緊張情緒、情緒低落、溝通障礙、急于求成。
3 討論
3.1 存在的心理問題
分析得出,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過程中,存在恐懼及緊張情緒、情緒低落、溝通障礙、急于求成等心理問題。由于患者首次接受高壓氧治療,加之工作人員展開安全宣教,指導患者如何調壓,患者擔憂情緒加重,容易加重患者緊張情緒。由于患者突聾及下降聽力,溝通會出現(xiàn)障礙,情緒會低落,加之經濟條件差、家庭困難等情況,不良情緒難以有效緩解。另外,在治療初期,部分患者感覺聽力明顯恢復,對早日痊愈較為期盼,詢問是否每天可以治療2次,表現(xiàn)為急于求成。
3.2 護理對策
對于護士來說,應做到熱情接待,高壓氧醫(yī)生需要對患者是否能夠進行高壓氧治療進行確定,主動溝通患者[2],若患者單耳突聾,在說話過程中,應盡量靠近患者健側耳朵,若患者雙耳突聾,應準備紙筆,與患者進行書面溝通,詳細告知患者治療過程、艙內環(huán)境及相應注意事項,進艙之前,指導患者更換純棉衣帽,避免患者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避免患者攜帶易揮發(fā)及電氣設備等。由于氧艙屬于特種設備,應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章制度,將安全隱患消除,入艙前,患者應排空大小便。
加壓前,應將相關準備工作做好,對安全措施進行嚴格檢查,指導患者捏鼻子鼓起,加壓時間,不斷重復此動作,若患者置入引流管,應嵌閉,避免患者發(fā)生逆行感染,打開水瓶蓋,另外,護士應告知患者關艙后可通過對講系統(tǒng)進行隨時聯(lián)系,護士可通過監(jiān)視器、觀察窗對患者情況隨時觀察,患者之間可相互交流[3],將患者緊張情緒有效消除。
護士應告知患者,疾病若治療及時,可很大程度治愈,若未能及時治療,可對治療效果造成一定影響,可對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利用成功案例,可將患者戰(zhàn)勝疾病信心增加。
在開始加壓時,護士應告知患者做好調壓動作,起始應慢慢加壓,促使患者適應,隨著逐漸升高艙內壓力,艙內氣體密度逐漸增加,溫度逐漸升高,護士應及時使用空調對艙內溫度進行調節(jié),利用對講系統(tǒng)溝通患者,詢問患者是否出現(xiàn)耳痛等不適癥狀,若出現(xiàn),應及時停止加壓,護士應指導患者及時深呼吸及吞咽,必要時,為患者適當減壓,待患者癥狀緩解[4],然后開始加壓,若患者不能緩解耳痛癥狀,應及時減壓,幫助患者出艙,穩(wěn)壓后,應通知患者戴面罩吸氧,將口鼻罩住,正常呼吸,由于患者需要避免發(fā)生腹脹,因此應告知患者禁止用嘴使勁呼吸。
對于患者來說,臉和面罩之間不能存在縫隙,以避免漏氧,若患者漏氧,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在吸氧過程中,應對患者是否出現(xiàn)口角抽搐、面肌抽搐、刺激性咳嗽等表現(xiàn)進行隨時觀察,若出現(xiàn)以上癥狀,屬于早期氧中毒,若癥狀明顯,應將吸氧面罩立即摘取,更改為吸入艙內空氣。減壓過程中,應叮囑患者不要屏氣,可避免患者發(fā)生肺氣壓傷,避免患者劇烈活動[5]。隨著艙內空氣變薄,逐漸下降艙內溫度,護士應及時使用暖氣對艙內溫度進行調節(jié),可避免患者著涼。結束治療后,對患者是否存在不適進行主動詢問,對是否存在高壓氧治療并發(fā)癥進行及時判斷,冬季注意保暖,叮囑患者注意休息,熱水浴或者喝熱飲,對患者營養(yǎng)進行加強,若患者病情允許,應指導患者易消化、高維生素、高蛋白質、高糖、低脂肪食物。
本組實驗得出:護理滿意度96.00%(24/25)。
綜合以上,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時存在的心理問題較多,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有利于疏導患者不良情緒。
參考文獻
[1]譚莉娟.集束化護理對高壓氧治療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1).
[2]駱霞,張莉,汪學琴.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的心理特點及護理措施[J].兵團醫(yī)學,2018(1).
[3]李曉晨.對行高壓氧治療的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7(1).
[4]趙彩梅.突發(fā)性耳聾應用高壓氧治療中的護理方法與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1).
[5]劉清珍.循證護理對高壓氧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護理效果[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03):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