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芳,徐 艷
(常熟市中醫院產科,江蘇 常熟 215500)
近年來,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產婦的人數逐年增加。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產婦可發生胎膜早破、胎兒窘迫等分娩期并發癥[1]。臨床實踐證實,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產婦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產婦進行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江蘇省常熟市中醫院進行分娩的100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甲組(n=50)和乙組(n=50)。甲組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8.55±4.36)歲;其中教育背景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產婦有28例,為高中及高中以上的產婦有22例。乙組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8.50±4.40)歲;其中教育背景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產婦有27例,為高中及高中以上的產婦有23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產婦促甲狀腺激素的水平≤2.5 mU/L。2)產婦在懷孕前已患有甲狀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3)產婦在懷孕前使用免疫調節劑進行治療。4)產婦存在認知功能異常。
對兩組產婦均使用左旋甲狀腺素鈉片進行治療。同時,對兩組產婦均進行產檢指導、用藥指導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乙組產婦進行優質護理。方法是:在產婦入院后,積極與其進行交流,以了解其病情、孕情及生活環境等基本信息。根據掌握的情況,為產婦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根據制定的護理計劃,對產婦進行有針對性的優質護理。通過為產婦發放健康知識手冊、播放健康知識幻燈片等方法,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為產婦介紹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發病原因、治護方法及注意事項等知識,以提高其對進行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對產婦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以緩解其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叮囑產婦不要進食核桃、木薯、油菜、白菜及卷心菜等食物,以預防其發生甲狀腺腫。嚴格控制產婦攝入脂肪的量,以預防其發生繼發性高脂血癥。對于存在水腫的產婦,合理控制其攝入鈉鹽的量。對于存在貧血的產婦,指導其進食富含維生素和鐵元素的食物。必要時,可使用葉酸、鐵制劑等藥物對此類產婦進行治療。定期為產婦修剪指甲,以預防其因抓破皮膚而發生感染。為產婦提供清潔、干燥及平整的床單,以預防其因皮膚受損而發生感染。對于皮膚較為干燥的產婦,每天對其進行1次溫水擦浴或為其涂抹1次油劑,以預防其因皮膚脫屑、干裂而發生感染。產婦的病情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師,并協助醫師對其進行對癥處理。在產婦的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后,每隔6~8周對其進行1次甲狀腺功能五項檢查。對于調整服藥劑量的產婦,在其服藥30天后,對其進行1次甲狀腺功能五項檢查。
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的早產率、流產率、貧血的發生率、糖耐量異常的發生率、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率、胎膜早破的發生率、胎兒窘迫的發生率、胎兒生長受限的發生率、胎兒宮內死亡的發生率及其新生兒的出生體重、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乙組產婦與甲組產婦的流產率、糖耐量異常的發生率及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率相比,P>0.05;乙組產婦的早產率和貧血的發生率均低于甲組產婦,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早產率、流產率、貧血、糖耐量異常及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率[%(n)]
接受護理后,甲組產婦新生兒的平均出生體重為(3.10±0.40)kg;乙組產婦新生兒的平均出生體重為(3.68±0.54)kg。接受護理后,乙組產婦新生兒的平均出生體重重于甲組產婦的新生兒,P<0.05。
接受護理后,乙組產婦與甲組產婦胎膜早破的發生率和胎兒宮內死亡的發生率相比,P>0.05;乙組產婦的新生兒與甲組產婦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相比,P>0.05;乙組產婦胎兒窘迫的發生率和胎兒生長受限的發生率均低于甲組產婦,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胎膜早破、其胎兒窘迫、胎兒生長受限、胎兒宮內死亡的發生率及其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n)]
近年來,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產婦的人數逐年增加。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產婦可發生胎膜早破、胎盤早剝及產后出血等分娩期并發癥[3]。臨床實踐證實,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產婦進行優質護理,可降低其胎兒窘迫、胎兒生長受限等分娩期并發癥的發生率[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乙組產婦與甲組產婦的流產率、糖耐量異常的發生率、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率、胎膜早破的發生率及胎兒宮內死亡的發生率相比,P>0.05;乙組產婦的新生兒與甲組產婦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相比,P>0.05;乙組產婦的早產率、貧血的發生率、胎兒窘迫的發生率及胎兒生長受限的發生率均低于甲組產婦,P<0.05;乙組產婦新生兒的出生體重重于甲組產婦的新生兒,P<0.05。這說明,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產婦進行優質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分娩期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