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飛 馬德仲 孫會楠


摘要:專創融合是落實國家人才發展戰略的需求,而課程教學改革是人才培養的根本。在哈爾濱華德學院現有的實施專創融合教育的保障條件下,通信工程專業根據數據通信課程的特點開展了課程教學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功探索出一條培養創新創業型、技能型人才之路。
關鍵詞:專創融合;數據通信;教學改革
引言
國家正在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國家經濟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進行轉變。2017年9月,全球化智庫發布的《2017中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對創新創業有興趣的高校學生超過60%,97.93%的學生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表示有必要,期待創業能夠使個人不斷成長以及實現自我價值。因此,大學生迫切需要創新創業教育,而專創有機融合正是落實國家人才戰略需求,將為社會培養創新型、創業型人才。
創新型、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根本是課程教學改革,本文以數據通信課程為例,探討將創新創業教育與課程教學進行有機融合,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在實踐過程中對理論知識的重構,以提高職業技能為核心,培養學生應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拓展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一、課程教學改革有利保障
我校對2017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并提出將創新創業教育以“第二課堂”的形式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將創新創業能力要求加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成立院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以及完善創新創業管理機制等。又于2018年,對照《電子信息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找差距,在總體人才培養目標不變的情況下進行全校論證、修訂,最終確定既符合國標要求,又符合專創融合教育理念的2018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基礎條件。
我校專門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負責開展學生各項科技創新和創業活動,包括各類創新創業項目管理及組織各類創新創業競賽評選。學院也成立了院級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通過與企業深度融合,為學生搭建實戰平臺,引領學生創新創業;建立以選課制為核心的彈性學分制,由選修課學分及創新創業學分組成,通識教育類設置9學分,其中創新創業類至少6學分;專業教育類設置10學分,其中創新創業類至少6學分。另外,創新創業學分可以置換選修課程學分,但選修課學分不可以置換創新創業學分;加大培養專創融合教師力度,通過定期組織開展專業教師與創新創業教師交流會及聘請具有專業學術背景,同時還具有創新創業行業背景的企業人員補充現有專業教師隊伍等方式解決專創融合教師緊缺問題。以上均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有利保障。
二、“專創”融合理念下的數據通信課程教學改革
基于2017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托,在專創融合教育理念指導下,針對數據通信課程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課程評價及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課程改革探索,收獲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利用雨課堂構建數據通信課程智慧課堂
雨課堂是由清華大學與學堂在線共同正式對外發布的一款免費線上教學工具,在教師端,安裝應用于PowerPoint中的一個雨課堂插件;在學生端,通過微信關注雨課堂公眾號來連接師生的智能終端,實現對學生課前、課中、課后教學全過程進行管理,實現智慧課堂構建。其框架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雨課堂的數據通信課程智慧課堂框架結構
在教師端,課前推送教學案例、知識要點及習題,并添加相應的語音講解,最后將預習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了解學生學情,優化教學設計,以便精準教學。例如通過課前習題答題情況的統計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VLAN技術,尤其是VLAN劃分理解有困難,需要課堂中重點解決,同時也引發教師的思考,如何通過案例讓學生更深層地理解VLAN技術。
課中推送案例教學課件、分享鏈接、動畫及視頻等,并通過“不懂”快捷鍵,以發送彈幕方式進行課堂互動,隨時反饋學生學習狀態及數據分析,對于難點內容進行進一步精講、拓展。如授課中發現在講解VLAN劃分時有很多學生對“子網劃分”不懂,教師就以辦公網為實例采用動畫演示進行說明,使學生有了很好理解;最后隨堂測驗,測驗結果將作為調整教學案例和知識要點劃分的依據。
課后發布作業,學生采用網上完成并推送到“雨課堂”云,教師隨時進行批改及作業數據統計分析,幫助教師把握學習情況、學習效果,并有針對性推送拓展學習資料,如網絡信息安全、Internet發展趨勢、組網案例等,學生有選擇地自主學習;教師課后也要對教學全過程進行回顧與總結,記錄教學反思,從而優化教學案例、改進教學方法。
