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凡



摘要:為預防和緩解產婦在產后容易因情緒不穩定而產生抑郁情緒,幫助產婦順利度過產婦恢復期。通過研究產后抑郁癥成因、癥狀等因素,基于大數據分析對產婦情緒建立模型,結合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以智能家居為切入點進行設計實踐。設計出一套母嬰可穿戴設備、主機以及配套手機應用程序,以此來實時檢測母嬰身體及情緒狀況,并及時反饋給產婦家屬以免貽誤最佳治療時機。此套智能家居作為月子期產婦防止產后抑郁癥的有效輔助器材,可為專業醫師在治療時提供數據參考。
關鍵詞:產后抑郁癥、智能家居、情緒管理 設計實踐 母嬰可穿戴設備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0)05-0122-03
Abstract: To prevent and alleviate postpartum due to emotional instability,and to help women pass recovery period. By studying the causes and symptoms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based on big data analysis, the models Of maternalsentiment are established, then design smart home devices. A maternal and child ' swearable devices, smart device and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 are designed to detect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condition of the mother and the baby in real time, andtimely feedback to the family membero to avoid delaying treatment. This smart homedevices are effective for preventing postpartum , and can provide data referenCe forprofessional physicians during treatment.
Keywords: Postpartum depression Smart home devices Emotional managementDesign practice
Mother and baby wearable devices
引言
在搜索引擎上鍵入“產后抑郁癥”會出現兩干多萬條結果,其中有太多因為抑郁而自殺的新聞,足以可見產后抑郁癥已經對產婦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產后抑郁癥在前期是能夠被發現并預防的,可惜當產婦出現一些異常情緒時不能得到家人正確認識,導致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而患病。這就啟發產品設計師能不能從器材輔助的角度去為這類人群研發一種有效預防和緩解產后抑郁情緒的產品來幫助她們順利度過產后恢復期。
一、資料與分析
(一)產后抑郁癥成因及表現
1.心理因素:新手媽媽沒辦法適應自己身份的轉變,覺得自己不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照顧,時刻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再加上某些原生家庭中存在重男輕女思想,這對于產下女寶寶的產婦會加重心理負擔。
2.生理因素:女性經過分娩期后機體激素水平會發生較大變化,受到自身健康狀況影響,情緒起伏會比較大,導致產后抑郁癥的發生。
3.家庭、社會環境因素:研究表明,產婦在產后恢復期最大的動力來自于自己的家庭成員支持,一般對婚姻滿意度比較低的,不能在家庭生活中獲得滿足感的,在產后不能獲得心理平衡感的產婦更容易患上產后抑郁癥[1]。
4.表現:患者大多沉默寡言,不愿意和新生兒有過多接觸、行為心態消極,和家庭成員缺乏溝通,不能建立起良好的母嬰關系,嚴重者造成生活自理能力及照顧嬰兒能力喪失,甚至還出現過殺嬰、自殺等行為,對母嬰關系、哺乳、嬰兒的生長發育以及產婦自身健康與家庭和諧造成很大影響。
(二)目前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2019年3月20日美國藥品監察管理局(FDA)批準了一種專門用于治療產后抑郁癥的藥物,患者住院連續點滴60小時(2.5天)就能緩解中度到重度抑郁,注射一次藥效能夠持續一個月左右,每次治療費用高達2萬-3.5萬美元。
