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張敏
摘要: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為了應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政府也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現階段人們對公共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通過公共服務對政府職能履行情況進行判定。我國行政改革的重點是做好政府的轉型,政府可以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推進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充分體現了政社合作,旨在服務于民。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形成監督與制約,促進服務于民的質量,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開始。現階段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不斷壯大,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成長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文章將對社會組織參與留守兒童保護服務進行全面分析,以期將社會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在這過程中,政府應該給予大力支持,使社會組織將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從而使社會組織在留守兒童保護服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政社合作;留守兒童;保護服務
現階段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不斷壯大,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成長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留守兒童保護問題迫在眉睫,如何為留守兒童保護提供最佳服務。基于此,本文將對社會組織參與留守兒童保護服務進行全面分析,以期將社會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在這過程中,政府在優撫政策和經濟投入上應該給予大力支持,使社會組織將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從而使社會組織在留守兒童保護服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政社合作模式的基本內涵
現階段人們對公共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通過公共服務對政府職能履行情況進行判定。我國行政改革的重點是做好政府的轉型,政府可以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補充管理和服務中的短板,提升為民服務的質量,通過與專業社會組織合作,即能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又能推進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良好有序的政社合作,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開始。對于社會組織而言,其與企業、政府有著明顯不同,具有志愿公益性、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等特點,與謀求利益的企業組織、強求公益的政府組織相比,具有明顯的志愿性特色。社會組織的發展有助于和諧社會的建立。對于服務型政府而言,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可以使政府自身得到進一步完善,使政府內部逐漸改革,這是對政府職能進行了重新定位,增加了政府建設的創造性、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服務型政府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既節約政府開支又提升服務質量,還促進了社會工作組織的良性發展,實現政府與社會組織有效結合,使社會組織職能逐步提升,從而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
二、政社合作下的兒童保護服務原則
(一)政府職能轉變的需求
人民群眾滿不滿意,贊不贊成是衡量一個政府行政水平的重要標準。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改善政府作風,關鍵之舉在于建設服務型政府。而建設服務型政府關鍵在于機構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各部門行政權力逐漸發生了變化,推動和促進了政府管理模式向以服務型政府為核心的管理模式發展。在政府職能發生轉變的過程中,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有效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職能轉變逐步加快,使政府職能傾向于市場,從而實現市場、政府的有效結合。于兒童保護服務領域而言,社會組織發揮的作用越發突出,這成為政府轉型創新的必然趨勢。通過政府的創新、改革,可以使政府的行政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將政府行政能力逐步提高。
(二)政府購買服務逐漸成為兒童保護服務的新模式
于政府而言,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提供,另一種是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社會組織,使社會組織逐漸成為公共服務的主體。于兒童保護服務而言,政府可以出資,由具備相應資質的社會組織提供給兒童相應的保護服務。在地方政府進行公共服務改革時,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現階段社會問題日益突出,群眾需求逐漸呈現多元化,這一模式為政府職能的轉變提供了外部條件,群眾急需政府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
三、政社合作下的兒童保護服務的基本途徑
(一)推動社會組織的有序發展
在社會組織參與兒童保護服務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質量上得到提升,而且可以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促進社會組織壯大和發展,精準解決社會問題。現階段留守兒童的社會保護問題得到了廣泛關注,為了做好留守兒童的社會保護,不僅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還需要政府的積極參與,政府可以提供給相應的資金支持,并進行監督管理,而具體的工作主要由社會組織完成。因此政府可以通過購買的方式,由社會組織代替政府完成留守兒童的社會保護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專業的兒童保護領域的社會組織得到發展,并鼓勵這部分社會組織創建專業的人才隊伍,從而提供給留守兒童更加專業的服務。留守兒童中普遍存在心理問題,因此針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社會組織中的專業人員應該將自身作用充分發揮,為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社會中具有心理學背景、法律背景、兒童保護背景、社工背景的社會組織可以積極參與到兒童保護服務工作中,不僅有利于服務型政府的構建,而且可以推動社會組織的有序發展。
(二)構建服務型政府
于服務型政府而言,是根據公民的意志,對人民提供有效的服務,并承擔服務責任的政府。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更好的為人民服務,使政府的服務精神逐步提升。通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可以使社會中的成員更好的享受生活,使社會公平逐步實現。于兒童保護服務而言,由政府進行購買,指定有資質的社會組織提供給兒童相應的保護服務,這是一種新型的服務模式,不僅代替了政府提供服務,而且促進了社會組織的發展,這是政府服務思維方式的轉型。
(三)政府出臺相關優撫政策和法律法規
服務型政府的保障是依靠法治,法治國家的建設就是有法可依,一切行政都是依法履職的前提條件也是保障。政府購買服務,通過與社會組織開展合作為兒童提供相關保護服務,無論是行為上,目標上都是有利于人民的。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優撫政策是對政社合作的司法保障,也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和社會組織的積極發展。
(四)增加政府購買資金的支持力度
現階段人們更加傾向于多元化主體提供的公共服務,政府在公共服務中仍然承擔著主要責任。社會組織開展公共服務的過程中,政府應該提供專項公共服務的資金,并將該項資金納入到公共財政預算當中。此外,政府應該有計劃的購買兒童保護服務,確保社會組織給予兒童保護服務時擁有充足的資金,從而推動社會組織的有效發展。
四、結語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政府也應該不斷改革,逐漸向服務型政府轉型。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職能,在政府發揮職能的過程中可以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由社會組織對留守兒童提供有效的保護服務,而政府給予相應的資金支持,從而使留守兒童保護服務效果逐步提升,使社會組織的發展得到進一步推進。
參考文獻:
[1]袁玉琴.民政延伸工作臂膀 社會組織發揮柔性力量——蕪湖市大力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J].中國社會組織,2018(19).
[2]姜帆.論生命關懷融入農村留守兒童保護策略的理念基礎和實踐路徑[J].理論觀察,2018(05).
[3]胡敏潔.留守兒童的法律影像——基于兒童權利視角的多元保護[J].法治現代化研究,2017(06).
(作者單位:長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