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云
摘要:環境,作為幼兒學習和生活的主陣地,在幼兒的學習和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幼兒進行生活學習的重要教育資源,因此在環境創設中要以兒童為本,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創設自由自主的、愉悅的教學環境。教師不僅要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環境創設,還要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使主題墻更加豐富多彩。
關鍵詞:環境創設;幼兒為主;積極參與;家長資源
幼兒重要的學習、生活環境就是幼兒園和班級,并通過與這些環境的相互作用,獲得成長和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可見,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的發展有多重要。蒙臺梭利也說過:“在教育上,環境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從環境中吸收所有的東西,并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由此可見,環境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在日常教育實踐中,進行主題環境創設時我們往往會為美觀、精致所累,將目光局限于華麗的外表中,而創設的過程更是撇開幼兒從教師視角出發。所以,如何充分發揮主題環境的教育價值,創設與幼兒互動式的主題環境,是當前我們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
一、以幼兒為主進行環境創設的標準
主題環境創設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幼兒學習,讓幼兒與環境產生積極的互動。因此在創設主題環境的時候,教師要以兒童為本,以幼兒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關注幼兒的興趣點。以往的環境創設總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如在開學之初,教師總會在幼兒來園之前把班級的環境布置好,再迎接孩子入學,這樣由教師視角創設的環境,幼兒會感興趣嗎?這樣的環境對幼兒能起到多大的教育作用?因此,環境創設的標準應該是以幼兒為主,要通過幼兒的大腦和雙手,這是一個教師和孩子共同承擔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有留白的意識和能力,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要思考的是哪些是幼兒能夠自然、積極主動參與其中的;要讓幼兒自由自主地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體驗創設的愉悅過程,讓他們置身其中,并樂此不疲。
環境是幼兒學習的重要物質條件,幼兒園環境是孩子們重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因此在環境創設中我們要充分尊重孩子們的意見和建議,讓幼兒充分發揮環境創設的主動性,做環境的主人。那么如何定位以兒童為主體的環境創設呢?從幼兒的生理和學習特點來看,幼兒喜歡新奇、變化的東西,因而環境創設要富于變化和新意,從幼兒的特點和需要出發,充分調動幼兒的創作激情,以創設出符合幼兒興趣的環境;教師在環境創設中要注意聽取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意志、想法通過自己的雙手付諸實際作品中。另外,還有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點就是:幼兒的身高局限了他們的視域,因此環境創設中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視線。
二、吸引幼兒積極參與環境創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那么如何吸引幼兒積極參與環境創設呢?陳鶴琴先生指出“室內布置應以兒童成績為主,兒童畫的圖畫,剪的剪貼,做的紙工、泥工、木工和其他手工,都應該陳列出來,這樣可以鼓勵兒童”。借用陳鶴琴的觀點,以兒童的作品進行表征創設班級環境,不一定要是班級里面最好的作品,應該讓幼兒的作品都有機會上墻,這樣幼兒之間可以做一個橫向的對比、認知與學習,并以此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展。
大班上學期,我們開展的主題是《來來往往的車》,創設環境前,我們組織幼兒進行了一個討論活動,——“主題墻上應該布置些什么呢?應該怎么布置比較好?”在討論中,幼兒非常興奮,積極動腦、踴躍發言,給教師提出了不少的意見和建議。幼兒還提出要在墻面上布置十字路口和紅綠燈,路口有斑馬線,馬路上還要有各種各樣的來來往往的車等,對于孩子們提出的意見,教師要一一給予肯定,盡管其中有些想法和建議并不是那么合理,但我們沒有否定,因為教師的否定,經常會在無形中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創作的積極性,所以我們決定在實際操作中讓幼兒自己認識到問題,從而加深印象。根據大家的建議,孩子們在主題墻上用黑色卡紙做了一個十字路口,并用白色丙烯在上畫出了斑馬線,孩子們還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有的用線描畫、有的用橡皮泥捏、還有的用剪貼畫創造出了各種車輛,經過他們的創作和發揮,并在教師的協助下,孩子們紛紛行動起來,他們分工合作,把自己的設想以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并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作品貼到了主題墻上,在孩子們的努力下,一面豐富的主題墻就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孩子們滿足地欣賞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情無比的激動和自豪。一面主題墻如果單靠教師一個人來實施,不但工作量大、時間消耗長,大多孩子也不會去關注,不會喜歡,這樣就沒有了實際的作用與價值,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環境創設,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動腦動手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這樣以幼兒為本,師幼合作,不僅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意識,而且在實際的學習和操作過程中,發揮了主動作用,讓幼兒體驗了創作的樂趣。
三、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使主題墻更加豐富多彩
幼兒園的主題墻是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是幼兒在園生活的重點。在布置主題墻飾過程中,我們主要以幼兒參與為主,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與環境產生互動。在活動中,當然也少不了家長的參與和支持,教師要注重調動家長參與主題墻活動的積極性,通過網絡空間、家長群等形式,鼓勵和引導家長幫助孩子一起收集、整理與主題內容相關聯的信息、資料,必要時要求家長上網下載有關圖片,提供形象、生動的活動信息,指導孩子學習,教師把收集過來的資料進行篩選和整理,與幼兒一起把整合完的學習資料布置于主題墻中,使主題墻更豐滿、更具價值。如在創設“各種各樣的車”主題墻飾的過程中,為了讓孩子們對車的種類及不同用途有進一步的認識,我們建議家長和自己孩子一起收集各種各樣有關“車”的圖片,并在收集過程中要求家長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和了解不同車輛的外形特征與用處,并學會用語言進行描述;孩子們還和家長一起認識各種不同的車的標志,家長帶幼兒實地觀察十字路口的境況和路面上車來車往的情形。當各種各樣的作品張貼到墻面上時,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向自己的同伴介紹。主題墻也正是由于有了家長的參與,才顯得更具真實性、藝術性,內容也更加豐富。
總之,班級主題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是幼兒每天都要接觸的,是幼兒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作為教師,我們要轉變傳統意識,以兒童為本,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調動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積極性,引導幼兒與環境的積極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