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超 楊凱烯
摘 要:美術治療是一種通過非語言方式實現情緒表達和身心康復的心理治療形式,旨在幫助特殊人群用簡單的美術材料表達自我。由于情緒管理、溝通表達、人際交往等能力的缺失,自閉癥兒童在社會適應和學習生活上存在很多障礙。研究發現,美術治療對于自閉癥兒童具有明顯的輔助康復功能,可通過學校、家庭和社區多方協同發力,引導、鼓勵自閉癥兒童欣賞美術作品并參與作品創作,以此展開美術治療,從而達到幫助其控制負面情緒、激發表達動力以及增強交往信心的目的。
關鍵詞:美術治療;自閉癥兒童;能力提升;價值
自閉癥(ASD)是一種由于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癥狀包括語言發展受阻、不正常的溝通和社交能力、動作刻板和反復、自我封閉等。患有自閉癥的人通常沉浸在自我封閉的世界里,對外界環境產生過于冷漠抑或過于興奮的不穩定情緒,嚴重患者甚至會出現自傷、自殘等危害行為。有研究表明,兒童是自閉癥的高發人群。根據2017年《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我國目前約有200萬的自閉癥兒童,且每年增加將近20萬患兒。[1]由于我國自閉癥兒童數量正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因此重視這類特殊人群的康復訓練尤為重要。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權威研究相繼證明,美術治療對于自閉癥兒童具有明顯的輔助康復功能,[2]即自閉癥兒童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加工甚至再創作來實現情緒轉移和表達,以達到康復訓練的目的。
1 美術治療概述
美術治療是借助繪畫、雕塑、拼貼創作等美術手段來幫助當事人釋放難以言表的情緒、控制行為表現的一種特殊治療形式。[3]實質在于,心智的全神貫注使受到壓抑的當事人釋放出創造性的能量,以建立一種強大的防御功能來對抗不幸。美術治療作用的實現不僅取決于創作過程本身,而且還取決于當事人與美術治療師之間多變而微妙互動的關系,因此美術治療師的角色尤為關鍵。在美術治療師正確有效的協助下,當事人可以更加自主地接觸外在環境,了解內心世界,進而實現對其適當干預。美國美術治療協會認為,通過創作美術作品和對美術作品及其創作過程進行思考,可以提升當事人自我認知能力,并對這種能力給予充分肯定,從而學會應對多種壓力與創傷,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與職業治療采用美術活動不同,美術治療是一種專業的、明確的治療形式,在人員專業化、治療媒介、對美術作品的重視度等方面均有差別。[4]在人員專業化上,大多數美術治療師都具有心理學、美學、行為學等相關知識背景,擁有繪畫、雕塑、3D、設計等藝術實踐經歷,并且多為研究生學歷,而職業治療師的學科背景專業性不強,且多為本科學歷。在治療媒介上,美術治療更注重對一種或多種視覺藝術形式的治療性運用,而職業治療常采用包括音樂、戲劇等在內的廣泛的藝術媒介。在對美術作品的重視度上,美術治療更重視美術作品及治療過程,而職業治療則注重觀察當事人如何創作作品。在治療方法上,美術治療的靈活性更強,會傾向于讓當事人自由選擇主題,而職業治療則會按照預先設定的計劃治療過程進行。由此可知,美術治療具有更加專業、明確和靈活的特性,也更偏向于尊重當事人的需要,是能夠真正促使當事人享受美術作品及創作過程的一種方法。
2 美術治療提升自閉癥兒童能力的價值表現
自閉癥兒童在身體發育上和同齡正常兒童幾乎一樣,但在情緒管理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上存在比較明顯的障礙,然而這些能力可借助美術治療進行訓練和提升。
2.1 美術治療可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失調、不穩定、消極等問題的發生率在自閉癥兒童中居高。[5]這些情緒問題的癥狀表現為焦慮、抑郁、恐懼、易暴躁、持久反復地亂發脾氣、低挫折忍耐性等,上述情緒自我調節缺陷相當影響自閉癥兒童的健康成長。通過美術治療可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情緒管理能力,具體表現為:第一,減少情緒識別障礙。通過反復展示能體現開心、難過、生氣等情緒的美術作品,并耐心講解每種情緒的發生背景,使自閉癥兒童在不斷的正強化中加深對不同表情的印象,進而提升識別能力。第二,適應環境改變來調節情緒。在多數情況下,自閉癥兒童會因為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產生心理不適,引發焦躁、激動的情緒,然而美術治療能幫助其更好地適應環境。當自閉癥兒童沉浸于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時,他們會努力適應簡潔的直線、優美的曲線、扭曲的紋理、有氣味的顏料等。在應對不同情境的轉換中,經過美術治療的自閉癥兒童更容易降低對刺激的敏感度,學會包容環境的改變和調節自我情緒。
