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琴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教學形式也逐漸趨于多樣化,尤其是信息化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逐漸變得廣泛,幾乎成為每個階段教學必備的輔助型工具。在小學科學學科的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還需要讓學生懂得更多的科學信息,這樣學生學習的思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信息化教學就是讓學生在新課改教學階段懂得如何選擇學習內容,懂得激發自己的想象力,懂得使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小學科學;科學素養;培養策略
信息技術的作用是將課本的知識轉化成圖像、圖形、動畫等形象化的物體,在小學階段科學學科中,有很多的模擬實驗、手工制作、科學科技知識普及等知識,信息化教學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以下作者將做詳細分析。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意義
(一)促進學生進行互動學習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教師傳統板書教學的時間,這為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借助信息技術的科學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讓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交流互動時間。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知識導入,學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降低學習難度,提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實時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共享學習成果。與此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更加便捷,增進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有利于高效化課堂的構建。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將知識想象變為具體
很多的科學知識在學習時,僅僅是讓學生做基本的了解,而不是強制性地讓學生掌握,但是對于一些生活性的科學知識,學生必須要學會,還要掌握其基本的應用。有一部分科學知識教師單憑口述教學,學生根本理解不了,信息技術的應用使部分知識變得更具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就不用依據想象去思考問題,依據信息技術提供的視頻或者演示性教學就能學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科學素養會逐漸形成。小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多借助形象思維,運用信息技術則符合了學生的成長規律與特點,能夠實現對抽象、復雜問題的直觀化呈現,幫助學生降低學習的難度,提升整體教學效果。文字與圖片、音頻、視頻的結合,使科學知識的呈現更具多元化。
(三)拓展學生學習的有效資源
信息技術最強大的優點是它具有強大的信息資源,對于科學學科來講,雖然科學是無限的,但是課本為學生列舉的僅僅是九牛一毛,僅僅依靠這些知識是完全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
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科學教學,肯定有出人意料的結果,也就是說借助信息技術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接觸到與課本知識相關聯的其他知識,學生自然而然會對科學學科產生很大的好奇心,并且學生的學習視野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更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養成。教材內容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拓展與延伸,能夠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拓展學生的視野與思維,在多種資源的整合中激發其創造力。這消除了教學內容的滯后性弊端,能夠以當前科學前沿知識作為教學指導,增強教學先進性。
二、借助信息化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策略分析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往往忽視了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傳統的科學教學往往是借助小故事、寓言或者列舉一下小圖片讓學生學習,對于很多內容背后的科學知識學生根本想象不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使科學教學由單一的方式逐漸向幻燈片、立體動畫、微視頻、科學模擬等情境化的形式轉變,學生在學習時,會從某種特定的情境中體驗到不一樣的學習感受,而且學生可以根據立體化、情境化的展示展開想象,提升自身對科學知識的探索研究,進而激發學生主動去解決問題、探究答案的意識與欲望。
(二)積極組織實踐性操作活動,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
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雖然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但是他們不能獨立自主進行創作。科學學科的知識涉及范圍較為廣泛,學生自主學習的話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教學的引入使學生不再對問題對制作局限在想象思考階段,信息化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多的視頻步驟教學,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中科學小作品的制作過程,然后融入自己的想象進行創新,這樣學生既可以拓展思維,還可以學會一些小手藝,如:疊小船、折紙飛機、折千紙鶴、折小毛驢等。在學生開展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有效引導與啟發,禁止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全權處理,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當學生在實踐中遇到困難時,應該使其根據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自主尋找解決方法,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我。
(三)提升學生的感官學習
科學課所涉及的知識具有廣泛性,有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春游、夏令營等活動直觀地看到,有些知識卻只能想象,如火山爆發、地震、微觀世界的新陳代謝、地球與宇宙的神奇等,這些知識隨著信息化在教學的應用也變得很直觀。學生可以借助望遠鏡觀看夜晚的星空,思考一下茫茫的宇宙,還有學生可以通過視頻觀看地震火山爆發時的震撼,感受大自然強大的力量。因此,借助信息化教學,學生可以通過視聽等感官感受科學的力量,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相較傳統的單一化學習方式,學生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的調動,能夠真正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加深對科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對于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如何借助信息化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必然要認清信息技術的教學定位以及把握教學動向。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從情境中學習,活躍學生思維,讓小學科學課堂更具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