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摘要:要想提高中小學教育管理水平,學校就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并引入中小學教育管理中。激勵機制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群體的自信心。很多中小學校的學生會在無形之中受到激勵機制的影響,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這是激勵機制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獨有優勢。因此,各個中小學校應將激勵機制引入學校教育管理中,以此來提高各個中小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管理;激勵機制;意義;應用措施
在中小學教育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前提是提高學校教育管理水平,為了更好地約束學生,學校一定要確定好教育管理內容,然后有條不紊地進行教育管理。有效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使學生充分享受校園生活。為了促進學生成績的提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結合不同學科的特色來設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從而提高中小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一、激勵機制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意義
教師要想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設置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在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后,利用激勵機制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各種獎勵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發展。其次,激勵機制的應用還可以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根據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不斷前行,最終實現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最后,激勵機制還可以有效地約束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在無形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及行為習慣,最終實現促進學生成才的目的。
二、激勵機制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措施
(一)通過學習榜樣的樹立,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很多學生的心中都會有自己崇敬的人物,學生也會在心里幻想過要成為某一個人,這和粉絲喜歡偶像的道理是一樣的。相應地,學生會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有意識地效仿自己的偶像。因此在中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仔細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并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找到學生所喜愛的人物,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同時還要不斷地分析學生崇敬的偶像身上的閃光點,并引導學生學習其偶像的優點,讓他們的偶像成為其學習的榜樣,以此發揮出學生偶像的正能量作用。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給學生講述有價值的事情,然后幫助學生分析事件中正面人物的特點,從而為學生樹立新的、優秀的榜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所崇敬的人物引入教學內容中去,在精神層面上給予學生滿足,以此發揮出榜樣的最大作用。
(二)通過情感激勵,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
情感激勵是指當學生的學習成績進步或是做了一件好事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有真情實感的流露,學生也將感受到教師的真摯情感,這樣一來就會提高學生對教師的好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最基本的信任,在和學生面對面交流時,教師應將微笑時時掛在臉上,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友善,進而縮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從另一方面來說,眼睛是情感的源泉,人的眼睛中的情感是最為真實的。因此,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給予學生日艮神上的肯定,讓學生知道教師一直在默默支持著自己,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還應找準時機給予學生言語上的鼓勵,以此促使學生不斷前行。
(三)將正面激勵與負面激勵結合,促進學生進步
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教師應合理運用激勵機制,做到獎懲得當,只有恰當使用激勵機制,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以提升。正激勵的運用主要是鼓勵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并給予這些學生一些物質上以及精神上的獎勵,鼓勵這些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要繼續努力。負激勵在中小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是對學習成績大幅度下滑和作風不良的學生進行懲罰。在中小學教學管理中,教師應將正激勵和負激勵結合到一起,以此來約束學生的行為,提高中小學教學管理的水平。在中小學生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采用正激勵的方式鼓勵學生,那么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勁頭也會逐漸消失,這樣便無法發揮出激勵機制的作用。所以,教師應將正激勵與負激勵結合到一起,并將之運用到中小學教學管理中去,以此約束學生的行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最終促進學生成績的提升。
(四)通過競爭模式的創設,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
中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活潑好動是中小學生的天性,此時期的學生競爭意識相對較強。因此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在班級中創設合理的競爭模式,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競爭意識的形成,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之后再下發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探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合作,以此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最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并選出任務完成得最好的學習小組,給予此小組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在中小學教學中設立競爭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小組成員的自信心,同時還可以激勵其他小組不斷上進,進而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成績的提升。
綜上所述,激勵機制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因此,在中小學教學管理中,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仔細觀察學生,不斷分析學生的性格特征,并在此前提下導入激勵機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魅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