2.心理護理:在孕期積極為產婦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護理人員提前做好生產流程、男女平等、育兒知識普及,讓產婦做好心理準備,對于一些表露出對產后生活、工作不自信的產婦積極聯系家人一起對孕婦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她們認清自我價值;產后親屬需要密切關注產婦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通過談話、觀察了解她們是否有悲傷感、失望感等消極情緒,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積極引導產婦和孩子進行親密互動,另外,產婦也要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來調整心態,或者通過聆聽舒緩的音樂、視頻來放松心情。
(三)智能母嬰產品市場分析
隨著80后、90后逐漸加入為人父母的行列,相較于70后的父母,現代家庭的育兒方式與之前也大有不同,年輕一代的父母們一直在探索一種既輕松又安全可靠的育兒方式?;诩夹g的快速發展和消費升級,智能產品已經越來越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產品種類也得到細分,其中智能母嬰市場是新的藍海,種類五花八門,例如智能手表、空氣凈化器、陪伴型機器人、早教機等。但目前智能硬件還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母嬰產品市場也良莠不齊,同類產品從幾十塊到幾百、幾千不等。面對這樣一個有巨大潛力的市場,需要深入了解母親從懷孕到生產以及撫養孩子各個階段不同的痛點和需求。另外,現在的母嬰產品大多是針對孩子開發設計的,而以母親為主要使用者的產品少之又少,注重產婦在月子期心理疏導的產品幾乎沒有,面對這樣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利用智能產品幫助產后抑郁癥人群走出困境。
二、設計實踐
(一)設計思路
通過調研了解產后抑郁癥的成因及危害后,結合對目前有效護理方法的研究,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設計:
1.數據支撐:如果媽媽的負面情緒不能被及時發現,就讓數據來說話。通過可穿戴設備實時測量母親和孩子的生理體征,數據實時上傳,經過大數據分析建立起情緒模型并儲存在云端。用傳感器和數據量化的方法來反映產婦的情緒,更加精準、系統化的數據記錄下不同場景,讓親屬及時了解到母親的情緒波動,用扎實的數據為前期不易發現的癥狀作佐證。
2.情緒放大:當數據在一段時間內有異常波動時,說明此時媽媽的心情可能不太穩定,這時候產品屏幕上會顯示出生氣或者郁悶的表情,提醒媽媽應該注意控制情緒,家屬也應當注意到產婦的異常,及時提供幫助。通過將不能言說的情緒放大,呈現在使用者面前,讓家屬們能直觀看到媽媽的情緒變化。
3.及時提醒:通過可穿戴設備收集到的數據不僅會在云端儲存為情緒分析打下基礎,還可以實時顯示在配套的手機應用程序中,只要是提前綁定的緊急聯系人都能夠隨時隨地查看母子兩人的身體情況。當其中一方有特殊情況發生時,應用程序將圖表自動截圖發送給家屬,并伴隨強提醒,希望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避免消極情緒累計導致患病。
(二)設計原則
基于對目前市場上智能家居產品的調研,目前家用醫療檢測類產品具有良好市場前景,面向新手媽媽的情感測量類智能產品更是一片藍海。智能產品較之普通消費品的優點在于能夠通過更新內部系統不斷迭代,具有一定可持續性;在人機交互方面可以通過用戶使用不斷優化,適配不同的消費者,從而獲得最佳使用體驗。除此之外,這款面向新手媽媽的防抑郁看護設備還應該具有互動性、高品質、可拓展、易操作的特性[2]。
1.互動性:對于0一3歲的寶寶,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與互動有利于親密關系的形成,對寶寶的智力發育、肢體協調和個性養成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對于新生兒父母,他們育兒經驗可能不足,通過設備檢測和綜合數據分析,幫助家長解釋尚不具備交流能力的嬰幼兒行為語義,消除看護孩子時無所適從的焦慮情緒。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以智能產品作為溝通橋梁,即使父母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沒能陪在身邊,也可以通過和孩子發生聽覺、視覺等方面的互動,為嬰幼兒提供豐富的情感溫暖,滿足孩子心理需求。
