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龍
摘 要: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給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契機,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在體育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有效推動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文章立足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體育教學要求,探究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體育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體育教學;實效性;改革;創新;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1-0123-02
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普及,給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創造了契機。信息技術生動性、直觀性和多樣性的優勢,應用在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思維和創新思維。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轉變了學生接受體育鍛煉的思維,提升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對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體育教學實效性進行探研。
一、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1)有助于引導學生快速理解動作要領并激發學習興趣。傳統教學通過一味地“聽”和“看”才能夠感知技術動作的學習過程,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信息技術輔助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化抽象為具體,還能跟隨學習節奏調整教學進度,并在調動學生視覺功能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有助于及時糾正學生錯誤動作,提升安全性。學生往往缺乏安全意識,常因動作的不規范而發生摔傷、扭傷等事故,如跳遠中的空中動作和支撐跳等都存在危險性。而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動畫或影像慢動作、停止、快進等功能,可結合教師的詳細講解,糾正學生錯誤動作。教師還可將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和危險動作在多媒體課件中反復播放,引起學生注意,以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3)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體育意識。對于部分學生厭學體育的情況,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以貼近生活的方式引導學生多方位感知體育魅力,滲透快樂體育意識。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體育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1.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拓展創新思維
學生活潑好動,自我約束能力差,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創新思維。
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結合學生愛玩游戲和愛聽故事的特點,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在課堂上,先播放小青蛙捉害蟲的視頻,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在學生集中注意力后,引導學生觀察小青蛙在荷葉上跳上跳下的情景,討論青蛙是單腳跳,還是雙腳跳,是單腳落地,還是雙腳落地。輕松的教學氛圍容易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如,在教學“廣播體操”時,為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展示詳細的分解動作,讓學生進行模仿,以提升學習效率。
2.借助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提升教學質量
學生的理解能力多處于直觀認知層面,對于一些有難度的動作或體育項目,可能會出現理解上的困難。然而,僅僅依靠教師反復講解和示范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突破教學難點,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時,按照傳統教學方法對“蹬地、騰空、伸腿、跟重心”等重點技能進行講解,學生很難理解。而借助信息技術將動作重難點制作成課件,以幻燈片的形式加以呈現,再配合教師詳細的講解和示范,就比較容易理解。比如,第一張幻燈片可播放蹬地技巧,展示動作的部位和用力的方向,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慢放或快放。這樣的動態呈現,能夠幫助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學習和掌握運動的距離、軌跡和方位,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借助信息技術,清晰動作表象,形成正確動作概念
在體育教學中單靠教師的課堂示范,很難取得快速有效掌握動作要領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對體育動作和要領進行展示。這樣,學生能夠詳細觀察動作的結構、要領、方法,進而建立清晰的動作表象。由易到難的分解演示,可按照學生的學習進度調整播放快慢,反復在學生大腦中建立記憶表象,最終實現知識的內化。
例如,體操是學生必須學習的,但一年級學生年齡小,且身體的協調性較差。因此,對動作的掌握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記不住動作、跟不上節奏、動作做不到位等問題比較普遍。對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反復分節播放體操錄像,讓學生分節進行掌握。為了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舉行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對動作掌握得準確,做得優美、連貫且協調,并為優勝小組頒發“優勝獎”。創設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直觀情境,可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
4.借助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內容,培養體育素養
傳統體育教學多以競技運動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較難體現出來,探究思維、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也較難得到挖掘和培養。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體育鍛煉意識,電子產品的廣泛普及,更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運動時間。為培養學生體育素養,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提升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為此,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正確認識體育,認識學習體育的重要意義。
例如,教師可在體育課上播放精彩的體育片段,各種有趣的體育比賽,這會讓學生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播放田徑比賽的視頻時,在學生欣賞運動員的風采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談談感想,說說自己所喜愛的體育運動。結合學生的發言,教師可對不同體育項目進行簡要介紹,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的引導,結合生動的影像,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提高體育運動意識。同時,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能夠找到個人的體育愛好項目,在體育學習中找到歸屬感和自信心,為體育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體育教學實效性的要點
1.加強教師自身信息素養
以往的體育課堂多是教師示范動作和講解要領,學生被動學習,且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不僅優化了學生“學”的方式,還轉變了教師“教”的方式。運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手段,教師要加強自身信息素養,提升運用能力,這也是新時代對體育教師的新要求。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掌握課件制作、網路下載等基本技能,并結合體育教學經驗大膽創新和拓展體育教學資源。體育教師只有具備積極的教學態度和過硬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才能夠構建符合不同階段學生的高效體育課堂。
2.防止盲目運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能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更加有學習的動力。但體育教學的大部分教學任務需要在室外完成,需要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因此,教師不能濫用信息技術,避免造成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占用過多的體育課堂時間。體育教師要結合體育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成為體育課堂的“點睛之筆”。這樣既能保留傳統體育教學的優勢,又能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作用,有效拓展體育課程資源,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四、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有效教學輔助手段,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其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等優勢,將體育教學的抽象化和模式化轉化為生動化和形象化。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展示教學重難點,有效拓展體育教學內容,構建學生喜愛的高效體育課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挺.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世界,2018(08).
[2]王新文.體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在信息化條件下的變革研究[J].成才之路,2019(36).
[3]劉琪.簡談體育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運用[J].青少年體育,2016(12).
[4]金紅珍.信息化環境下體育教學有效性及提高策略[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6(02).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which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and changes students' learning think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hysical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enrich teaching content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ased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s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hys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reform; innovation; interest in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