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萱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互聯網絡在不斷的進行發展,傳媒行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改變。社會上的人開始更加注重傳媒行業之中消息內容的價值,對于文化產業方面也變得更加在意原創性以及在內容方面的創新,這就導致了近年來新媒體行業具有較大的活力。為了發揮短視頻的作用及價值,本文對短視頻的生產特點的相關因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從而也進一步的對優化短視頻的質量方面總結了一些啟示。
關鍵詞:短視頻:用戶:內容;特點
新媒體給現代的人們生活之中帶來了許多的便利,同時也讓人們獲得了更多的樂趣,接收了越來越多的信息。社會上的人群生活節奏在互聯網的引導之下,變得更加的快速。所以大多數人也更加愿意通過使用較短的時間來吸收更多的社會信息,因此就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短視頻。短視頻具有其獨特的便捷等特點,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吸收各種信息,完美的契合了現代社會人們的需求,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之中具有廣闊的市場。
一、短視頻的生產特點相關分析
1.將專業知識進行轉化,整體風格輕松有趣
短視頻具有非常多的特點,因此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快速的擴張,受到了廣大消費群體的喜愛。短視頻之中所涵蓋的知識是較為專業的,并不單純只是一些幼稚的或者無聊的娛樂節目。在大多數短視頻之中,都蘊藏著較為專業的科學知識以及理論知識。對于短視頻來說,這就是其較為顯著的一個特點。短視頻從整體上來看,風格是非常的活潑,觀看短視頻的受眾感受到視頻之中的有趣與輕松的氛圍,也能夠在情緒上引起互動與共鳴,給觀看者帶來了輕松愉快的欣賞情境。通過將枯燥乏味或者較為晦澀難懂的一些專業的理論知識,使用比較夸張的方式以及畫面來進行重點性的講解,能夠讓觀看者較為輕松愉快的學習到更多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夠引起他們觀看的興趣。這種講解方式讓觀看者非常容易理解,并且通過較短時間的講解,也能夠讓觀看者印象更加的深刻。夸張的畫面展示以及有趣的音樂特效相互結合,是短視頻的特點,既讓短視頻變得更加的協調,同時也能夠完美的滿足觀看者的心理以及視覺需求。并且現在社會上所流行的大多數短視頻都是與時代相結合的,能夠滿足人們了解各種信息的需求,從另一方面來講,人們通過觀看短視頻也能夠較為快速的獲得當下的實時熱點信息。
2.視頻內容涵蓋范圍廣,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短視頻通過充分的利用互聯網絡收集到了各種各樣的用戶信息,以及充分的對用戶需求進行了調查與分析,掌握到了各種各樣的用戶需求。這對于短視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如果短視頻想要進行良好的運營,就需要將所涉及到的這些用戶信息與需求進行細致的分析以及有效的利用。近年來,短視頻通過不斷的發展獲得了較為明顯的成就以及改善,大多數短視頻運營方都在視頻內容方面進行了改善與擴張。關于生活之中的各個方面的短視頻內容變得越來越多,涉及到了經濟、汽車、生活百科、健康養生、美容等等各個方面。只要有消費群體,就有能夠滿足其需求的相關短視頻。通過將短視頻之中的專業知識進行濃縮,能夠引起不同群體以及不同興趣愛好者的注意。短視頻之中所涵蓋的內容既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覆蓋范圍以及觀看人群又具有較為普遍的廣泛性。因此就能夠滿足社會之中不同年齡階段以及不同性別或者各種職業人士、各方面愛好者的需求,因此,短視頻產品的重要特點就是,其擁有較為豐富的視頻內容,能夠滿足各種各樣人群的需求。
二、對于優化短視頻生產的啟示
短視頻產品具有諸多特點,同時由于時代的進步,也在不斷的發展與優化。為了實現短視頻未來的發展目標,以及滿足社會上廣大群體的不同需求,僅跟時代的步伐,短視頻產品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之中,也需要對發展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在創新之中所面臨的各種困難,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進行解決。短視頻產品想要更好的進行發展,就需要對發展之中的各種經驗進行總結,從而才能夠對未來發展進行良好的啟示。筆者在此總結幾點啟示,首先是短視頻要與互聯網相結合,與時代相結合。這樣才能夠保障短視頻的內容時效性以及有效的互動性,才能夠滿足當下時代人們的需求。短視頻的內容是需要根據時代進行不斷調整的,只有不斷的進行改進,才能夠滿足大眾的需要,生產出令大眾滿意的產品。其次就是,短視頻在內容方面,除了具有較大的覆蓋范圍以外,也要具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具有明確的方向以及著眼點,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時間段中得以存活。最后是,短視頻要注重自身的內容,保障其質量,在堅實的內容基礎上進行優化,這才是短視頻發展與營銷的基礎。
三、結論
總的來說,短視頻具有其獨特的特點,通過將各種各樣的知識轉化為人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能夠快速的吸引人們的注意,同時迅速搶占大部分消費市場。但是為了保障我國文化的健康發展,就需要提高短視頻的質量,保證其信息內容的專業性,同時也要讓短視頻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使用這樣的方式,將短視頻進行有效的規范與調整,能夠對國民的思想以及價值觀念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也能夠促進短視頻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翟錚璇,從《紅色氣質》到《國家相冊》:新華社領銜編輯陳小波講述背后的故事[J].中國記者,2016 (12):25-27.
[2]胡玥聰, “照片動了,歷史活了”是怎樣做到的?一《國家相冊》后期制作的創新實踐[J].中國記者,2017 (10):.76-77.
[3]刁毅剛,陳旭管,紅色氣質的三個瞬間一一兼論微電影技術與產品創新[J].中國傳媒科技.2017 (02):12-14.
[4]梁智勇,媒介融合背景下傳媒集團新媒體戰略比較一以CCTV、SMG、鳳凰衛視與新華社為例的研究[J].新聞大學,2018 (01):12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