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摘 要】目的 探討應用品管圈對社區醫院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7月—2019年8月在東營現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臨床科室收集的296例醫療廢物作為研究對象。制定查驗表,以現場查驗的方式進行調查,實施品管圈活動,進行統計分析,制定品管圈計劃,設立目標及改進措施,組織實施,并確認效果。結果? 實施品管圈活動后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為95.3%,與實施前醫療廢物處置規范79.7%相比較,有了顯著提高, 品管圈實施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品管圈活動在社區醫院臨床醫務人員醫療廢物處置規范中應用效果明顯,大大提高了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品管圈;社區醫院;醫療廢物處置規范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品管圈是一種運用集體的智慧力量、團隊合作精神的改進程序,持續不斷地推進管理,提高護理質量的工作方法[1]。1998年國家環保局頒布《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將醫療廢物列入危險廢物名錄。醫療廢物具有一定傳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危險廢物,不規范處理會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環境帶來安全隱患[2]。我們以醫療廢物分類、封口粘貼標簽、封口方式、交接登記共四項13條為評估范圍,評估醫務人員醫療廢物處置行為。2019年8月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品管圈小組yellow圈,開展了“提高臨床醫務人員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為課題的品管圈活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7月至2019年8月在東營現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臨床科室收集到的296例醫療廢物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148)和觀察組(n=148),其中臨床科室包括:口腔科,化驗室,治療室,護士站,兩組數據中各臨床科室收集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選定圈名為yellow圈,表示醫療廢物一定裝入黃色垃圾袋中,起到警示作用。
1.2.2 運用頭腦風暴法確定了“提高臨床醫務人員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為本次活動的主題。
1.2.3 原因? 根據查檢數據表明,依80/20法則,封口粘貼標簽、封口方式將作為本次主題改善重點。圈員針對調查結果從護士因素、物品/設備、管理因素、患者因素4個方面,逐層分析,找出定4個主要原因并通過魚骨圖體現出來,培訓方式單一、督導力度小、培訓次數少、資料不健全、無專用標簽。
1.2.4 制訂對策
1.2.4.1 (1)購買專用的封口工具,使用封口扎帶,配備給各個臨床科室使用。(2)聘請上級醫院專業人員來我院培訓指導。(3)通過理論學習,結合本院實際,經過多次實踐,鵝頸式封口在我院推廣。(4)將醫療廢物規范封口方式按步驟操作制成流程圖,發至各個相關科室(5)上述具體措施已列入本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工作職責中。
1.2.4.2 (1)申請專用資金購買處置醫療廢物相關用物。(2)調查各個科室每天產生的醫療廢物量,根據醫療廢物量上報所需規格的醫療廢物容器及醫療廢物包裝袋。(3)設計內容全面、不易脫落的標簽貼,發放給各科室,并告知規范填寫。
1.2.4.3 (1)建立系統完善的培訓管理體系,培訓落到實處,建立有效的培訓評估機制,制定全年培訓計劃,包括培訓時間、內容。(2)對培訓目標和內容進行調查,選擇出最佳的培訓形式,使培訓形式與培訓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確保培訓目的實現。從醫務人員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績效考核指標等。有針對性 進行培訓,細化到具體操作。(3)開展多形式培訓,例如外請專家授課、桌面推演、手把手教學等。(4)安排專業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學習最新的醫療廢物管理知識。
1.2.4.4 (1)完善考核機制,制定考核標準,定期考核,由院感小組負責實施。(2)負責人每周最后一個周五督察小組進行檢查督導。(3)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措施,下次檢查時作為重點目標,未及時整改者扣除當月10%獎金,并征詢科室人員意見,收到監督反饋意見后,登記并及時調查落實,對改進工作的建議積極采納。(4)增加兼職人員一名,保證醫療廢物回收的連續性。
2 結果
2.1 兩組對象在進行品管圈活動之前,對照組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為71.6%,觀察組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為79.7%,觀察組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高于對照組(P < 0.05)。見表1
2.2 兩組對象在進行品管圈活動之后,對照組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為 90.5%,觀察組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為95.3%。見表2
3 討論
3.1 結果顯示,品管圈活動開展后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由活動前的79.7%提高至活動后95.3%,表明開展“提高臨床醫務人員醫療廢物處置規范率”的品管圈活動,大大提高了醫療廢物處置規范,減少處置不當而引起的分險與危害。
3.2 通過品管圈活動的開展,增加護理人員對醫療廢物的危害的重視。關注醫療廢物處置規范,不僅是保護患者,也是保護自己,同時我們制定標準化操作流程加入到我們的崗位職責中,為今后更好的開展工作。
3.3 各圈員能從多角度、多方面發現問題并解決[3]。全身心投入,分工合理,配合良好,溝通愉快。雖然此項課題達到了我們的預期效果,但縱觀整個過程,一些品管圈的運用還需學習改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充分把品管圈活動運用到護理工作中,使護理質量不斷改進,提高患者滿意率。
總之,開展品管圈活動能集思廣益發現問題,提高護士的團隊協作,使廣大護理人員參與其中,解決臨床工作中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龔理花,包健星.品管圈護理模式在骨科患者護理管理[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5):132-134.
周文娟,胡德英,劉義蘭 .品管圈QCC在骨科病區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0):29-31.
陳傳珍. 品管圈在優化病室醫療廢物管理中的應用[J]. 中外醫學研究,2014,(27):8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