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濛濛
摘要:民間非營利組織已成為我國企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會計信息披露情況越來越被重視。本文主要研究了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披露現狀、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偏低的原因以及相關建議,借此為我國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民間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會計信息
正文:
一、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經濟飛速發展導致社會民生問題日益嚴重以及政府職能發生轉變,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也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其中,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日益受到公眾重視,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低以及會計信息披露的不規范性等問題日益凸顯。
2004年8月財政部頒布了《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該制度于2015年1月1日開始施行。該制度施行后,填補了我國會計規范制度的空白,在全面客觀披露會計信息以及有效促進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治理、監管和良性發展等方面對依法規制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行為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可對于民間非營利組織資金的捐贈者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捐贈的資金的具體的使用情況,這也是非營利組織應盡的義務。但目前,我國沒有一個民間非營利組織能用一個財務報表完整的反映出整個組織各個方面詳細的現金流情況。
雖然《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頒布對具有法人資格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有一定的規范效力,但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并沒有顯著提高,沒有呈現出顯著的規制效果。
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偏低的原因
民間非營利組織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以公益的方式更好地為社會民眾服務,為了更方便地行使其職能,它們往往規模小、機構分散、人員復雜,這就使得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管困難重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往往偏低,究其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一)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披露沒有專門的制度就行監管,同時除《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之外我國其他相關制度專門用于規范其信息披露,這導致民間非營利組織在披露會計信息時往往只提供財務會計報告,然而財務會計報告需要專業人員才能看懂且財務報告省略了很多有效的信息,在當前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下,所披露的信息往往質量偏低,有效性差。用來規范企事業單位信息披露的《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和《證券法》主要目的是用來規范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規范作用效果并不明顯,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范效果有限。因此,我國缺乏有效的制度用以規范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二)內部控制不健全
民間非營利組織為完成其主要職能,往往會忽略其內部管理的職責,此外,由于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大多數成員來自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其成員大多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知識,不專業性很可能導致財務信息失真。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都將使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質量大大降低甚至是無效信息。并且,內部控制的不足還會導致管理層舞弊和貪瀆情況非常嚴重,中國紅十字會的“郭美美事件”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三)外部監管不到位
雖然頒布了《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以后,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披露情況,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管措施和部門,導致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所披露的會計信息有效性較低。由于機構規模較小,且非營利性導致監管機構往往忽略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監管,其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也不盡人意。
三、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的改進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披露制度
我國相關監管部門應該頒布針對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的制度以規范其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如在制定或修改相關的制度法規時,可以要求民間非營利組織必須按照規定的格式和要求披露的內容去制作會計報表附注;增加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想了解資源的使用狀況,如在已經有的三張基本會計報表的基礎上,增加一張職能費用表以便受贈者能夠了解其捐贈款項的具體信息及后續發展等。
(二)加強建立健全有效的內控體系
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有助于民間非營利組織建立健全公司的會計信息、管理體系、組織架構等。因此,對于民間非營利組織來說,健全有效的內控體系是其存續和發展的立足之本。如加強對資金去路的內部監管,對每一筆支出做好詳細的記錄,并對其后續效果進行追蹤和統計,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以便能夠更好地履行其職能;加強對內部人員的監管,形成權力制衡機制,避免一人獨大的局面,以防貪污瀆職之風盛行;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培訓,使其具備該崗位應有的素質,以便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
(三)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首先,建立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為了保證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公允性,我國可以建立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民間非營利組織必須雇用注冊會計師對其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以提高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其次,財政部門可以要求會計中介機構掌握和熟悉《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在接受執行該制度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委托進行審計服務時,以該制度作為會計標準進行審計,提供審計報告。
(四)拓寬披露方式
拓展媒體、第三方中介機構作為信息披露的主體。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自愿信息披露的動力不足,除了可以由政府對其進行強制性的信息披露,另一方面可以由媒體或者第三方中介機構向社會公布評估信息來進行披露。
四、結論與展望
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近年來迅速增加,對社會影響越來越大,會計信息披露也成為專家學者越來越關注和探討的問題之一。當前,我國只有《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用以規范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信息,該制度對會計信息披露情況還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本文針對這些不足之處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便提高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促進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佳,賀小娟.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規范化研究[J].人民論壇,2010.36.054
[2]趙青.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報告問題研究[J].財政金融,2016.02.188
[3]何玲.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研究---以中國紅十字會為例[J].財會通訊,2014.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