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冰 楊永華
摘要:學習并弘揚傳統文化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以下簡稱“部編教材”)引入了古典詩文、傳統名著、古代神話傳說、民間寓言故事、農村風俗文化、節日習俗、古代生活俗語、古代英雄人物故事等傳統文化,將其展現于各個學習模塊,如課文、課后讀寫、知識鏈接、綜合提升、深化拓展等都或多或少地將傳統文化知識進行了有機編排。將古典文化引入部編教材,學生能學習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不僅能拓寬知識視野,也有利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讓他們盡早接觸并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對將來的繼承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古典詩文編制
部編教材將各式各樣的中國傳統文化引入其中,古典詩文和文言文的占比最多,體現了教育部門對傳統文化知識的重視,不僅要求學生了解,而且將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放在了掌握字詞釋義、詞類活用、主旨大意等方面。其他部分的知識了解即可,學習能力高的學生可在課下探討研究。部編教材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引入了“75+37”首古典詩文,體裁多種多樣,主題各不相同。另外還有14篇文言文,每篇都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故事。讓學生學習文言知識,了解歷史文化故事,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小學一線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所在。
一、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古典詩文的編制特點
(一)典型的選文作品
部編教材中的古典詩文不論是從名家名品還是體裁主題的選擇上都以經典性為首選標準。這樣才有典型的教學意義和育人目標。一般來說,選文來源于《詩經》《楚辭》《唐詩宋詞》中,包含思家戀國、邊塞風光、田園山水、壯志難酬、詠物喻人、詠史言志、閨怨、友情等創作題材,然后從每個類別中選取名家作品,例如李白、杜甫、杜牧、李清照、岑參、蘇軾等人的經典之作“靜夜思”“望岳”“山行”“夏日絕句”“水調歌頭”等。縱觀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其古典詩文皆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廣為傳頌的經典作品,對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生來說,閱讀并背誦這些古典詩詞,學習其中的內涵和道理,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科素養,增強其語文學科的綜合能力。
(二)特定的編排順序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古典詩文的編制具有一定的順序和邏輯,其數量和難度隨年級的升高而增大,體裁和主題從單一逐步向多元發展,朗讀難度、理解難度、背誦難度也逐級加大。數量的變化比較明顯,在此不再贅述。體裁方面,鑒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較低,目前小學階段低年級教材選用的古典詩文大部分都是短小精悍的五言詩、七言詩;中年級出現詞,以宋詞為主;高年級有了篇幅稍長的樂府詩及律詩等。文言文部分,初始階段先以簡單的敘述類為主,一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來符合學生的學習與理解水平,到中、高年級就會逐漸出現、增加議論類文言文,不論在篇幅上還是理解難度上都會有所提升,著重培養學生的鑒賞、思辨能力。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古典詩文的編制在數量、篇幅、體裁、難度等方面的提升與相應階段教學任務與目標的變化相適應。通過逐級編排的方式適應不同階段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三)深遠的教育價值
首先,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珍貴的歷史基因,是一個民族得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每個中華兒女共同的血脈。在教材中引入經典的古典詩文,其直接目的就是讓小學生接觸這些獨特的傳統文化,進而通過朗讀、理解、背誦逐漸掌握。如果每篇詩文都能認真學習,久而久之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在其內心深處形成一種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從而實現文化的傳承,文化記憶就不會消失殆盡。其次,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非常重視利用古典詩詞向教師與學生滲透、傳遞中華傳統美德,以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些詩詞中蘊含心懷天下的家國情懷,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將個人的生命歷程與國家民族命運連在一起,堪稱千古絕句,學生學習這首詩詞能夠逐步培養愛國精神;還有一些作品凸顯出作者對高尚情懷的向往與追求,如“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為學生樹立了一個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詩人形象,激勵學生提高自我素質、完善人格魅力、培養高尚情操;還有一些作品,如田園派詩人用優美的了詩境、寧靜淡雅的風格、清新脫俗的語言,為學生呈現出一幅幅秀麗的自然風光、山川景物以及安逸寧靜的田園生活景象,誘發學生思考其中的哲理和內涵,既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向往與熱愛,又更深層次地抒發詩人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還能讓學生發現與探索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培育學生健全人格有重要的影響。另外,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制的古典詩文的情感基調豐富多樣,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悲憤,又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悲涼,更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爽。即使目前并不要求小學生熟練掌握捕捉詩人思想感情的技能,但通過多閱讀、多背誦這些朗朗上口的詩詞歌賦,這種技能便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為初中、高中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二、結語
本文重點分析了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古典詩文編制特點,從典型的選文作品、特定的編排順序以及深遠的教育價值三方面展開闡述,由淺及深、層層遞進。將古典詩文應用于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是當代教育教學的必然要求,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而且有利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傳統文化逐漸湮沒的今天,小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學習古典詩文能逐步培養其民族認同感,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