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格

摘要 介紹了重固鎮水系現狀及存在問題,以提高區域防洪排澇、水資源調控能力、河湖自凈能力和改善濱湖環境景觀品質為目標,闡述了開展美麗河湖規劃的必要性,并對美麗河湖規劃的重要因素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 重固鎮;美麗河湖;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TV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2-044-03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20.02.018
Study on the Special Plan-ning for Beautiful Rivers and Lakes in Chonggu Town of Qingpu District
JIN Shao-ge(Shanghai Qingpu Chong-gu Water Manage Institute,Shanghai? 201706)
Abstract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river system in Chonggu town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regional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capacity, water resources regula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self-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rivers and lak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lakeside environment landscape,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the planning of beautiful rivers and lakes were elaborated, and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beautiful rivers and lakes plan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Beautiful rivers and lakes;Chonggu town;Necessity
推進美麗河湖建設是貫徹落實新時代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水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方向。美麗河湖的建設目標是打造“河暢、水清、岸綠、宜居”的河湖水環境,加快塑造區域新風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對于水網發達的江南地區,美麗河湖的建設意義十分重大,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導向,有利于區域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發展和人居環境的提升。以典型江南水鄉重固鎮為例,結合該鎮的地形地貌,介紹該區域水系現狀和存在問題,并對重固鎮美麗河湖建設規劃提出建議和思考,希望為該區域今后的河道整治提供參考,為區域發展提供河湖基礎支撐和生態環境保障。
1 重固鎮區域概況
重固鎮位于上海市青浦區,鎮域面積30.17 km2,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系太湖流域下游,境內地勢平坦,土地比較肥沃,河網密布,水源豐富,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堪稱魚米之鄉。地面高程一般在3.0~3.8 m之間(上海吳淞基面),境內福泉山土丘高7 m。重固鎮背靠大虹橋商務區,面向長三角,境內有被稱為“上海歷史年表”的福泉山古文化遺址,有上海市傳統村落章堰村、上海市一級歷史文化風貌區老通波塘、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駱駝墩古文化遺址。近幾年,重固鎮積極推進區域發展,是上海郊區以PPP模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首例,2016年與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中建方程投資有限公司簽約,以PPP模式系統化全面推進重固鎮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區域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水平提高,著力打造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示范區、江南新水鄉建設范本、上海城鄉一體化建設示范窗口。
