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 張迪 胡安國



摘要:探究可提升用戶在使用短視頻APP過程中的用戶體驗的設計方法。從心流的視角出發,以心流理論中的不同因素特征為理論依據,并通過短視頻APP的用戶需求分析,總結出適合于短視頻APP設計的創新設計方法和研究思路。得出心流理論視角下的短視頻APP設計的模型。將心流理論與短視頻APP設計相結合,提升用戶在使用短視頻APP過程中的用戶體驗,為以后的短視頻APP設計提供一定的設計思路。
關鍵詞:心流理論 用戶體驗 設計方法 短視頻APP 界面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0) 04-0144-03
引言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智能端的普及和即將到來的5G時代,人們的社交娛樂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單純的靜態圖片、文字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社交娛樂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同時,移動通訊資費的降低和數據流量的增加,使手機用戶人群逐漸遞增,而將文字、圖片相結合的動態短視頻的表達方式更加得到人們的青睞。近年來,短視頻APP憑借用戶門檻低、制作簡單、獨特的特效濾鏡、分享便捷等優勢迅速走紅。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內容同質化嚴重;社交的互動性弱;用戶體驗度不高等。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增加短視頻APP用戶的使用體驗及設計方法是文章的研究重點。文章將心流理論的相關知識與短視頻APP設計相結合,依據短視頻APP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設計方法與設計模型。
一、心流理論的概述
心流理論最初是由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提出的,是指人們專心致志于當前的事情,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忘記周圍的人和物的一種沉浸式體驗狀態,后來由Chen和Wigand等人將此理論進行豐富并完善[1]。當人達到心流體驗時,會高度集中注意力于所做的事或者活動,完全沉浸其中,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自我保護意識減弱,內心有種興奮充實感,達到體驗的最高境界。Csikszentmihalyi將心流體驗的概念總結成了9個特征,Novak和Hoffman依據心流體驗的過程,進一步將其歸納成心流產生的3類因素,即條件因素、體驗因素和結果因素[2],如圖1所示。準確而清楚的目標、合適而有效的反饋、技能與任務挑戰相匹配三個條件因素是心流產生的前提,其中技能與挑戰是心流產生的重要因素,當兩者達到相互平衡時,才利于心流的產生,只有當三個條件因素同時具備時,才能引起心流體驗的產生。
二、在短視頻APP設計中導入心流體驗
心流理論如今已經被廣泛應用到諸如在線游戲、在線購物、E-Learning等各種人機交互的情境中[3],在短視頻APP設計中導入心理體驗,對短視頻APP設計也同樣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短視頻是一種基于PC端和移動端的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4],用戶通過操作APP創作短視頻時,使用短視頻APP里面的特效、濾鏡等,增加短視頻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用戶體驗貫穿整個過程,用戶的使用體驗的好與差直接反映出短視頻APP的設計水平,因此如何進行短視頻APP的設計,提升用戶體驗是短視頻APP設計的關鍵。而心流的產生是體驗的最佳境界,從心流理論的視角下研究短視頻APP的設計,增加APP的整體使用效果和用戶的黏度,有助于用戶心流的產生,在使用APP的過程中達到最佳的用戶體驗。