2.高品質:母嬰產品除了要滿足嬰兒的需求之外還需要滿足母親——作為購買者也是重要使用者的審美和需求,現在很多母嬰產品外觀過于低齡化,產品質量也屢遭質疑。新生代父母在購買產品時不僅會注重產品外觀、質量,對產品服務細節和消費體驗都有更高要求。從使用場景看,智能看護設備主要環境是家中,產品造型要更加家具化,容易融入家庭場景中而不顯得突兀,適用于不同的家裝風格;實體產品和手機應用程序之間應緊密銜接,每次功能喚醒會觸發清晰地有效反饋,減少用戶在嘗試產品功能時的學習時間;考慮孩子會接觸到產品,外形應當相對圓潤,無明顯棱角;產品材料符合歐盟兒童玩具安全標準,防止材料的化學殘留對人體的傷害。
3.可拓展性:產品希望提高用戶使用粘度,就需要在功能設計上考慮到嬰幼兒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例如產品尺寸、產品功能、軟硬件的適配度等,通過提升產品可拓展性來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從而延長生命周期。孩子不斷長大,可穿戴設備應該能自由調節尺寸來適應孩子的身體;面對一些短期需求,可以通過不斷調整產品框架和內容來適應不同年齡段嬰幼兒的使用;人的情緒是多變且復雜的,為了匹配不同用戶使用以及提高情緒推送準確率,在建立情緒模型前產品應該配合用戶反饋情況不斷修正數據模型。
4.易操作:考慮到產婦在生產后的一段時間內還不能自由活動,因此在設計產品時應該盡可能輕巧、便攜、易操作。在設計中可以適當加入手勢操作、語音操作等方式,盡可能解放雙手,便于特殊情況下使用;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簡化操作界面,合理安排操作流程,使用戶不用經過特別指導便可以操作產品[3]。
(三)設計主體內容
產品命名為“依戀——智能母嬰情緒管理專家”,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實體產品端和移動端應用程序,如圖1所示。
1.實體產品端:產品外觀采用小天使造型,圓潤光滑,容易讓嬰幼兒所接受;產品整體渾圓,沒有尖角,這樣的設計對于孩子是安全的;形象可愛墩厚、平易近人,帶給使用者親切、溫暖的情感化認知感受,造型重心偏下,可以放置在任何家居場景中,不易傾倒;“光環”是寶寶佩戴的手環,“翅膀”是媽媽佩戴的項鏈吊墜,和主題相呼應,可穿戴設備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也作為造型的一部分,增添產品趣味性;產品沒有太明艷的色彩,更好融入到家庭環境中;
產品色彩及材質設計分析:目前市場上的母嬰產品大多造型夸張卡通,顏色鮮亮,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智能產品則大多顏色單一,區分度不高,對人們的情感需求缺乏關注。在配色上,為了符合天使在人們心中純潔的形象,采用白色為主體色,搭配銀灰色金屬包邊,為產品造型做分區,兼具科技感和品質感,同時白色讓人感到冷靜、祥和,對母親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有安撫的作用。產品色彩統一中富有變化,遵循調和、對比的美學原則,注重用戶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特征。另外,黑色和玫瑰金的配色是一種大膽嘗試,考慮到80、90后新生代父母大多喜歡追求個性的單品,不同與市場上母嬰用品以暖色調為主的配色,為他們提供一個新選擇。
對于母嬰陪護類產品的材質選擇,應該首先考慮到安全、耐用。產品外殼是ABS塑料,抗摔耐磨且對人體無害,不易留下劃痕,每一個切口都經過大小不同的圓角處理,防止小朋友在把玩過程中受傷;因為嬰兒手環直接接觸孩子的肌膚且有可能會被寶寶放在嘴中啃食,采用可食用級硅膠,安全無味,而且觸感柔軟,延展性好;在手環首尾處加入磁石設計,這是為了解決寶寶成長而造成的腕周長增加問題;媽媽的項鏈使用鈦合金材料,內含高精度芯片,防水輕便,鈦合金是醫療級金屬,即使長時間佩戴也對人體沒有傷害,內含活性鈦離子,有利于人體的機能調節。
主要功能:(1)可穿戴設備幫助母子記錄身體體征數據,并實時上傳云端數據庫建立起關于不同情緒的模型;(2)當數據顯示媽媽情緒有異常時,自動喚醒投影,同時播放舒緩的胎教視頻和音樂,對其當下的消極情緒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3)“小天使”頂部水墨屏用圖樣顯示出媽媽當前的心情,以便產婦親屬能夠及時發現產婦異常情緒并采取措施;(4)對于行動不便的使用者,應用程序中內容可以通過投影顯示,語音控制界面轉換,使操作不用拘泥于手機屏幕,方便不同身體狀況的母親操作。
