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蘭 劉麗善


【摘 要】目的:針對風險管理在急性乳腺炎手術早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探討。方法:將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管理組,每組各55例。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管理組采用風險管理方法,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管理組急性乳腺炎發生率為0.0%,低于常規組的10.9%,差異顯著(P<0.05);管理組護理糾紛、護理缺陷和意外事件等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管理組對就醫環境、心理干預、健康宣教、護理水平和護理態度等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風險管理在急性乳腺炎手術早期護理中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有效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風險管理;急性乳腺炎;早期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5.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86-02
急性乳腺炎多發于產后哺乳期婦女,是一種乳腺管內和周圍締結組織炎癥,多見于初產婦。據文獻報道顯示,急性乳腺炎初產婦患病占50%,初產婦與經產婦比為2.4:1,發病與哺乳期任何時期,其中產后3~4周最為常見。臨床表現為淤積性乳腺炎、化膿性乳腺炎,伴隨乳腺疼痛、乳汁分泌不暢、哺乳時疼痛等癥狀,同時會伴有胸悶氣躁、食欲不佳、全身不適等,給產婦的軀體和心理產生雙重影響,也不利于新生兒正常哺乳。風險管理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特點的護理方法,通過及時預防來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患者的康復質量。本文選取11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針對風險管理在急性乳腺炎手術早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現將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管理組,每組各55例。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年齡范圍在18~37歲,孕周36~40周,其中初產婦35例,經產婦20例;管理組采用風險管理方法,年齡范圍20~39歲,孕周37~41周,其中初產婦37例,經產婦1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服務,包括日常護理、飲食干預以及遵照醫囑予以口服藥和靜脈給藥。
管理組采取風險管理護理,具體內容包括:
(1)科室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設立質控員、消毒隔離組長、藥療組長,確定各個小組長的職責,護士長每周對護理工作進行評估,每月對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分析。
(2)強化護理人員風險管理宣教,提高其識別風險因素的能力,對護理服務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如產前產后和給藥環境中的風險因素,并找出引發護理風險的原因,同時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
(3)科室落實護理責任制,對護理人員采取層級管理,擬定護理人員具體職責,如密切監測產婦生命體征變化,對于發熱產婦及時予以降溫處理,加強心理疏導,平復其焦慮和緊張情緒,提高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科室應合理配備人力資源,對護理人員進行合理排班,減少護理工作量。
(4)護士長監督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設置質控分析表、差錯分析表積極評估護理風險,制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案,如產后大出血、胸外按壓以及休克等。
2 結果
管理組產婦急性乳腺炎發生率為0.0%(0/55),常規組產婦急性乳腺炎發生率為10.9%(6/5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x2=5.382,P=0.020)。管理組產婦護理糾紛、護理缺陷和意外事件等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管理組產婦對就院環境、心理干預、健康宣教、護理水平和護理態度等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乳腺炎多發于產后哺乳期婦女,是一種乳腺管內和周圍締結組織炎癥,多見于初產婦。據文獻報道顯示,急性乳腺炎初產婦患病占50%,初產婦與經產婦比為2.4:1,發病與哺乳期任何時期,其中產后3~4周最為常見。臨床表現為淤積性乳腺炎、化膿性乳腺炎,伴隨乳腺疼痛、乳汁分泌不暢、哺乳時疼痛等癥狀,同時會伴有胸悶氣躁、食欲不佳、全身不適等,給產婦的軀體和心理產生雙重影響,也不利于新生兒正常哺乳。因此加強產后急性乳腺炎的預防和早期護理十分重要。
風險管理是指對潛在的或者現存的護理風險因素進行識別、評估和處理,以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研究報道,護理風險管理是一種防范護理風險的新型管理模式,在急性乳腺炎手術早期護理中其不但能提高護理人員責任感和風險防范意識,同時還能提高其處理能力,從而提高護理質量,確保護理安全。本研究對管理組產婦采取護理風險管理,通過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定期組織相關護理人員學習,提高其對風險因素的識別、評估和處理能力,以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本文結果顯示,管理組產婦急性乳腺炎發生率以及護理糾紛、護理缺陷和意外事件等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具有可比性;管理組產婦對就醫環境、心理干預、健康宣教、護理水平和護理態度等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具有可比性。
綜上所述,風險管理在急性乳腺炎手術早期護理中發揮積極作用,能夠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發生幾率,并提高護理滿意度及患者康復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慶芳.綜合護理干預在早期急性乳腺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2014,12(22):192-193.
[2]劉紫薇.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4(6):131-131.
[3]陳雪梅.綜合護理干預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療效觀察 [J].飲食保健,2017,4(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