基于心流理論的短視頻APP設計有以下優勢:—方面對于短視頻APP產品而言,增加用戶黏性,提高在同類型產品中的競爭力;—方面對于用戶而言,得到良好的使用體驗和精神享受。
三、基于心流理論的短視頻APP設計方法
心流理論主要用于提高用戶在使用某種產品或者做某件事的投入和精神享受,研究用戶達到心流狀態所需要的各種因素與階段,將感性的瞬間的體驗經過分析,總結出的一套規范嚴謹的設計方法,此理論為短視頻APP的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短視頻APP使用戶增加了交流、分享的方式和自我創作的成就感,不斷滿足用戶的娛樂社交體驗和充實的精神情感享受。基于心流理論的設計方法能滿足當前短視頻APP設計中的不足之處,使短視頻APP的界面、交互、情感體驗設計方面更加利于增加用戶黏性和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心流特征中的條件因素是用戶產生心流的必要條件,對于短視頻APP設計而言,除此之外,還需要有舒適的扁平化界面。即當短視頻APP為用戶提供準確而清楚的目標、合適而有效的反饋、個人技能與任務挑戰相匹配以及舒適的扁平化界面時,將有利于用戶心流體驗的產生。
(一)準確而清楚的目標:Csikszentmihalyi認為,當人完全被活動所吸引時,就會嵌入一種共同的經驗模式,即以意識的狹隘聚焦為特征,并喪失自我意識,只對清晰的目標和具體的反饋有反應,不相關的知覺和想法都會被過濾掉[5]。因此具有清楚的目標是使用戶產生心流體驗的必備條件,至關重要。在進行短視頻APP設計時就需要明確目標用戶群體的特征和習慣,然后進行相關的社交娛樂功能的設計,這樣會更快地讓用戶進入良好的體驗狀態。
1.精準的定位目標用戶模型:短視頻APP產品是將用戶的想法、創意等用動態的短視頻形式呈現出來,并帶有娛樂互動性質。短視頻APP的定位不同,具有的目標、目標用戶也會不同,短視頻APP產品需要有精準的定位,在進行短視頻APP設計前,需要進行相關的用戶調研,確定其用戶人群的習慣和愛好等特征和對社交娛樂或者其他方面的功能,針對目標人群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設計,這樣才會為用戶提供準確而清楚的娛樂使用目標,用戶是短視頻APP的最終使用者,讓用戶清楚知道使用的短視頻APP為用戶提供了哪些社交娛樂的目標,這樣有利于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心流的產生。
例如2016年上線的“抖音”APP,依靠今日頭條精準的算法,根據用戶的瀏覽記錄為用戶推薦相應的短視頻,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抖音清晰的定位和精準的算法推薦技術優勢,讓用戶在使用時有清晰的使用目標,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觀看和制作自己風格的短視頻。在2018年2月份的用戶基數調查結果顯示,抖音APP終端用戶的年齡范圍覆蓋未成年到40歲的群體,主要是29歲以下年輕用戶為活躍用戶。20至24歲的用戶群體達到了32.80%,25至29歲的用戶群體達到了27.90%[6]。由此可知,抖音APP的用戶群體主要是20-30歲的年輕人,此年齡段的群體碎片化時間較多,喜歡互聯網社交娛樂,能快速地接受新潮事物,具有追求時尚、潮流、炫酷、標新立異的特點,而具有各種“魔性”音樂、專注于年輕人娛樂社交的音樂社區的抖音APP,符合他們的社交娛樂需求和精神需求,深得此群體的喜愛。
2.清楚明了的社交娛樂目標:當人們清楚自己要做的某件事情并專注時,將會取得相應的效果。同樣當用戶在使用一款短視頻APP的時候,知道這款APP主要的特色是什么,有哪些社交或者娛樂的功能,會有怎樣的效果,用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很明確的選擇相應的短視頻APP,例如,美拍主要是專注于美顏、濾鏡拍攝出好看的短視頻;抖音專注于比較酷炫的音樂短視頻拍攝。所以想要用戶能夠有更好的使用體驗,短視頻APP需要有清楚明了的社交娛樂目標。
