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貞龑
摘 要:網絡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教育者要辯證看待新時代下網絡對德育工作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并積極利用網絡強化德育工作。利用網絡強化德育工作的策略有:加大網絡環境規范力度;提高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實施德育的能力;強化網絡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素養。
關鍵詞:網絡;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工作;網絡環境;規范;德育能力;信息道德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1-0023-02
道德教育是教師開展一切教育活動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德育工作中要想提高德育效果,就要重視以時代發展的需求為出發點。近年來,我國網絡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伴隨網絡發展而來的,還有海量的網絡信息,這為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教學工作既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在新時代,德育教師應該借助網絡開展德育工作,充分發揮網絡對德育工作的促進作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一、網絡對德育工作的影響
1.積極影響
網絡對德育工作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首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能夠為教師開展道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網絡為學生提供了很大的發揮自己個性的空間,學生可以在網絡中體驗不同人生角色的酸甜苦辣,這些體驗就是教師借助網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石。其次,網絡是人們交往的平臺,通過網絡學生能夠逐漸擴大自己的交往范圍,能夠超越一些客觀及主觀條件的限制,突破現實交往中的障礙進行更大范圍的、自由的溝通與交流,使得交往更具豐富性、多樣性及開放性,為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明辨是非能力、提高學生自律能力提供了機會。再次,網絡信息中的德育資源豐富、有趣,可以讓德育更加生動。而且,網絡信息呈現的方式多樣化,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參與網絡活動的方式,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最后,網絡具有及時性,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網絡時代,德育工作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教師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查閱德育信息,還可以隨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既能擴大德育的覆蓋面,又能通過網絡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另外,學校通過網絡開展德育,有利于形成全方位覆蓋、全員參與的德育局面。
2.消極影響
網絡對德育工作也存在著一定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容易對學生造成思想上的認知誤導。網絡信息資源極其豐富,且信息內容良莠不齊。對于辨別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他們如果不能準確分析、正確看待網絡信息內容,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使道德認知逐漸被弱化。其次,容易對學生造成心理上的誤導。網絡以其獨有的特點吸引著廣大學生,學生如果過多接觸網絡,在網絡中沉迷,放任自己,玩游戲上癮,瀏覽不良信息等,就會逐漸迷失自我,一旦回到現實社會中就會感到孤獨、無趣,就會排斥現實,產生心理障礙,甚至造成人格異常、社會適應能力下降,等等。最后,容易對學生造成行為上的誤導。網絡是虛擬的、隱蔽的,如果有人利用這種虛擬性和隱蔽性,篡改自身的身份,說一些謊話,做一些違背道德的事,而且學生不明是非或者向其“學習”,就會受到不良影響,學會撒謊,甚至出現失范行為。
二、利用網絡強化德育工作的策略
1.加大網絡環境規范力度
網絡上的信息比較復雜,針對一些信息內容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的問題,國家需充分發揮監督與管理作用,進一步加強對網絡的管理,加大網絡環境規范力度。一方面,應該進一步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網絡傳播行為,更好地進行監督與管理,營造規范的網絡傳播環境。另一方面,應該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偵查鑒別并堵截在網絡上傳播反動、黃色、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同時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這樣,就能為學生構建健康的網絡環境,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提高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實施德育的能力
要想利用網絡有效開展德育,教師就要提高利用網絡資源實施德育的能力。首先,教師要樹立利用網絡開展德育工作的意識。教師只有具備這種意識,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網絡開展德育工作。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和綜合素養。教師要不斷學習德育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德育素養。這樣,教師才能立足教材,通過網絡等途徑更精準地搜索貼近教學內容、符合教學需求的德育案例,對學生實施德育。最后,教師要提高信息技術素養,提高運用網絡的能力,學會運用生動活潑的網絡教育手段吸引學生、教育學生。利用網絡開展德育,既能豐富德育教學資源,又能豐富德育教學手段。
3.強化網絡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素養
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前,雖然很多學校開設了網絡教育課程以及計算機課程,但是學生學習到的僅僅是基礎的計算機知識,基本上沒有涉及網絡道德問題,這使得學生無法得到正確的引導,沒有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識與道德責任感。一些學生在網絡上處于“道德任意狀態”,在網絡上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這也是近年來學生道德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為此,教師應該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信息道德意識與道德責任感,培養學生文明的信息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素養,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學校可以通過開設信息道德素養課程以及制定相關的信息道德素養培養體系,來逐漸培養學生的信息道德意識與道德責任感。首先,要引導學生正確上網,自覺遵守網絡文明公約,不瀏覽不良信息,不破壞網絡秩序,不沉迷于虛擬時空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消除網絡的消極影響。其次,要教會學生對信息進行甄別、篩選和利用,教會學生如何獲取對自己成長有用、有利的信息,避免不良信息的侵蝕,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素養。教師可以通過列舉具體案例,舉一反三,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分辨和判斷信息。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結束語
總之,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理,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還不成熟,在網絡環境下教師要重視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教育者要辯證看待新時代下網絡對德育工作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借助網絡積極開展德育工作,充分發揮網絡對德育工作的促進作用,提高德育效果,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謝昌輝.當前網絡文化對中學生德育的消極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孫葳.新媒體時代下中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2).
[3]胡一喬.新媒體對中學德育的影響及其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