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杰
摘要: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才能更好地為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提供良好的基礎。目前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還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資源不夠豐富等司題,學生的主動性和潛能沒有有效激發,語文素養有待提升。本文圍繞初中語文教學,探究了新形勢下語文教學的現狀,然后圍繞如何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現狀;措施
時代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素質教育改革實施背景下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加強自主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師探究的重點。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教師也在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限制了他們的思維拓展。加強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對策探析,意義深遠。
一、初中語文教學實施現狀分析
當前素質教育改革正在有序推進,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并在語文課程中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化教學模式成為當前教學的新趨勢。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容易忽視學生素質和潛能的培育開發,往往習慣于按照常規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育教學,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性不夠,學生創新意識偏低,既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認知,同時又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創新意識的開發等產生了很大的約束限制,不利于提升語文課程教學成效。
二、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具體對策
為了切實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模式的探索,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具體實施過程中,如下:
(一)優化語文課程設計,不斷完善語文教學資源
一方面教師要高度重視語文課程的設計,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深入研究語文教學的目標,從以學生主體的教學目標出發來進行語文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案例的設計,通過學生的參與等共同開發教學目標和資源,更好地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學資源的豐富研究,教師既要注重教學資源的深度開發,圍繞教學目標等積極搜集和教科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利用互聯網等搜集更多的教學內容,以此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基礎和能力等進行教學體系的優化和設計。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構建,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讓他們在不斷地學習中得以成長,擴充知識面,也更好地提高學習成效。
(二)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探索,不斷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一方面教師要對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只有進行教學模式的靈活創新設計和應用,才能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進而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目前教學模式有很多種,比如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案例學習法等。在教學模式的應用方面,教師既要注重遵從原則,又要體現靈活性和創新性。比如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法,讓學生結合教科書中的內容來進行角色設計,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而引導他們深入研究人物的形象以及性格特點等,以此為基礎,既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又可以引導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驗語文知識的豐富性,陶冶情操,豐富情感體驗。通過學生對角色的演繹,教師邀請其他學生進行觀看和總結,然后找出教學的重點、難點等開展深度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文言文等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平臺,將教學資源等通過視頻展示和微課等模式進行呈現,引入相關的知識背景,將作者的創造背景、生活經歷以及當時的社會現實等進行展示,從而讓學生聯系時代背景進行學習研究。教師還可以圍繞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進行創作,繼續開展深度閱讀,學習作者更多的相關題材的文章或者開展引申話題討論,引導他們聯系社會實際等開展辯論討論和研究,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求知意識,開發他們的潛能,提升他們的語文知識綜合應用能力。通過不斷地教學互動,切實提高教學整體成效。
(三)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發散學生的語文思維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略,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難以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情況,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針對這一情況,從課前的教學計劃制定到課堂教學,教師都需要將學生的差異性融入其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語文知識的看法,才能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帶領學生鑒賞古詩時,教師首先可以詢問學生的鑒賞意見,了解學生的想法,掌握學生的發展情況,才能具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教學??梢郧稍O問題.利用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發散學生的語文思維,幫助他們構建思維模型,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在接觸到一篇文章時,融入自身的情感,體會作者所想,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竇的基礎。
(四)注重教學全過程的學生參與模式設計,并引入激勵性評價機制
一方面教師要圍繞語文課程教學,從提升教學質量的角度入手分析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影響教學效率、學生興趣偏低的因素,然后在教學預習環節、教學過程中和教學復習階段等對教學資源和結構等進行重構,征求學生的意見,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以此提高教育成效。另一方面要優化教學評價體系的創新設計,要注重引入過程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對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中的情況多表揚、多鼓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提高學習自信,積極探究更多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綜合學習成效,也可以通過建立微信平臺等互動交流方式建立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良好的交流平臺,征求更多的意見建議等,從而為語文課程學習等奠定基礎。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想要不斷提升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和學生積極溝通,圍繞新課標要求等進行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的深度探索,并從培養學生興趣的角度人手進行教學體系設計,提高教學激勵性,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教學效能。
參考文獻:
[1]張麗.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策略淺析[J]情感讀本,2018(10).
[2]彭晉升.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J]神州,2018(17).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