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生洲
摘要:班主任和小學生在班級里的相處時間相對于其他學科教師要多很多,因此,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構建和諧的關系有利于整個班級處于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積極向上地發展,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但是近年來,小學教育中出現許多的師生問題,為了使得師生關系融洽,班主任應當根據在問題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師生關系
一、小學班主任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守舊的管理理念
大部分的小學班主任仍然用傳統的教學觀念來管理班級,落后的管理理念會導致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受到阻礙,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往往是指揮學生,不管什么學生都要聽從教師,班主任給學生的感覺就是“高高在上”,這導致學生在教師面前處于緊張的狀態,不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長期下來,就會形成一種壓抑的班級氛圍,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
(二)缺乏溝通
良好的交流溝通是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法。班主任可以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充分深入地了解學生自己的想法,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從中發現自己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得以及時地完善管理學生的方式。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如果缺乏與學生之間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就很難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之間就會產生隔閡,也就無法構建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所以,班主任應該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
(三)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
制定了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開展管理工作,合理的制度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但是,在目前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明顯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這種狀況在小學班級的管理中普遍存在。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導致學生對班主任往往有畏懼心理,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也不敢向班主任尋求幫助,導致問題無法得到有效正確的處理。還有的班主任對于學生的事情過分關注,事事都要親力親為,這導致學生過分依賴教師,阻礙了學生自立能力的培養。這些都是因為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而出現的問題。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的創新探究
(一)搭建師生良好的關系
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對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班主任才能夠更好地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心理特點總是充滿變動,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促進學生與班主任之間進行溝通交流,教師要做到關心學生的發展情況,從而促進班級管理的有效開展。
(二)因材施教,公平對待每個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正說明了每個學生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教師應該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這對于完善班級管理機制起著重要作用。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確保對班級里的學生一視同仁,多多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機會。班主任還要及時發現班級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合適的解決策略,以保障班級管理工作有效的開展。
(三)激勵學生,增加學生自信心
信心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同時也希望教師可以表揚自己。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可以適當地激勵學生,讓學生建立信心,獲得幸福感,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教師要以包容的心態對待學生,耐心地指出學生的錯誤,并且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地改正,而不是一味地責罰學生。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傾聽學生的心聲,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激勵學生,正確引導學生改正錯誤,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全心投入班級學習中。
(四)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班主任是與學生有著密切相關的教師,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被學生看在眼里。小學生雖然年齡比較小,但是他們也是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征的。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管理班級工作的時候,不僅要做好管理工作,還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不可一成不變地套用同樣的管理模式,應該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心理變化特征,不斷地完善管理制度,從而促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構建師生之間和諧的關系。在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時,班主任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積極參與,班主任只有全面地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才能制定出滿足學生需求,且讓學生樂于接受的班級管理制度。
(五)合理引導
班主任在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時候,應當通過合理的引導來讓學生敞開心扉。學生在學校或者家庭里面可能遇到許多不開心的事情,教師若是未能及時地發現并且給予引導,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及時發現和及時引導,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把班主任當作能夠敞開心扉的對象,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例如,在學校學生有可能遇到一些“校園暴力”,由于種種原因,學生不敢對教師或者家長開口,而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及時發現這種情況,然后與相關的學生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不能著急,要有耐心地去詢問學生相關的事情,如果學生不說,那么班主任也不能強求學生,而應該在課余時間多多觀察、留意,盡可能找到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敞開心扉,然后盡可能地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
三、結語
由上述可知,班級管理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更像是一種使命,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班級才能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創新班主任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該制定完善班級的管理制度,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