3.準確有效的信息架構:準確有效的信息架構,能讓用戶很快明白該如何操作短視頻APP,會有哪些反饋,在用戶使用前給用戶一個心理預期,增加用戶的在使用時的操作速度和熟練度。在進行設計時,應重點突出核心內容,導航標識也應清晰化,可根據目標用戶的愛好特征進行相應的社交娛樂功能設計,當初次使用的用戶完成一次高質量的原創短視頻的創作時,給予一些獎勵,激發用戶在創作時心流的產生。
(二)合適而有效的反饋:反饋是對已操作的流程或行為的一種回應[2],不同的操作有不同的提示。反饋的有無、及時程度、展示方式都影響著用戶的使用體驗[7],在短視頻APP設計中,應有合適而有效的反饋,包括社交互動反饋、交互操作反饋和娛樂獎勵反饋等。
1.良好的社交互動反饋:用戶在使用短視頻APP觀看或者創作的同時伴隨著點贊、評論、轉發、關注等和陌生人社交互動的行為,這些操作行為影響著社交互動的效果和使用體驗,在短視頻APP設計中,應有良好的社交互動反饋,例如當用戶點贊、評論短視頻內容后有明顯的相應提示和回應,讓用戶知道自己互動操作已經完成,這一系列的互動是有效的,增加用戶的操作體驗。
2.及時的交互操作反饋:在使用短視頻APP的過程中表現為用戶在操作每一步時的反映,例如對短視頻的點贊、評論、轉發,頁面跳轉到下一個界面或者下一個流程等,及時的交互操作反饋可以讓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避免一些不合格的操作再次出現和用戶對使用時的一些交互操作場景的充分理解,增加用戶對使用的短視頻APP的用戶體驗和好感度。例如,用戶在微視APP上觀看到喜歡的視頻時,雙擊視頻就可以點贊,微視APP中原來點贊的愛心國標會由白色線框變為紅色,同時有幾個不同顏色的小愛心的發射動態過程;長按視頻會出現保存本地、泡泡貼、不感興趣的國標,如圖2所示,就可以對喜歡的視頻保存和發送泡泡貼,對不喜歡的視頻進行不感興趣的反饋;這一系列的交互操作過程,都是用戶對所觀看的視頻及時的操作反饋,沒有多余的步驟。
(三)個人技能與任務挑戰相匹配:技能與與挑戰是心流產生的兩個主要因素。只有當用戶的個人技能與要挑戰的任務處于平衡狀態時,才會產生心流[3]。因為每個人的技能不同,與此相平衡的任務挑戰也應有所不同,低于或者高于個人技能的任務挑戰都不利于心流的產生。因此在進行短視頻APP設計時,需要明確是為哪種技能類型的用戶設計的,這樣便于確定后期的交互界面設計的復雜與難易程度。當短視頻APP的任務挑戰難度與目標用戶的個人技能相匹配時,能使用戶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有助于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和周圍環境、人物的變化,完全沉浸在當前短視頻的觀看或創作當中,獲得愉悅的心理感受和良好的使用體驗。
1.提升用戶技能的娛樂游戲:短視頻APP里面進行視頻觀看點贊、評論、視頻創作操作的挑戰難度依次增加,剛開始使用短視頻APP的用戶想要全部體驗這些功能,就會有些困難,所以在短視頻APP設計中加入一些能提高用戶操作技能的小游戲,例如新手教學游戲,通過模仿教學游戲中的操作方法,幫助用戶快速的提升視頻創作的速度和質量,用戶的內心會因為個人技能的提升而內心感到滿足和愉快,同時在使用技能逐漸嫻熟的情況下逐漸進入沉浸式體驗的狀態。
2.技能與挑戰相匹配的獎勵機制:用戶在使用短視頻APP時分為三種情況:—種是利用碎片化的休閑時間只觀看短視頻,點贊、評論,自己不創作視頻內容;一種是既觀看抖音上短視頻的內容,同時自己也創作短視頻內容;還有—種是專業的短視頻內容創作者,也就是所謂的“創作達人”,三種不同社交娛樂需求的用戶,他們在達到這些需求時需要的操作挑戰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操作挑戰中設置不同的獎勵機制,比如,對原創內容的用戶,當他們有一定的創作數量和質量時,給他們視頻更多的推送量和流量,這樣更加促進他們的創作動力和用戶黏度。短視頻APP為不同能力和不同功能需求的用戶提供不同的娛樂獎勵,激發用戶的創作潛能和技能水平,讓用戶在獎勵機制的激發下,自身技能與相應的社交娛樂操作相互平衡,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沉浸其中,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擁有相對應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提高了用戶的參與性和社交互動性。
