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
摘 要:在中國市場相對開放的情況下,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越來越多,不確定的風險也日益增多。企業建立一套自己的質量比較高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不斷優化自己的管理體系,幫助企業適應自身不斷擴大的規模、適應行業形勢的變化,適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加強內部控制能幫助企業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本文擬根據內部控制的理論規范,分析本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也分析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盡可能使企業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優勢,實現企業長遠健康持續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內部控制? 監督機制?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4(a)--02
1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意義
在中國市場相對開放的情況下,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越來越多,不確定的風險也日益增多。企業建立一套自己的質量比較高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不斷優化自己的管理體系,幫助企業適應自身不斷擴大的規模、適應行業形勢的變化,適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加強內部控制能幫助企業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現,企業治理結構有時效性現象,如果沒有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差不多經過十年發展,就會發生明顯失控的跡象,如企業原先采取事業部結構,那些部門經理們差不多干了十年,紛紛帶著自己的團隊辭職單干,在客戶聲譽方面,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后來企業采取職能型組織結構,也差不多經過十年的發展,管理人員的薪酬規模占了人工費用的大部分,遠遠超越了企業的凈利潤。所以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須的,能有效解決企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
2 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現狀
2.1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佳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佳,由于管理層忽視長遠規劃,注重短期利益,認為內部控制影響了辦事效率,以致沒有設立內部控制部門,沒有專門的內部控制崗位。管理層對企業的發展戰略認識不清,個人主觀判斷比較多,決策不到位,甚至有管理層凌駕于制度之上的行為。企業內部員工培訓缺少內部控制的相關課程,甚至員工為了達到上級領導目標和意圖,無視企業的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要求。內部控制環境不佳,影響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正常開展。
2.2 企業內部風險評估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越發激烈,由于人員規模的增加,經營風險不斷提高,而從企業目前的情況來看,其風險意識并沒相應地提高,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管理機制。企業對風險的識別上沒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只是憑借企業管理者以往的經驗,自己的主觀判斷、風險偏好來完成的,不能有效地識別隱藏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風險,沒有風險管理機制來對風險進行辨認、評估和管理。這樣在風險發生之后,沒有解決預案,來不及設想如何處理發生的風險,使得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更加嚴峻。
2.3 內部控制活動有盲區
有效的內部控制活動是企業內部控制在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支撐,企業在內部控制活動的執行中存在著一些工作盲區和漏洞,對一些結構性問題視而不見,比如企業對公司資產年年盤點,但有些資產的市場價值遠遠高于賬面價值,對資產的價格不能正確預估,使得管理者做決策時出現誤判,企業對自己無形資產沒有列入內部控制活動中,在績效考評中人為因素比較重,一些指標設計不合理,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沒有很好地結合使用,使企業的內部控制活動的執行效果不盡如人意。
2.4 信息交流溝通不暢
及時有效的信息溝通,能夠讓各項數據真實、快速地傳遞,這是保證企業內部控制順利實施的基本條件。目前企業信息溝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存在問題,企業管理者都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忽略了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交流,導致員工之間的交流成為一種應付差事的狀態,企業雖然建立自身的辦公交流軟件,許多員工基本不用。二是與客戶交流不及時,與合作伙伴的溝通也存在問題,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些比較大的客戶,派了專門的聯系人去處理一些經常性業務,對客戶的一些基本情況了解不夠,沒有能夠很好地進行內外部交流溝通,使得在日常業務中由于信息傳遞的失誤,影響了企業的利益。特別是在出現一些新問題、新情況時,往往措手不及,不能及時處理,導致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下降。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信息的交流、溝通、協調能力差,各部門信息處理各自為政的狀態,不利于企業內部監督的順利實施。
2.5 監督機構不健全,內部控制執行情況不理想
內部控制只在財務部門執行,對一些財務人員指定了控制目標,其他業務部門和業務操作環節的內部控制處于無視狀態,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程度總體偏低。內部控制在執行時,不能一視同仁,使得內部控制執行留在紙面上,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時,往往會靈活處理,降低了內部控制執行的工作標準,從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3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對策
