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初 余松林 姚益平



摘? ?要:應用型本科的專業建設核心在于課程。改革傳統的課程,使課程脫離純理論化,突出課程教學過程中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的相結合,讓課程與生產實際相吻合,切實培養并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基于這一目標,將課程改革的重點聚焦于課程的內容建設和教學設計這兩個方面上,整體建設思路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學中做,做中學”的教育理念。本文簡要介紹了我?!禪G模具設計》課程建設中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由此探討新時期下應用型本科建設中關于課程改革和建設的一些理念。
關鍵詞:課程建設? 課程設計?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1(b)-0184-02
合理的課程設計是保障一門課程順利實施教學,完成教學目標的關鍵。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課程內容不能理解為等同于學生將要學習的教材內容,還要考慮到學生從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獲得的學習經驗、思維方式也是課程內容的一部分。因此課程內容的設計在考慮教材的因素上,還要充分考慮學習的學習活動和學習過程,以及從這些行為中獲得的思維方式和經驗技巧及能力。而這些則是助力學生今后進一步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的基礎。
課程內容的設計包括了教學資源(教材、素材、資源等)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行為、思維方式等。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學習和掌握課程目標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從而較好的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則必須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分析研究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各知識內容模塊之間的相互聯系及邏輯關系,在整個課程教學周期中確定合理的實施方案,最終保證課程目標的順利實現,是教學設計的主要思考因素。
1? 理論課程設計
1.1 課程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
《UG模具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應用性課程,其前提是學生必須掌握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課程內容的排序依照實際生產中注塑模具的設計過程進行編排,原則上遵循“總—分—總” 的設計思路:先通過實際案例介紹注塑模具設計的一般流程及專業設計軟件的基本應用,再針對模具各功能結構設計和軟件應用進行專項教學和訓練,最后結合生產案例進行綜合性教學和訓練。
課程內容重點突出專業知識的運用和專業設計軟件的應用;教學案例選擇由簡單到復雜;知識與能力的培養由淺到深,由單一到綜合。課程內容組織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簡單到復雜,普遍到特例的學習規律,整體設計遵從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規律,強調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和體驗,強調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對課程內容展開的影響作用,同時充分尊重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課程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如圖1所示。
1.2 與實踐課程內容對應關系
《UG模具設計》課程理論課程雖然目標是培養學生專業軟件的應用能力,但無論從實踐項目的訓練還是課程教學的過程來看,課程本質上還是大量的專業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因此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實質是相互統一,互促互進的。理論課程為實踐課程奠定基礎,而實踐課程又是對理論課程的提升和升華,理論課程內容與實踐課程內容對應關系,如圖2所示。
2? 實踐課程設計
《UG模具設計》課程理論教學內容本身就具備了非常強的實踐性,其重點在于訓練學生的專業設計軟件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側面也反映了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狀況。在實踐教學環節方面,則重點培養學生利用專業設計軟件和相關資料,完成現實生產案例的模具設計項目,并制訂出符合國家技術規范和相關標準的技術文件。實踐教學內容和過程全方位與生產實際接軌,突出體現了知識與技能應用的綜合性、技術規范和標準的應用性、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的一致性。
2.1 實踐教學環節之間的邏輯關系
實踐課程內容主要由注塑模具三維裝配設計、工程圖樣繪制和設計說明書編寫三部分組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給定設計任務。整個實踐教學完全依照生產實際組織進行,教學過程中強調體現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2 與理論課程內容的對應關系
《UG模具設計》課程實踐內容與理論內容之間是拔高和基礎的關系。理論課程重視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和做,即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專項訓練;而實踐則強調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訓練。實踐課程強化訓練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專業設計軟件的應用,是理論課程內容的綜合性運用,同時訓練學生對相關技術規范、國家標準的應用。
3? 教學設計
3.1 教學理念
教學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授過程,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往過程。這種互動交往過程有著明確目的的活動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為了達到相同目標而進行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活動。在此過程中獲得知識、能力、素質素養的提升,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UG模具設計》課程堅持服務學生、引導學生的教學理念,主要有以下幾點:
(1)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和經驗的激發。
(2)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
(3)重視學習活動的指導。
(4)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5)重視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
學習的根源在于動力。課程所教授的知識和技能只是一種手段,本質還是通過課程學習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使教學過程充滿生機和活力。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進行有序的引導,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最終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為良好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3.2 教學設計的思路
《UG模具設計》課程教學設計由教學目標制訂、實現教學目標要素分析、教學效果評價三個基本環節構成。教學設計的基本流程,如圖3所示。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因此,確立合適、良好的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第一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任務。教學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則依靠對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條件。課堂教學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則依靠教學的反饋提供翔實的信息。通過教學效果的評價環節的反饋信息,來促進教學目標的完善與教學過程諸環節的健全,從而構成一個循環系統。
課程整體教學設計按照有利于教學資源質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學工作的科學性、有利于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溝通、有利于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的培養等思路進行設計,并制訂詳細的教學設計計劃表進行實施。
4? 結語
課程建設是應用型本科建設的核心。既往專業課程中理論多,實踐少,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學習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與生產實踐脫節嚴重,往往進入工作崗位還有一個 “再學習”的過程,大大降低了用人單位對就業學生的預期。因此在新時期應用型本科建設中對課程的改革和建設勢在必行、迫在眉睫。本文簡要闡述了課程建設中的基本思路,課程定位和具體的建設切實符合行業發展和企業需求,課程確立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強調了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學實施,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能力,為應用型本科建設的課程建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李小文,夏建國. 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07-110.
[2] 劉祥建.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類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 價值工程,2016(13):253-254.
[3] 周源源. 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改革探析[J]. 人力資源開發,2016(2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