(四)舒適的扁平化界面:界面的是用戶接觸短視頻APP的第一媒介,需要將信息傳達給用戶,界面設計的是否舒適與合理直接影響用戶對接受到的信息的解讀。用戶對所傳達的信息內容有了充分的理解,會有一種愉快的心情,形成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界面的可視化是將信息按照視覺流層級高效清晰地傳達給用戶,且內容信息圖形化能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更加直接明了,使操作體驗變得更加有趣,以更加直觀地表達方式傳達信息內容[8]。界面是由圖形、國標和相對應的色彩搭配、界面布局組成的,界面的視覺效果直接影響用戶的視覺體驗,視覺體驗影響著用戶的情感體驗和功能認知體驗,因此短視頻APP界面國標、圖形的表現形式、色彩的顏色選擇等都至關重要。
1.合理舒適的視覺體驗:在短視頻APP界面設計時,界面的色彩搭配、國標、圖形的位置大小都應符合目標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審美特征,界面信息可視化,舒適的扁平化界面,不僅可以給用戶提供舒適的視覺享受和對信息的消化程度,還能提高APP自身的可用性和美觀性,也是用戶產生心流的必要條件。
例如“抖音”APP在色彩搭配上主要運用黑白灰三種顏色,以黑色為界面的背景色,首頁界面白色點贊、評論國標和字體,關注欄消息顯示以黃底黑字相結合,更加顯眼,界面底部用白色動態線條將視頻文字和下方導航欄加以區分,如圖3所示,黑白顏色搭配,使點贊、評論國標更加突出,色彩設計簡約大方又不顯得單調,具有時尚高級感在消息欄上方由藍色、粉色、紫色等顏色亮色作為粉絲、贊、@我的、評論等功能的圖標,如圖4所示,給黑色的簡約背景色增添一些色彩,使整個頁面更加有活力。
抖音APP首頁視頻播放設計上,是全屏呈現視頻內容,增加短視頻的占比面積,用戶可以直觀地看到視頻的所有相關信息,有更寬廣的視覺體驗。而頭像、點贊、評論、轉發、音樂的國標全部在界面的右側,相比于美拍、微視、快手的這些國標放在視頻的下方,首頁導航欄的上方,更加符合人類視覺和觸覺習慣和人機交互特點。
2.內心愉悅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是界面設計中相對于視覺等感官的體驗更深一層次的體驗,是用戶接觸到短視頻APP界面后的一種心理體驗。短視頻APP界面設計中國標、顏色、文字的大小和位置,不僅影響用戶的視覺體驗,同時也影響用戶的心情,舒適的扁平化界面,讓用戶有良好視覺感受的同時,也使用戶的心情愉快,增加心流體驗產生的幾率。因此在短視頻APP設計中需要將用戶的情感體驗因素考慮在其中。
3.豐富完善的功能認知體驗:短視頻APP的界面設計,除了考慮合理舒適視覺體驗和內心愉悅的情感體驗,還需要讓用戶在使用中和使用后感受到其短視頻APP完善的功能認知體驗,功能是短視頻軟件設計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用戶衡量一款產品好與差的依據之一,同時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因此在短視頻APP界面設計時,應考慮功能的豐富性和完善性,滿足用戶對其功能的需求。
四、短視頻APP心流體驗模型構建
根據前文設計方法的闡述,與相關短視頻APP案例分析和優化的結合,總結得出短視頻APP心流體驗設計模型,包括12個設計原則,如圖5所示,在此設計模型下,用戶可以有更加愉悅的社交娛樂體驗和視覺享受,同時,此設計模型的構建為短視頻APP的設計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五、短視頻APP案例優化
