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學生寫作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樣的,但關鍵在于沒有領悟寫作技巧,缺乏寫作思維。而思維導圖在作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優化作文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寫作方向和依據,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明確的寫作思路,引發學生的聯想,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作文教學;教學方案;設計;實踐應用;作文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1-0040-02
思維導圖這一概念是上世紀60年代英國教育家提出的。思維導圖在誕生的初期階段即被視為表現發散性思維的有效方式,其在本質上與人類的思維模式相吻合,能夠通過形象的圖形開發大腦的潛能,并能夠在生活、工作、學習等多個方面得到應用。當大腦具有完整的思維導圖模式,形成獨立的思維體系后,即可達到強化學習能力、優化思維方式的效果,并能激發大腦潛在的能量,促進左腦與右腦的協調性發展。思維導圖一般以樹狀的形式呈現,將發散性的思維進行連接,幫助使用者捋順自己的思維邏輯。在新課改要求下,語文寫作教學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積極使用現代化的教育方式。同時,新課改明確提出要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將更多教學手段和方式融入寫作教學,實現對學生寫作興趣及主動性的培養。基于此,本文對思維導圖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探索。
一、思維導圖視角下的寫作教學方案設計
1.教學流程
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意味著需要對現有教學流程進行適當的調整。首先,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并結合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學習情境的創設需要堅持輕松、歡快的原則,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以“元旦”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元旦相關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其次,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不僅包括基本的寫作主題、思維分支,更需要有相應的寫作素材。需要注意的是,思維導圖的初步創設往往無法反映出主題的所有思維分支,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參與其中,共同完善思維導圖。當學生感受到“元旦”的節日氛圍后,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散,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說說自己對“元旦”的看法。而學生的看法則可以直接用于寫作主題的確定。例如,若學生認為元旦是“熱鬧”的,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表現熱鬧的素材進行整理,并對“熱鬧”這一思維分支加以完善。
2.作文技巧訓練方式
寫作源于生活,若不會觀察生活、總結生活,那么無論使用多么高超的寫作技巧,也無法從根本上提高作文質量。因此,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觀察生活的技巧,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并教會學生將生活感悟變為寫作素材。例如,觀察春天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感受春天,并在所獲得的感官信息基礎上,對其進行思維的拓展和想象,以豐富寫作素材。其次,教師應引領學生進行基礎的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基礎寫作能力。學生只有掌握基礎寫作能力,才能追求寫作的深層次內涵。基礎寫作訓練主要包括靜物描寫、景色描寫、人物外觀描寫、人物心理描寫及情感描寫等。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逐步進行學習過渡,最終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為厚積薄發奠定基礎。最后,教師應結合思維導圖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到思維導圖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還要培養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習慣,讓思維導圖成為學生寫作的好幫手。
二、思維導圖在作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使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青少年學生具有好動的特點,對陌生的、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愿意主動參與到探索新事物的過程中。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對思維導圖的靈活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寫作活動中。
語文教材中含有大量適合學生的閱讀素材,這些素材不僅可以成為寫作教學的素材內容,還可以成為作文命題的材料。使用教材中的閱讀素材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特定的素材范圍內尋找核心內容,即中心句、中心段落,然后通過反復閱讀把握寫作的關鍵點。同時,將閱讀素材視為寫作的命題材料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對中心句的理解來尋找寫作主題,避免出現“脫題”現象。例如,將《棉鞋里的陽光》視為寫作素材時,教師需帶領學生閱讀全文,并找準文章的線索,即從媽媽曬棉被過渡到小峰曬棉鞋,并發現棉鞋中有很多陽光。閱讀完成后,教師需引導學生自主制作思維導圖,明確各段落、部分的核心內容,并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連接,最后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描述“家庭親情和孝道”。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還能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從而對“親情”有更深刻的認識。
再如,以“母愛”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預先制作好的思維導圖。該思維導圖以時間為主要順序,分別展示母親在孩子不同年齡段所付出的辛苦,并包括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圖片資料。通過觀摩思維導圖,學生會有感而發,聯想到自己母親這些年來的辛苦付出。隨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展示品與自身的生活來設計思維導圖。學生通過聯想能夠生發許多感悟,會讓思維導圖的制作格外順暢。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寫作訓練。當學生有所感悟、有所啟迪之后,寫作就不會感覺無從下筆,所創作的文章也更具真情實感和可讀性。同時,寫作過程的順暢會使學生改變對寫作的傳統認識,逐漸發現寫作并非難事,甚至產生濃厚的興趣。
2.使用思維導圖建立明確的寫作思路
在寫作過程中,許多學生通常是內心對寫作主題有清晰的認識,而且在腦海中也勾畫了所要寫作的主要內容,但就是不知該如何下筆,也不知道最終的作品是否可以達到自己的預期。這種現象在寫作學習中較常見,且多數學生正因如此而始終無法對寫作產生興趣。而思維導圖則可以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思維動力,幫助學生明確寫作方向、優化寫作思路,從而降低寫作難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例如,以《春雨的色彩》為閱讀素材學習時,教師可以將文章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從“春雨來臨”開始,延伸至各種對“春雨”的評價性語句,并引導學生尋找文章的寫作思路。通過思維導圖的輔助,學生可以明確“春雨”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并逐步延伸至對春天各種景象、事物的描寫,最終找到春天的特點。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認識到春雨降臨對世間萬物的改變,從而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閱讀學習完成后,教師應及時開展寫作教學,讓學生以“春天”為主題進行創作。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春雨的色彩》進行仿寫訓練。這篇文章明確指出春天擁有綠色、黃色、紅色三種色彩,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思維延伸,思索這三種色彩在春天中的典型代表,如綠色的草、樹葉,黃色的花朵等。
3.借助思維導圖引發學生的聯想
青少年學生由于社會經驗不足、閱讀積累較少,所創作的文章往往比較簡單,所以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文章內容的擴充。從本質上看,寫作的過程即為對生活的記錄過程,其不僅源于生活,更是對生活感悟的體現和對生活經歷的升華。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將寫作思維和角度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并使用思維導圖來促進學生的聯想,讓學生的想象力最終體現在創作中。
參考文獻:
[1]高迎迎.思維導圖在小學高段習作教學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邵勝男.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J].黑龍江教育,2017(03).
[3]戴瑋.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8.
[4]周健.思維導圖在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6(24).
Abstract: There are various reasons for the low level of students' writing, but the key lies in their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writing skills and thinking.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composition teaching can optimize composition teaching mode, provide students with writing direction and basis, and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quality. With the help of mind map, teacher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clear writing ideas, arouse students' Association, and then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level.
Key words: mind map;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teaching plan; design; practical application; composition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