2.2 美術治療可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溝通表達能力
語言是人們習以慣之的交流和表達形式,但這種形式并不是唯一的。對于包括自閉癥兒童在內的有溝通障礙的特殊人群來說,選擇另外一種媒介來表達感受是必要的,而美術作品不失為一種具有替代性的溝通與表達媒介。通過美術治療可以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溝通表達能力,具體表現為:第一,激發溝通表達的內生動力。美術作品因具有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特征,能夠引起自閉癥兒童的興趣,使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受到心靈觸動,這將極大地激發自閉癥兒童溝通表達的內生動力。此外,對于親自參與并完成美術作品的自閉癥兒童來說,他們受成就感和自信心的驅使,更愿意將自己的作品分享給家人和朋友,這也潛移默化地激發了他們的表達動機。第二,彌補共同注意缺陷。自閉癥兒童的共同注意發育滯后,這將嚴重影響其語言能力的發展。美術治療通過引導兒童欣賞美術作品、練習涂鴉和涂色、繪畫作品等方式很好地訓練其持續關注周邊的人和事物,進而增加視覺注意時間,提升共同注意頻率。
2.3 美術治療可提升自閉癥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個體參與和融入社會的前提。自閉癥兒童由于身心、認知、語言等障礙,不愿意與他人交往,這致使其普遍缺乏人際交往的能力。通過美術治療可幫助提升自閉癥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具體表現為:第一,走出內心的“孤島”。自閉癥兒童通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少關注周圍的人和事。通過組織繪畫人物、房子、花朵等,或進行拼貼練習,使自閉癥兒童認識到自己生活在環境中,并與周圍環境息息相關,進而幫助其走出自我內心世界,促使其與自身之外的人和物發生關聯。第二,增強人際交往信心。在良好的美術治療環境中進行創作,并在繪畫中思考、感受和想象,這些能夠強化自閉癥兒童的自我認知,促進個體心理與社會的整合。同時,互動繪畫的過程也能幫助自閉癥兒童學習如何傾聽、表達、合作等。此外,美術治療還通過提升自閉癥兒童的專業技能來增強其自信心。美術治療不僅是一個心理成長的過程,而且還是一個學習專業技能的過程。隨著技能的掌握和水平的提高,自閉癥兒童也會變得越來越有信心。
2.4 美術治療可提升自閉癥兒童的生活感知能力
思維的鍛煉常常伴隨著動作和感知進行,若離開對具體事物的直接感知,兒童的思維活動也會隨之停止,這將嚴重影響兒童對生活的基本感知。美術治療提升自閉癥兒童的生活感知能力表現為:第一,訓練動手能力。通過鼓勵學生練習臨摹、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創作、積極參加剪紙等手工課程來提升動手能力,還可以創設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來促使兒童產生濃厚的動手操作興趣。第二,獲得直接感知。美術治療這種特殊形式對室外寫生是有需求的,這就要求借助大自然中鮮活的景、物來獲取素材。自閉癥兒童在外出采風的時候,通過感受冷、熱、濕、干,觸摸花、草、樹、木,嗅到各種氣味等來準確獲得生活中各類事物的相關信息,以增強對現實世界的直接感知。第三,提升審美能力。自閉癥兒童通過欣賞和創作美術作品更容易獲得難以從日常生活中得到的快樂,如唯美細膩的寫實風格、筆精墨妙的簡約風格、醉墨淋漓的狂野風格等都能給兒童帶來不同程度的快樂體驗以及視覺和情感的強烈碰撞,這將極大地豐富其審美經驗,有助于培養和提升自閉癥兒童的審美能力,進而幫助其感知和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美術治療提升自閉癥兒童能力的應用場域
正確有效地培養和教育自閉癥兒童,對其身心康復、健康成長和社會適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正如前文所述,既然美術治療對于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情緒管理、溝通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可以考慮在學校、家庭、社區等不同場域加強對這種治療形式的實踐應用。
3.1 學校層面