通過對短視頻APP市場調研可知:目前用戶規模較高的是“抖音”APP和快手APP,其次是火山小視頻和西瓜視頻,而美拍的用戶規模相對較少。根據對短視頻APP用戶分析得出“美拍”APP降低用戶體驗的幾點原因:首先,“美拍”首頁內容信息過多,容易造成用戶的視覺疲勞,卡片式的內容呈現,分散用戶的注意力,不利于用戶的沉浸式體驗;其次,有些功能重復,如首頁上方的拍攝、電影MV等拍攝功能的導航欄的功能和下方拍攝功能的屬性其實是相同的,單獨放在上方,減少視頻內容所占比例,影響用戶的視覺體驗;除此之外,短視頻下方的、轉發國標和關注用戶右邊的三個點組成的國標的功能相同,都是轉發或者分享到微信、QQ等社交平臺,如圖6所示。
基于前文的設計方法的提出、心流模型的構建,現對“美拍”APP存在的影響用戶沉浸式體驗的幾點進行相關的優化。優化后的首頁界面,如圖7所示,將上方的拍攝功能和首頁導航欄中間的拍攝合并,短視頻內容全屏呈現,讓用戶有沉浸式體驗;將“關注”國標和“發現”、“直播”功能類似的國標放在同一級,有利于用戶交互操作反饋。將之前兩個轉發的國標優化為一個,放在視頻下方,如圖8所示,評論、轉發時視頻繼續播放,不會自動暫停,這樣不會影響用戶的觀看體驗。將消息欄從“我”的功能欄中單獨出來,消息欄中除了收到的贊、評論、@我的、私信外,還包括好友的最新消息顯示、可能感興趣的人的顯示,如圖9所示一,這樣優化后便于用戶查看同類型的消息,減少一些重復多余的交互操作,利于用戶的情感體驗和視覺體驗。
將優化前后的界面分別給50名“美拍”APP用戶使用評價,主要是整體界面的視覺體驗、導航信息的清晰化、利于沉浸式體驗的程度這幾個方面評價,最終數據顯示89.8%的用戶認為優化后的界面有更好的視覺體驗和更加有利于用戶沉浸式體驗。
結語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短視頻APP已成為互聯網行業收割用戶流量的熱門領域,同時也是年輕人追求潮流、展現自我個性風格的一種新的娛樂社交表現方式,因此在短視頻APP的設計注重其用戶體驗更加重要。心流理論是提升用戶體驗,使用戶到達心流體驗的最佳方法。文章探討了短視頻APP新的設計思路與方法,提出短視頻APP為用戶提供準確而清楚的目標、合適而有效的反饋、技能與任務挑戰相匹配、舒適的扁平化界面4個設計要素,進行相關案例分析,并得出設計模型和案例優化實踐。從心流理論的視角研究短視頻APP的設計,能更有效地增加用戶的沉浸式體驗,也是短視頻APP設計的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對現在及未來短視頻APP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鄧衛斌,廖詩慧,商藝娟等基于心流理論的娛樂產品創新設計[J].包裝工程,2018,39 (6):187-191
[2]賀薔錕,何人可.基于心流理論的移動學習應用交互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8,39 (4):188-192
[3]彭瓊心.流理論指導下的互動網絡廣告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4,35 (2):122-125
[4]華紫佑.短視頻App傳播特點及發展狀況淺析——以“抖音”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8,(20) 109-110
[5]李劍,鄧曉琳電影的游戲化與游戲的電影化[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9,(02),131-137
[6]謝青.抖音APP的社交互動與文化功能之思[J].電影評介,2019 (4):101-104
[7]李炳琰,用戶體驗中界面設計的反饋[J].設計,2016 (24):118-119
[8]蘭欣欣,蔣曉.心流視角下的移動健康類應用設計研究[J].設計,2019 (17),140 142
[9]代婧,黃智宇.手機APP用戶體驗設計中的一致性探究[J].設計,2018,31 (7):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