2 重固鎮水系現狀
重固鎮為上海市低洼地區之一,在上海市水利治理分片中,重固鎮位于青松大控制片內,其防洪、除澇及水資源調度完全依托青松大控制片的統一管理。青松地區由于地勢低洼,是洪潮匯趨、相勢頂托的地帶,歷史上是洪澇災害頻發的地區。
2.1 水系現狀
重固鎮水域面積為2.27 km2,水面率是7.67%,轄區內共有河道117條段(斷頭河56條段)。其中市管河道1條段,即油墩港,全長2.33 km;區管河道1條段,即上達河;鎮、村兩級河道共115條段,其中鎮管河道16條段,為張墅涇港、飛虎淇江、洞口涇等,總長度33.683 km;村級河道99條段,總長度83.124 km。
鎮域河道呈現縱橫分布,形成基本骨架。主要河網包括:南北向河道有油墩港、東山江、老通波塘、艾祁港等;東西向河道有回龍江、張墅涇、東長涇以及擬規劃的新開區管河道新誼河,連通油墩港、崧澤塘、東山江、老通波塘、艾祁港及鎮域以外的東大盈港等主要河道。
經過近幾年中小河道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全鎮河道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新建漿砌塊石護岸約51 km,生態型木樁護岸約5 km,但是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村落河道兩岸存在違章侵占現象,有些河段居民向河道內隨意傾倒垃圾和渣土;部分護岸坍塌嚴重,河道岸線凹凸不齊,極不規整。集鎮區河道護岸建設多以漿砌石直立墻為主,由于建設年代跨度大,產生護岸壓頂高程、護岸型式不統一現象。
2.2 防洪除澇現狀
按照圩區劃分,重固鎮屬于青松大控制片,片內區域防洪靠大控制片邊界沿線堤防和水閘進行保障,片區部分區域由于地勢低洼,除澇安排采取“大控制、小包圍(圩區)、兩級控制、兩級排水,保持和整治河網水系,實行小包圍抽排,大控制趁潮自排加抽排”的方案。重固鎮現有圩區8個,圩區內泵、閘共46座,其中泵閘結合21座,單泵站1座,單水閘22座,涵閘2座。排澇泵站的總排澇流量37.60 m3/s,控制總面積30.1 km2。通過對圩區現有除澇能力的計算,毛家角圩區、錢家涇圩區未達到20年一遇標準。
2.3 水質現狀
由于境內河網密布、河流貫通,城鎮附近河流中的污染物質很快就能擴散,河流自凈能力較強。但是由于近年來工業發展和化肥農藥大量使用,原來水質良好的水資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河道水質處于V類或劣V類。水體污染物以氨氮、生化耗氧量為主,溶解氧含量較低,水質表現為有機耗氧型污染的特征。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有:各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巨大,尚待繼續整治;由于重固鎮所處的地理位置,外來污水沿鎮內各支流上、下游侵入,使全鎮處于東、西、南、北污水包圍的境地;水利設施的環境效益未得到有效發揮,因河道淤淺、過水斷面和河流庫容量減小,使河道自凈能力明顯下降。
3 主要問題
3.1 河網水系狀況不佳,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
綜觀鎮域河網水系現狀,河道密度雖然不低,但由于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的干擾,河道斷面淺、狹的狀況普遍存在。河道曲折、窄小造成水流不暢,淤積嚴重,河網水系狀況不佳。此外,河道未完全溝通形成網絡。在過去道路建設、項目開發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規劃和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部分河道被隨意回填,形成斷頭、腰斬現象,使河道成為了斷頭浜、死水潭,一方面阻礙現有河網引、排、調、蓄等功能的充分發揮,另一方面,斷頭浜(尤其是集鎮區的死水)水體自凈能力弱,水質極易惡化發臭,對周邊的人居環境造成不利影響,亟待進一步規劃改善。
3.2 岸線使用混亂,對河道防汛安全構成威脅