2.手機移動程序端:APP界面是用戶和產品之間的溝通橋梁,因此交互方式需要簡單高效,信息層一鍵直達,盡可能去減少操作步驟,對新用戶友好,不用花費太多時間成本來學習使用方法即可了解操作流程。APP整體視覺風格愉悅、溫馨,以粉色、白色為主體色,操作界面如圖2-6所示。
信息架構主要分為五個模塊:記錄、幸福記、依戀、發現、我的。
(1)記錄:①通過可穿戴設備收集到母子二人心率、呼吸、脈搏、體溫等基本體征,在此頁面實時顯示;②“喂養”界面下可以用來記錄幼兒每日進食情況,當有突發疾病發生時可以作為就診依據提供給醫生,另外,不同月份的嬰兒會由專業醫生推薦相應輔食、營養餐等;⑧成長界面下家長可以將孩子身高、體重等測量數據隨時輸入進去,自動生成記錄表,每隔一段時間就能清晰地看到孩子體征變化。
(2)幸福記:這個模塊和實體產品監控攝像功能相關聯,方便家長臨時外出時用手機隨時查看寶寶情況,視頻監控配合手機應用程序實現四個功能,分別是拍照、錄像、通話、云相冊。當孩子哭鬧時可以通過視頻通話聯系父母來安撫情緒,同時投影可以增加互動的真實感,也可以幫助孩子和父母建立親密關系;另外,為家長提供一個記錄寶寶成長狀態的平臺,從這里能一鍵啟動手機拍照、錄音、通話、便簽等功能,不管是寶寶第一次叫“爸爸媽媽”,還是第一次大笑,都能被便捷地記錄下來,隨后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建立電子相冊,可供家長隨時瀏覽。
(3)依戀:作為看護設備中起到調節情緒,看護作用的核心模塊,需要配合實體產品中多個部件使用。主要功能有播放音樂、視頻、孕期有你、哭聲分析。當產品檢測到母親的體征數據有異常情況后,播放音樂和視頻的功能會被自動喚醒,通過投影和揚聲器播放輕柔、舒緩的胎教音樂來緩解母親的負面情緒,聲音從弱漸強,不會特別突兀地出現而驚嚇到使用者,也可以語音控制“音量”、“下一首”、“暫?!?“孕期有你”目的是希望產婦家屬在孕期和月子期注重對產婦的陪伴,關注產婦情緒變化。母子重要體征數據按每小時生成圖表,有異常情況自動發送到緊急聯系人手機上,并伴隨震動強提醒來引起家屬重視,特別是丈夫的關心和幫助,能夠有效減輕產婦心理負擔,幫助其恢復狀態;有時候新手媽媽對孩子的哭聲完全無從下手,不知道應該怎樣安撫,“哭聲分析”會依據孩子佩戴的手環監測出的體征數據、監控拍攝的動作、環境狀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得出引起孩子大哭的原因,并提供解決方法。
(4)發現:“寶媽圈”是專屬于新手媽媽的社交模塊,它們可以在這里分享自己的育娃心得、生活日常等,為了不讓太多紛雜的信息擾亂視聽,這里只會顯示用戶關注人的信息和自己發送出去的信息,避免太多廣告信息影響內容質量;“寶典”中會有專業的在線醫師為產婦提供在線解答服務,打破孕期、月子期的“偽科學”傳言,還能為不同的用戶針對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推薦疫苗,生成電子就診記錄等。
(5)我的:這里主要是用戶在應用內接收到的信息、寶寶的基本信息、緊急聯系人管理等。媽媽通過應用內電商渠道購買的產品相關信息都能夠在這里查詢到。列表形式清晰地展示出各功能入口,方便用戶操作,不同的剪影圖表既豐富了視覺效果,也延續了產品情感化溫馨、明快的視覺風格。
結語
越來越多的產婦在月子期因為消極情緒不能被自己的家屬及時發現、排解,而造成心理極度缺乏關懷,備受產后抑郁癥的折磨,而剛剛孕育出小生命的她們應該是這世上最值得愛護的人。希望利用這款產品通過多個科技手段來輔助有新手媽媽的家庭做好產婦的心理安全建設,為她們做全方位的情緒看護保障,幫助她們度過危險期,體會到初為人母的快樂,和寶寶一起成長,這對預防和治療產后抑郁癥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運小彬,心理護理在產后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特別健康,2019(15):156-157.
[2]施陳輝、劉燁雯,針對0-3歲嬰幼兒家庭的智能家居產品設計[J],設計,2018(23):132-133.
[3]鐘陳欣怡,嬰幼兒智能陪護系統的服務設計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9.
[4]汪海溟,基于用戶體驗的智能化母嬰產品設計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7.
[5]馬艷青、呂廣靜,論產品設計對人類行為方式的影響[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05):153.
[6]董建華,日用品設計中的界面設計[D],同濟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