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從無到有、從初創到繁榮,堅定不移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助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以憲法為引領,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再創輝煌。立法機關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法質量不斷提高,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行政機關堅持依憲施政,推進依法行政和行政體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設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司法機關依憲依法深化司法改革,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憲法和法治權威在全社會逐步樹立,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尊法守法逐漸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但是,與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中國總要求相比,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相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決不能有停一停、歇歇腳的想法。更為緊迫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干工程。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必須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這個重點,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提高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水平。為此,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一次從制度的頂層設計上,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了全面的戰略部署,其最終目的在于善于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國家的效能,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那么,到底如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呢?
毫無疑問,首先就是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么樣的法治體系,是由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察國事本則宜。不觀時俗,不察國本,則其法立而民亂,事劇而功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我國實際出發,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既不能罔顧國情、超越階段,也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走好這條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同時,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正確處理好這幾個關系,就抓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就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制度屬性和前進方向。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必須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關系,兩者不可偏廢。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健全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健全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應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把黨的方針政策主張和人民意志貫穿于立法工作的全過程;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廢釋并舉,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重要領域立法,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以良法保障善治。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審判制度、檢察制度,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律師制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健全法律實施監督和保障體系。法治監督是法律良性運行的保障機制。要進一步完善黨內監督與國家監督、黨的紀律檢查與國家監察的銜接、協調、統一的法治機制;通過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實現機制強化群眾監督;完善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法治監督體系,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徒法不能以自行。”如果沒有保障體系,法治就難以實現。要加強黨的領導,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政治保障;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全面依法治國構建制度保障;要建設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為全面依法治國強化人才保障;要創新理論體系,為全面依法治國夯實理論基礎;加強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強全民法制觀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夯實依法治國群眾基礎;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以及領導干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步入新時代,黨和政府正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這是一場由黨領導的14億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在黨的領導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中國人民,正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必將開創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