美術治療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可大有作為,但這需要:第一,重視美術治療的作用。將美術治療的理念融入美術教育課程中,認識到美術不單純是一門藝術,還可以是一種輔助治療的技術手段,應既發揮美術教育的學習娛樂功能,又挖掘其對自閉癥兒童心靈塑造的作用。第二,創造良好的美術治療物理環境。教室內的設計在功能分區、色彩協調等方面要講究策略,如除了必備的學習區和功能區外,還需要適當的過渡區,以避免動靜區域轉換帶來的心里不適;色彩選擇不宜使用黃、橙等鮮艷色,最好使用藍、綠等冷色系以促使兒童情緒平穩、心情舒暢;此外,還需準備不同的美術材料,讓自閉癥兒童可以有選擇性地進行泥塑、彩繪、拼貼等美術創作。第三,打造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提升美術治療師的專業水平。學校應該大力引進具有相關學科背景并通過國家規定的資格認證考試的一線美術治療從業者,并對具有美術特長和一定教學經驗的特教老師進行專業培訓,豐富其醫學、心理學等知識。同時,考慮到自閉癥兒童的特殊性和敏感性,美術治療師還應具備友愛、耐心、負責等職業素養。
3.2 家庭層面
美術治療要借助繪畫、泥工、紙工、美術欣賞等形式,而這些形式具有靈活、方便開展、參與群體覆蓋面廣等優勢,這就為家庭教育參與美術治療提供了可能性。家校共育更有利于自閉癥兒童的健康成長。但家長需注意:第一,了解美術治療的形式、手段和作用,避免將美術等同于繪畫,而應該盡量給患兒提供豐富的創作材料,使他們有可供選擇或自由發揮的空間,并構建適合美術創作的生活環境。第二,培養美術興趣,激發藝術潛能。美術教育是兒童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過程,因此家長應當引導自閉癥兒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參與室內家具、壁畫、盆栽的挑選,外出游覽名山大川等,通過豐富美的體驗來激發其對美好事物的好奇心,提升審美情趣。第三,對于患兒作品,要予以認真評價和適度贊揚。美術創作的目的不在于作品的效果,而在于幫助兒童在創作過程中強化自我認知,學會與心靈對話,并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提升其綜合能力。當然,對自閉癥兒童的培養和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家長長期不懈地投入較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3.3 社區層面
兒童不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會的未來,因此應當在社區層面上為自閉癥兒童營造良好的美術治療環境,包括:第一,加快社區美育發展。可在社區內開辦美術作品展覽會、藝術講座、美術體驗館等,提升居民的藝術修養;也可以基于美學視角優化社區景觀雕塑和園林綠化設計;此外,還可以聯合美術高校及美術學生、社區美術文化愛好者等參與制作和繪制社區墻體彩繪,打造具有人文氣息的社區環境。第二,將美術治療引入社區康復治療中心、托兒所等場所,推進美術治療和社區康復訓練、托兒照顧及教育相結合。例如,在動作訓練上,可以鍛煉自閉癥兒童的寫字、繪畫、手工等;在溝通交往上,可以鼓勵兒童借助美術作品來表達心情;在托兒班,可以引導兒童閱讀繪本、接觸繪畫或雕塑的材料、進行涂鴉訓練等。第三,社會工作介入美術治療。社區可以引入具有一定美術治療資質的社會工作組織,在其協助下,定期或不定期地為自閉癥兒童開展一對一或多對一的上門服務,在傳授知識中提升兒童的美術技能,同時也達到心理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黃媛.自閉癥兒童繪畫藝術治療[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86-88.
[2] 蘭軼,王宏琦.動畫造型符號視覺效應對自閉癥兒童康復的輔助作用[J].智慧健康,2019(1):119-121.
[3] 羊真.自閉癥兒童美術治療活動的設想[J].中國校外教育,2020(3):1-2.
[4] 愛德華茲(英).美術治療[M].繆青,鞏麗群,柳嵐心,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7-9.
[5] 張勁松.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的情緒管理[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20(5):1-4.
作者簡介:劉志超(1994—),女,四川眉山人,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8級社會保障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殘疾人社會保障。
楊凱烯(1992—),男,云南宣威人,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8級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殘疾人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