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陽

高師院校舞蹈人才培養具有特殊性,兼具舞蹈藝術和師范人才培養的雙重任務。當今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藝術形式的追求越來越多元化,高師院校舞蹈人才培養模式也要不斷創新。通過分析高師院校舞蹈人才培養現狀,為完善培養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形式提供參考。
當前很多高師院校開設舞蹈藝術專業,將舞蹈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一個重要方向,在舞蹈人才培養目標上由原來的單一人才培養模式,逐漸向多元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方向轉變。特別是當今社會對于舞蹈人才要求更高,要求人才培養具有廣闊視野、符合市場發展需要,將舞蹈教學、編導、表演融為一體,既能夠為普通學生提供舞蹈師資,也能夠為文化單位和藝術團體提供專業的舞蹈表演創作和理論研究。這就要求高師院校按照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知識面廣,具有一定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多元化人才標準來進行人才培養。從舞蹈專業人才培養角度看,必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創新意識,但當前多數舞蹈專業的學生缺少問題意識和主動學習意識,特別是在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上更多是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由于舞蹈學生自主意識不足,缺少主動探究精神,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效果。
近年來,高師院校在舞蹈人才培養上更加注重舞蹈知識的融入,在培養過程中,以知識為導向要求舞蹈實踐者注重知識結構塑造。在新形勢下,高師院校在舞蹈課程設置上將專業理論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并重,既突出了舞蹈專業學生的理論素養,也注重舞蹈人才的實踐能力。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部分高職院校并沒有緊跟時代步伐,在人才培養上雖然開設了師范性特色課程,但在舞蹈內容學習上仍然沒有擺脫傳統教學模式,舞蹈表演仍然是師范類教學的主要內容,知識型舞蹈人才培養重視程度不夠。此外,當前高師院校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重技能輕理論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教學輸出內容簡單枯燥。當前多數高師院校在舞蹈專業課程訓練上教學方式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肢體訓練和舞蹈技巧,對于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舞蹈背后的文化內涵關注不夠,并沒有將其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雖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舞蹈技巧,但與當前社會對于舞蹈人才的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并沒有得到系統鍛煉。
高師院校在舞蹈人才培養過程中,應注重課程的優化,強調人才培養的全面性和綜合性,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突出復合型人才培養理念,不僅要求高師院校舞蹈人才具備一定的舞蹈技巧和舞蹈能力,同時還要具有時代創新精神。這就要求高師院校注重課程教學的多樣性和全面性,要從培養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出發,對于教學內容有所取舍,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和長處。在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還可以涉足燈光、舞美、聲樂等多個學科內容,讓舞蹈學生走入社會之后,能夠適應多個崗位。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制訂培養方案時應考慮其特殊性,實施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更為充分地挖掘學生的舞蹈潛力,提升學生舞蹈學習興趣。通過實施個性化教學,幫助更多舞蹈專業的學生實現理想和目標。
當前高師院校在舞蹈課程設置上應該進行改革創新,通過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將學生打造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還需要按照多元化課程設置對本校的師資力量進行調整,在人才培養具體安排上應該分階段進行:將前兩年作為學生舞蹈學習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主要以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為主,所有學生統一安排課程,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舞蹈肢體訓練,讓學生積累舞蹈基礎知識,拓展舞蹈理論眼光,提升舞蹈感覺,強化肢體協調性,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身體基礎和理論基礎。將第三年作為學生培養的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學習任務完成基礎之上,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舞蹈素養,對舞蹈理論也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專業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和意愿結合日常表現幫助其選擇自己擅長的舞蹈種類,并將這一方向作為重點學習領域,對于未來主修發展方向應該加強相關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將最后一年作為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經過前期的積累和對舞蹈專業的相關理論進行了系統學習,教師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將自身的舞蹈理解與藝術實踐進行結合,將自身的學習成果通過舞蹈理論展示課、舞蹈專場晚會、舞蹈學術研討會、舞蹈編排技術交流會、舞蹈劇目創作等藝術形式展示出來。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第一,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驅動教學方法,讓學生對于所學舞蹈知識的相關理論進行收集,包含舞蹈風格、舞蹈內容、舞蹈歷史等相關內容,對所學的舞蹈有大致的了解。第二,在實踐教學環節要讓學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和基本規律,要追根溯源,講清動作的來源和文化內涵,在舞蹈訓練過程中能夠身臨其境。第三,要注重舞蹈教學考核的多樣性,在考核過程中既要將理論知識作為考核重點,也要適當提升舞蹈實踐的比重,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綜合考量,檢驗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成果,并針對存在的不足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
2.教學方式多元化。一方面要注重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特別是在理論教學階段可以利用影像和圖片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對舞蹈動作和舞蹈特點能夠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另一方面,在舞蹈實踐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局限在舞蹈教室,要讓學生走出排練廳到大自然中尋找靈感,感受不同環境對舞蹈的影響,從而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此外,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要敢于進行創新,通過對舞蹈的理解,編排出具有個性化的舞蹈,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得更為緊密。
總之,舞蹈人才培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高師院校在舞蹈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定要對現狀進行調查,走進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舞蹈需求;同時也要與藝術團體和文化部門進行積極交流,了解當前單位組織對舞蹈人才培養的具體看法,將這些意見建議與舞蹈人才培養有機結合,進一步提升舞蹈人才培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