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群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時代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能力培養成為教學任務中的重中之重。小學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新化能力,以此帶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本文理論聯系實際,對于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看法。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信息技術日益發展,其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也日漸加深并廣泛滲透到各個行業中去,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帶動創新能力、生產能力的提升。小學教學亦是如此,信息技術教學對于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探究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教學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創新能力具有現實層面的必要性。
一、培養信息技術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的老師,其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習效果。反之,如果教師沒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那么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塑造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節,教師應當重點關注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猜謎語這類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在猜謎語游戲中學到更多信息技術知識,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學生一旦對信息技術產生了更多的興趣,就會自主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主動尋找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也會在課堂上更加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教學相長,以此更好地提升創新能力。比如,在“認識鍵盤”的教學過程中,當課程引入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發問:“在計算機硬件里有一個東西,翻譯通信兩不誤,打遍天下無敵手,同學們好好想想這是什么呢?”學生這時候就會很好奇,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硬件到底是什么呢?在猜謎語的游戲中,學生會快速思考腦海里的信息技術知識,主動去探索正確的答案,最終會知道這個硬件就是鍵盤。接著,教師可以做延伸性教學,把鍵盤的分類、鍵盤上各個按鍵的功能等知識一并進行講解。在猜謎語游戲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被很好地調動起來了,有利于在游戲中提升小學生信息知識以及創新能力。
二、合理設計創新教學方案
傳統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弊端很大程度在于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吸收知識的狀態,教師灌輸什么,他們就吸收什么,課堂參與度很低,課堂氛圍單調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低,教學方式的僵化落后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傳統信息技術教學的束縛下,教師應當積極尋求變局,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根據班級學生學習水平、性格喜好等特點,基于學生的信息技術實際需要,綜合考慮,合理設計創新化的教學方案,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切實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實現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比如,在“美化表格”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教學目的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合理開展本節課的教學。其一,教師要讓學生對單元格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會對單元格做樣式、大小的調整。其二,小組合作,師生合作,制作出一份美觀的表格,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塑造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其三,注重學生的審美表現與審美能力的提高,在表格調整修飾的過程中,學生們要發散思維,創新方式,制作出一份精美的表格。在課堂教學上,教師應當緊緊圍繞這些教學目標,提高各種各樣的主題表格,學生們基于選擇組成3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共同完成表格美化的學習任務。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通過專業化分工,提出更多的創新想法,解決表格美化中的問題,制作出一份高質量美觀的表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審美融入學習作品中,學生集思廣益,更多的創新點子也提出來了,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尊重學生的客觀差異性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學生由于成長環境、基因遺傳等原因,表現出來的興趣喜好、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客觀差異性,基于每個學生的特點,切實提出針對性的創新能力培養方案,挖掘出學生的優勢,促進學生的信息素質提高。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疑問,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與學生探討并去解決學習問題,而不是讓學生一味地遵照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師要關注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增加師生間的互動,實現教學相長。教師還應當在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中給予正確引導,讓孩子做到愛學、不亂學,保證信息技術學習不變軌。
比如,在“初始logo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人生規劃切入,問學生未來想做什么,為此要做什么準備。學生的答案不盡相同,有科學家、有醫生、有演員之類的,同時也會分享自己的追夢規劃。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與鼓勵,讓他們勇敢地去追夢。然后,教師號召學生基于自己的夢想,設計一個主題logo,以此從學生的人生規劃成功銜接到logo設計上。因為是在聊自己的夢想,所以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也會提出很多有新意的想法,融入自己的夢想logo中去,為夢想喝彩,為夢想打拼。課堂的最后是作品的展示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相互點評各自的作品,并提出改進意見。在從人生規劃到logo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得以成功轉換,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各種設計想法產生碰撞,彼此學習,彼此成長,讓我們看到學生的創新思維熠熠生輝,有利于很好地提升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水平,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促進其創新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本,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去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塑造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新課改對于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為國家輸送更多的信息化人才、創新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