3.1 企業要為內部控制提供好的環境
企業根據自身的經濟規模、發展戰略目標和周圍的市場環境制定適合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環境是為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服務的,其指標的好壞,對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企業管理者一定要重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將適合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無論是財務部門還是營銷部門,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都應該按照制度行事。企業管理者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企業內部建立比較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氛圍,帶動全體員工自發按照制度來執行業務,防范舞弊的發生,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企業最好能增設自己獨立的內部控制管理機構,用相應的工作方法,來落實內部控制的管理工作,企業要營造自己良好的工作文化氛圍,讓內部控制理念滲透到全體員工的心里。
3.2 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中的風險評估制度
風險評估要求企業能及時識別經營活動中的相關風險,能夠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幫助企業減少和避免風險的損失,完善風險評估制度。完善風險評估制度可以幫助企業把風險控制在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圍內。企業的重要決策、重大事件,企業領導者必須進行風險識別,確認風險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圍內。重新梳理企業在業務流程管理的各個風險點,制訂風險識別計劃,要對業務的風險事件進行研判,根據企業的性質、規模、經濟周期,風險評估的內容有所不同。風險評估需要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技術,如對土耳其、俄羅斯等國的客戶可以用列舉風險清單的形式來做風險評估,對一些貨物的壞損率,可以建立自己的風險“模型”來做風險評估。完善的風險評估制度能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
3.3 要落實內部控制活動的執行
企業要根據指定的內部控制目標,綜合運用各種控制措施,對企業的各種業務、事項、財產進行有效控制。企業財產的保護,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定期盤點、賬實相符,還要對資產的價值進行重新估價,一些重大資產如廠房、倉庫,應該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評估,不讓決策者誤判企業財產的價值,使得財產控制保護不到位;公司的營銷網絡是公司的重要無形資產,盡可能與客戶、供應商簽訂合作協議,要把它們作為一種重要資產劃入財產保護控制進行管理。績效考評,筆者覺得用平衡計分卡的方法比較好,它采用了多重指標,從多個層面對企業進行績效考評,還可以和其他工具結合使用,盡可能地避免人為的干擾,做出比較公正合理的績效考評,企業管理層可以根據績效考評的結果,做出比較科學、合理的決策。企業管理者落實控制活動的執行,掃清一些執行障礙,讓控制活動的作用充分發揮,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
3.4 構建適合自身情況的信息交流溝通機制
企業未來順利開展經營管理活動,需要主動去搜集各種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如用調研報告、內部刊物、辦公網絡等方式來收集內部信息;可以通過行業協會、業務往來單位等渠道來獲取外部信息。信息的價值,是通過傳遞和使用才能體現,企業應當建立信息溝通制度,企業可以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來加強內部控制的管理,建立與企業管理相適應的辦公軟件信息系統,企業內部的一些相關信息應根據權限,通過辦公軟件及時正確地傳遞給各個相關員工、相關部門,要加大保護公司信息安全的力度。企業內部應該鼓勵員工多進行交流溝通,激發員工的聰明才智和創新精神,為企業的健康發展獻計獻策。通過提高信息與溝通的水平,將信息交流溝通機制用到具體的工作中,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業經營發展水平。
3.5 加強監督,落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工作
內部監督就是對內部控制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對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要及時加以改進。企業可以建立專門的內部審計監督部門,加大企業對內部控制與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企業管理者要讓內部審計監督公正、公平,要體現內部審計監督的權威和獨立性,落實內部審計監督的執行工作。內部監督要有書面報告,在報告中要揭示內部控制中的缺陷問題,并且報告要及時送達企業高級管理者,要把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進行糾正,充分發揮監督的效力。
4 結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特別是中央把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提升到戰略高度的背景下,企業不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企業不能過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發展,阻礙企業前進的步伐。為了有效地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應該不斷優化內部控制的管理方式,提升內部控制的效力,使得企業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王鑫博.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 2017(36).
李紅波.現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9(07).
李金銥.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其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7).
邵玉娣.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對策[J].2017(9).
張婷凱.淺議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