由于歷史原因,河道兩岸土地利用缺乏統一規劃,郊野地區農田村舍侵占河道岸線現象普遍,部分岸段私搭私建嚴重;集鎮區也存在民宅和廠房臨河而建的現象。岸線使用混亂危害極大,一方面河道陸域被私有化,致使河道陸域無法達到規劃要求,防汛功能被削弱;另一方面岸線上臨河建筑、堆土的超標荷載對護岸結構的穩定造成威脅,許多現有護岸已因此遭到破壞,此狀況如得不到改善則可能成為巨大的安全隱患。
3.3 護岸建設缺乏統一規劃,河道整體風貌不統一
由于建設年代跨度較大(2004—2014年),河道現有護岸呈現新老并存的局面,擋墻高度、護岸型式五花八門。而近年新建的駁岸往往各自為政,僅僅按照高標準建設開發地塊內的護岸,而周邊岸段常見雜草叢生或護岸破損。且部分住宅小區將新建護岸納入私有區,與周邊岸段相阻隔,使得沿岸防汛通道難以貫通。現有護岸參差不齊,對河道的整體風貌造成一定影響,后期建設中有必要進行統一規劃。
3.4 歷史風貌區布局雜亂,建筑風格不統一
古村落(章堰村)近年新建的建筑與傳統水鄉風格顯得格格不入,通波塘老街居住區間夾雜工業廠房,無序化現象嚴重,對核心區風貌造成一定的破壞,達不到總體規劃建設要求。作為鎮區的歷史文化地標,有待進一步規劃優化布局。
4 美麗河湖專項規劃的必要性
4.1 加強區域河湖水系綜合管理,提高水利管理的需要
規劃是建設和管理的依據。綜合分析重固鎮目前的水利問題不難發現,水利管理力度不足,水利管理工作還需要更完善的體制支撐,要改善這一狀況,需要完善規劃、科學管理雙管齊下聯動發力。積極進行專項規劃編制,是水系綜合治理的前提條件;完善規劃為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提供科學系統的依據,為綜合治理水系打下良好基礎。
4.2 水文化、水景觀、水旅游等綜合性開發的需要
隨著上海水環境整治的力度不斷加強,人們對水上暢游觀景和親水休閑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安全的水環境作為生活的基本保障,更從休閑度假、觀光旅游、人水和諧的角度對水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傳統的水利建設向文化、水景觀、水旅游等綜合性開發建設發展,營造一個水綠交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環境,發揮水的綜合效益,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途徑。因此,及時進行美麗河湖專項規劃,為水文化、水景觀、水旅游綜合開發提供指導性意見,為下階段工程實施提供依據十分必要。
4.3 提升區域水資源調控能力,改善河湖水質的需要
目前重固鎮內河道水質狀況普遍為Ⅴ類,部分為劣Ⅴ類。根據上海市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政策要求,到2020年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因此,重固鎮水質改善的任務還比較艱巨。全鎮水環境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在嚴格截污治污的基礎上加強水資源調度是改善區域水環境的有效途徑。需要對現有調度方式及調度效果進行科學總結和評估,針對引清調度存在的問題進行調度方案的優化調整,以提高水資源調度能力,進一步改善區域的水環境質量。
4.4 適應重固鎮新一輪城市發展的需要
重固鎮是新型城鎮化國家級試點,PPP項目是國家發改委PPP項目庫重點推薦項目,福泉山遺址保護和福泉山遺址公園建設是新型城鎮化的重中之重。通過行政區劃調整,有利于保障福泉山村村民利益和福泉山遺址規劃、保護、利用、管理,有利于該地區社會管理和服務。重固鎮行政區劃調整后,鎮域的水系布局和圩區布局也隨著相應調整,因此,及時進行美麗河湖專項規劃十分必要,根據新一輪發展的需要,統籌區域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協調發展。
5 美麗河湖建設規劃分析
美麗河湖建設規劃的目標是改善河湖綜合環境,通過梳理水系布局、控制河網水面、營造生態景觀、加強系統管理,不斷完善區域防汛保障體系、水資源調度體系和水環境保護體系,促進本區域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發展。
5.1 溝通水系,構建健康水系網絡
通過疏浚河道和消除斷頭的工程措施,打造“百河連通”的狀態。河道疏浚方面,重固鎮已于2008年陸續實施了千河整治、黑臭河道整治、河道輪疏等項目,目前全鎮70%的河道完成疏浚,有利于保障河道暢通、增加河道調蓄容量、提高河道排澇抗洪能力。斷頭河溝通方面,重固鎮于2016年制定了斷頭河3年整治實施方案,計劃打通全鎮36條斷頭河,目前已經開通15條段。斷頭河阻止了河道水流的流動,使得河道形成死水,影響河道水質,打通斷頭河有助于提高防汛抗澇能力,確保排水暢通,能夠改善水質和水生態環境,河網連通有利于已建工程的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因此,需要加大水利投資,使得全鎮河道輪疏全覆蓋,打通全鎮斷頭河。