(二)基于“案例”的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案例”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法,解決學生因看不到該課程的應用前景而產生厭學情緒的問題。例如在講解TCP/IP體系結構、各層功能、工作設備、IP規劃等知識時,可以通過教師辦公網作為案例進行講解。通過此案例教學,學生掌握了最簡單的點對點式通信過程中,需要進行哪些數據處理流程、功能如何分層定界及IP規劃基本原理等基本理論知識,為深入學習數據網絡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局域網、城域網、Internet網絡層協議等知識,可以通過小型校園網作為案例進行講解;對于網絡安全管理方面,為了學習防火墻技術、入侵檢測技術、VPN技術等知識,通過銳捷GSN方案案例進行講解。通過此案例教學,學生從橫向對比角度掌握了局域網、城域網及廣域網中信息傳輸的層次結構、工作網絡設備、數據格式以及所采用的協議、防火墻技術的基本原理,防止非法用戶入侵等知識點,幫助學生縷清思路、深刻理解所學內容,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將歷年的“思科網院杯”全國大學生網絡技術大賽模擬上機試題作為案例開展教學。該賽事是由思科網絡技術學院理事會發起,在全國高校范圍內展開的基于虛擬世界的網絡技術競賽,是交流網絡理論知識與實際技能的平臺。通過將數據網絡競賽項目內容融入日常理論與實驗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培養網絡技術人才具備相當的實踐能力,同時也為下屆競賽選拔出優秀的參賽選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基于“專創”融合的彈性學分課程評價方式
數據通信課程成績評定主要包括平時成績(0.5學分)、實驗成績(0.5學分)及期末考試成績(2學分)等三部分。理論教學的同時,響應學校以“以賽促訓、以訓促學、教賽結合”的號召,加強“雙創型”人才的培養,鼓勵學生參與創新活動,取得成績給出相應的評價學分,置換理論課程平時成績或實驗成績。
數據通信課程相關的創新學分主要包括科研活動、數據通信網絡技術技能以及數據通信網絡競賽三個方面??蒲谢顒影ㄅc數據通信課程相關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公開出版刊物發表論文、國家專利以及相關的學術作品;數據通信網絡技術技能是指取得數據通信網絡工程師資格證書;數據通信網絡競賽是指學生參加國家級或省級組織的各類數據通信網絡技能競賽,并獲得優勝獎以上獎勵,具體課程學分置換明細如表1所示。
彈性學分課程評價方式是將各類創新活動融入課程考核過程中,增強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培養研究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培養“知識、素質、能力”三位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相結合、面向應用與面向未來相結合,加速由學生到社會工作者的轉變,縮短學生與社會的“磨合”期,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力。
(四)基于開放實驗室及校企合作共建就業實習基地等硬件設施,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我校與中興通訊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聯合投入新建開放式通信網絡綜合實驗室,其中三層智能以太網交換機、智能集成多業務路由器、無線路由器等,承擔移動網、數據網、光傳輸網、現代交換網傳輸與配置實驗、畢業設計、學生科技競賽及創新創業項目;另外還設立通信與信息創新工作室,開展各項創新創業活動。學生可以實現任意形式組網、IP規劃、上機操作配置及網絡性能故障排查等,例如校園網組網規劃、大型辦公網規劃及內網與外網通信安全策略等,跟現在運營商所使用的設備完全接軌,將理論知識直接運用到實際崗位中,為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項目及各類網絡競賽提供堅實基礎,并取得了驚人的成果。在課題研究期間,課題組成員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項,省級2項,校級1項;申報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5項;參加各類網絡競賽20人次,通信工程專業有70%學生參與到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中,受益面廣。
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積極探索與企業共建生產實習基地或畢業實習基地,在原有實習基地深圳中興通信NC學院、思科系統(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星網銳捷網絡有限公司等3家基礎上,進一步與昆山、吉利校企共建就業實習基地,并與北京華晟經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申報產教融合項目1項,為在校學生搭建就業平臺,推進學生就業工作。
三、結語
專創融合是新時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我校大力推進專創融合教育。本文將專創融合教育深度融入數據通信課程教學過程中,提出利用雨課堂構建智慧課堂、基于“案例”課堂教學方法、彈性學分成績評價方式及開放實驗室等。在近一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掌握課程基本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縮短適應該領域相關工作的時間,也為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CCG發布《2017 中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調查報告》.
http://www.china.com.cn /opinion/think/2017-09/26/co-
ntent_41649957.htm,2017-09-26.
[2]陳延良.農業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探究——以東北農業大學為例[J].教育探索,2018,(4):52-55.
[3]蔣雯音,楊芬紅,范魯寧.雨課堂支持下的智慧課堂構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397(10):14-17.
[4]趙艷紅.基于MOOC與翻轉課堂的計算機網絡混合教學模式構建[J].安陽工學學院學報,2017,(6):118-121.
[5]王準.創新戰略驅動下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11):35-37.
編輯∕楊波
作者簡介:丁文飛(1982-),女,內蒙古赤峰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數據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
基金項目:2018年度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基于‘專創融合的通信類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研究與實踐”(SJGZ20180020);2017年度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應用型通信類專業教學改革
研究與實踐”(SJGY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