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如夢
摘?要:自1995年我國確立股權質押制度以來,股權質押這種融資方式在A股市場得到了迅猛發展。我國股權質押規模巨大、范圍廣,已經成為融資的主要方式之一。股權質押為公司融資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也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了隱患。
關鍵詞: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控制權轉移風險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4.042
0?引言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5月,A股股權質押的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達到98%。股權質押為公司融資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也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了隱患。當股價下跌直至平倉線,質權人有權對質押股權進行交易,出質人會失去相應部分的股權。控股股東喪失了質押股權,會引起控制權轉移風險,會對上市公司的公司戰略、制度與重要高管人員發生重大影響,公司的經營穩定性會遭到破壞。
1?文獻綜述
1.1?股權質押的掏空風險
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行為進一步加強了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分離,加深控股股東與中小股東的委托代理問題(高蘭芬,2002)。控股權與現金流權的分離使得控股股東有動機“掏空”上市公司,而且股權質押促使控股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成本降低,加深控股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程度,導致公司經營績效受到負面影響,增強控股股東與中小股東以及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李永偉,2007)。郝項超等(2009)研究發現公司價值會隨著股權質押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股權質押強化了大股東的“掏空效應”抑制了“支持效應”。鄭國堅等(2014)研究發現大股東在面對股權質押或者凍結時,更傾向“掏空”上市公司,使得上市公司的業績受到負面影響。張瑞君等(2017)也認為大股東股權質押是股東存在融資約束的信號,大股東會股權質押后減少研發投入,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張陶勇等(2014)認為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后更傾向于把股權質押資金投向自身或者第三方,因為資金投向公司,股東承擔的風險與收益會不平衡,而質押資金投向公司外部,加強了控股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動機,最終給公司的績效帶來負面影響。Anderson等(2015)認為公司的管理層在股權質押后也會更多的占用公司資源,侵害股東利益。
1.2?股權質押的控制權轉移風險
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融資方式,但是當股價波動至警戒線,控股股東會被要求追加保證金或者擔保,為了保證控制權不被轉移,控股股東會進行股票回購抵制追繳保證金(Chan等,2018)。Singh(2018)使用印度的數據研究也發現,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后,控股股東為了維持其控制權,會努力提升公司的價值和業績。謝德仁等(2016)認為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后面臨著股價崩盤帶來的控制權轉移風險,研究發現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后股價崩盤風險降低了;進一步研究發現崩盤風險降低不是因為控股股東努力提升公司價值和業績帶來的,而更可能是因為對盈余管理和對信息披露進行控制實現的。王雄元等(2018)認為控股股東為了避免股權質押后控制權轉移的風險,會以操縱上市公司的信息和向上真實盈余管理的方式虛增公司業績,然而這種方式只能暫時避免股價崩盤風險,另一方面控股股東會進行稅收規避真實地增加公司業績以降低控制權轉移的風險。姜曉文(2019)發現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后,為了規避控制權轉移風險,保證公司長遠發展的目的,公司的創新效率會顯著提高。
2?研究評述與啟示
一方面,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加劇了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分離程度,使得控股股東在股權質押后更有動機進行“掏空”行為,控股股東會在股權質押后限制研發投入,影響公司的績效、公司價值和業績。另一方面,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后,股價波動,會有控制權轉移風險。控股股東為了規避控制權轉移風險,會選擇操縱信息和增加真實盈余管理對外提供公司業績的利好消息。但是,控股股東為了防止控制權轉移會努力經營公司、提高公司創新效率以及采取稅收規避方式真實的增加公司的業績。
根據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啟示:第一,上市公司應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股權質押帶來的風險。
上市公司應該提升公司治理能力,保持公司獨立性,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有效運行,進一步約束控股股東過高的股權質押行為。第二,質權人應該加強對目標公司的審查力度,簡化處置質押股權的程序。第三,監管層應該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
參考文獻
[1] 高蘭芬. 董監事股權質押之代理問題對會計資訊與公司績效之影響[D].臺北:成功大學,2002.
[2] 李永偉.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動因及經濟后果研究——基于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D].上海:復旦大學,2007.
[3] 鄭國堅,林東杰,林斌.大股東股權質押、占款與企業價值[J].管理科學學報,2014,17,(09):72-87.
[4] 郝項超,梁琪.最終控制人股權質押損害公司價值么?[J].會計研究,2009,(07):57-63.
[5] 張瑞君,徐鑫,王超恩.大股東股權質押與企業創新[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7,(4):63-73.
[6] 張陶勇,陳焰華.股權質押、資金投向與公司績效——基于我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經驗數據[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4,11(6):63-70.
[7] Anderson R,Puleo M.Insider share-pledging and firm risk:South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2015 Conference[C].2015.
[8] Chan K,Chen H,Hu S,et al.Share pledges and margin call pressure[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8,(52):96-117.
[9] Singh P P.Does pledging of shares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lways destroy firm value?[J].Available at SSRN 2989818,2018.
[10]謝德仁,鄭登津,崔宸瑜.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是潛在的“地雷”嗎?——基于股價崩盤風險視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6,(05):128-140.
[11]王雄元,歐陽才越,史震陽.股權質押、控制權轉移風險與稅收規避[J].經濟研究,2018,53(01):138-152.
[12]姜曉文.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9,(24):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