按照“尊重自然,依托現狀”的原則,保護好現有河道,并依托現狀完善河網布局,優化水網布局,完善水系規劃,構建“兩縱四橫”的河網框架布局。“兩縱”是油墩港和老通波塘,“四橫”是回龍江、張墅涇、新誼河(規劃新開)和上達河。形成的水網骨架既是區域防洪、排水以及水資源調度的主要通道,又是水綠生態、水景觀布置的走廊。根據河道的功能,實行分級控制,劃分為骨干河道和支河,河道間距合適,為雨水自流排水創造條件。根據《上海市骨干河道布局規劃》,重固鎮鎮域范圍內骨干河道有4條,其中主干河道2條,分別為油墩港、新誼河(規劃新開);次干河道2條,分別為老通波塘和上達河。支河河道是指除主干、次干河道外,與之相連接的眾多河道組成的支河河道體系,支河分為一級支河和二級支河。全鎮共有一級支河62條段,二級支河28條段。
5.2 聯圩并圩,增強防洪除澇能力
通過聯圩并圩,縮短防洪岸線。重固鎮現有7個圩區,分別是郟店圩區、毛家角圩區、重聯圩區、回龍圩區、回南圩區、新豐圩區和錢家涇圩區。考慮到回南圩區和新豐圩區較小,且仍有部分低洼圩區未建圩保護,擬在低洼地區新建圩區,將較小圩區聯圩并圩,縮短防洪線,減少口門建筑物,提高區域防洪排澇能力。規劃將回南圩區和錢家涇圩區合并為錢家涇圩區;將回龍圩區和新豐圩區合并,并將周邊低洼地區一并包圍建立回龍圩區;在重固西北低洼地區新建徐姚圩區;其余圩區不變。圩區調整后數量由7個變為6個,分別為郟店圩區、毛家角圩區、重聯圩區、回龍圩區、錢家涇圩區、徐姚圩區(圖1)。
通過圩堤修筑,提高防洪能力。大控制片堤防防洪標準按照流域100年一遇洪水為設防。片內圩外河道堤防應根據《上海市防洪除澇規劃》要求修建,片內規劃控制高水位3.5 m,目前如遭遇標準暴雨襲擊,仍會出現較高水位,因此,近期圩區外河堤防高程不應低于4.2 m,堤頂寬度根據河道等級進行設置,不應小于3 m。圩內除澇最高水位控制在3 m,圩區內河堤頂高程不應低于3.3 m。通過泵閘新建,提高除澇能力。根據《上海市防洪除澇規劃》,青松片除澇標準按20年一遇最大24小時面雨量,“麥莎”設計雨型及相應實測潮型為規劃設計標準。利用MIKE11軟件的水動力模塊(HD)和產匯流模塊(NAM)建立了重固鎮6個圩區產匯流—水動力模型。依據除澇計算,規劃需新建水閘14座,新建泵閘5座,新建泵站2座。
5.3 凈化水質,改善水生態水環境
河道水環境要通過梳理河道現狀問題、落實對策措施、配套相應工程的解決思路進行提升。重固鎮河道水質問題主要有區域面源污染、水系溝通不暢、河網水質較差、水生態系統不完善,相應的對策措施主要有控制污染源、水系溝通、引清調水、生態修復,配套的相應工程主要有截污納管工程、斷頭河整治工程、河道生態建設工程,并通過深化農村點源污水處理,進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建設濕地,全方位改善水生態環境。
按照區域劃分,重固鎮河道分為集鎮區河道、村莊河道、古村河道、工業河道、骨干河道和其他河道。對于集鎮區河道、村莊河道和古村河道的沿線采取截污納管、禁止污水流入河道、實施護岸及濱水空間建設、配套底泥疏浚、水生植物、曝氣增氧和生態浮床等水質凈化措施。工業河道沿線要嚴格執行截污納管措施,防止污染直排河道,采取護岸及濱水空間建設,適當構建生態濕地建設,配套底泥疏浚、水生植物、曝氣增氧、生態浮床和微生物等水質凈化技術。骨干河道和其他河道實施生態護岸建設,構建生態濕地,配套底泥疏浚、水生動植物等水質凈化措施。
5.4 盈彩水岸,創造多樣濱水岸線
濱水岸線的打造是對河道沿線景觀護岸和景觀綠化的建設。河道景觀綠化寬度按照河道級別進行確定,市級河道沿線綠化寬度一般是20~30 m,區級河道沿線綠化寬度8~20 m,鎮村級河道沿線綠化寬度6~8 m。河道岸線的打造應融合周邊環境,營造多樣濱水岸線。按照河道所屬區域劃分,打造交通岸線、人文景觀線、村落自然岸線和工業岸線。交通岸線主要對市級河道(油墩港)、區級河道(上達河)、鎮級河道以及圩區外河進行硬質護岸及生態堤防建設;人文景觀岸線主要對福泉山遺址規劃區域內的河道、古村落河道和集鎮區河道進行疊石護岸及步道建設,綠化布置主要采用灌木為主;村落自然岸線主要對自然村內的河道進行生態護岸建設,保持自然景觀形態,河道控制藍線范圍內種植樹木,建設生態廊道,構建水系公益林;工業岸線是對工業園區內的河道進行硬質護岸建設,綠化布置主要以草坪和灌木為主。
6 展望
美麗河湖規劃統籌兼顧重固鎮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水景觀營造,對于重固鎮的發展影響深遠。美麗河湖從規劃到建設任務艱巨,需要一系列配套水利項目,因此,要以深化水利改革為契機,落實各級財政水利投入和相關金融政策,為美麗河湖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參考文獻
[1] 沈輝.關于重固鎮水利規劃的思考[J].農業災害研究,2012,2(4):78-79,83.
責任編輯:李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