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磊 王紀

摘要 采取1981—2018年南京市高淳區氣象局的暴雨日數觀測資料,通過采取氣候傾向率的方法對南京市高淳區暴雨特征進行分析,并闡述了其對農業的影響。結果表明,近38年來南京市高淳區暴雨日數整體上呈現波動性增加的變化趨勢,氣候傾向率是0.444 d/10年;38年間南京市高淳區共出現了162個暴雨日,平均暴雨日數約為4.3 d;年暴雨日數最多為15 d,年暴雨日數最少為1 d;高淳區近38年來暴雨天氣大部分集中于5—9月,該時間段累計出現暴雨日數145 d,占年累計值的89.5%;高淳區夏季發生暴雨天氣的頻率最高,秋季與春季發生較少,冬季出現暴雨天氣的概率最小。暴雨天氣的發生會導致土壤過濕,農田過濕加重,部分農田還可能出現澇漬或者洪澇災害,給農業生產常常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針對暴雨天氣,應不斷強化強暴雨天氣的監測以及預報預警,并且為農戶提供精細化的暴雨災害防御指導,從而減少暴雨災害給農業造成的損失。
關鍵詞 南京市高淳區;暴雨;特征;防御對策
中圖分類號:P426.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2-094-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20.02.035
Characteristics of Rainstorm in Gaochun District of Nanjing and Its Impact on Agriculture
LU Yi-lei? et al(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Gaochun District in Nanjing City,Nanjing,Jiangsu 211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rainstorm days during 1981-2018 from Gaochun District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Nanjing City,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instorm and its impact on agriculture in Gaochun District were analyzed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climate tendency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ast 38 years,the number of rainstorm days in Gaochun District showed a trend of increasing volatility,and the climate tendency rate was 0.444 days per 10 years. During the 38 years,there were 162 rainstorm days in Gaochun District,with an average of 4.3 days. The maximum number of rainstorm days was 15 days,and the minimum number of rainstorm days was 1 day. The rainstorm mainly occurred from May to September. The total number of rainstorm days in this period was 145 days,accounting for 89.5% of the total annual value. The frequency of rainstorm was the highest in summer,less in autumn and spring,and the lowest in winter. The occurrence of rainstorm caused the soil to be excessively wet,and some farmland might be waterlogged or flooded,which caused very serious losse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t wa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forecast and early warning of the rainstorm,and provide the farmers with the refined guidance of the rainstorm disaster prevention,so as to reduce the losses caused by the rainstorm disaster to agriculture.
Key words? ?Gaochun District of Nanjing;Rainstorm;Characteristics;Defense countermeasures
暴雨是我國大多數地區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高淳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南端,被譽為南京的后花園和南大門,境內地勢總體東高西低,地貌分為低山丘陵和平原圩區兩大類型。高淳區屬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過渡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受其地理區域位置和氣候的影響,高淳區夏季降水特別集中,經常會發生暴雨天氣,給當地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筆者主要對近38年南京市高淳區暴雨特征及對農業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科學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以盡可能減輕暴雨災害造成的各項損失。
1 資料與方法
所用資料主要為1981—2018年南京市高淳區氣象站觀測到的降水資料,通常規定日降雨量≥50 mm為1個暴雨日。主要通過氣候傾向率的數理統計方法對南京市高淳區暴雨氣候特征展開分析。
2 南京市高淳區暴雨特征分析
2.1 暴雨天氣年變化特征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近38年來南京市高淳區暴雨日數整體上呈現波動性增加的變化趨勢,氣候傾向率是0.444 d/10年。1981—2018年,南京市高淳區共出現了162個暴雨日,38年平均暴雨日數約為4.3 d;年暴雨日數最多為15 d,發生于2016年,年暴雨日數最少為1 d,發生的年份為1988、1992、1994、1996年。高淳區年暴雨日數最多值和年暴雨日數最少值間的差值為14 d,差值約為南京市高淳區38年暴雨日數平均值3倍多,這充分意味著南京市高淳區暴雨日數年際間波動幅度較大,特別容易發生干旱、洪澇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2.2 暴雨天氣的月變化特征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南京市高淳區近38年來除了1月和12月沒有出現過暴雨天氣,其他月份均可能出現暴雨天氣。暴雨天氣大部分集中于5—9月,該時間段累計出現暴雨日數145 d,占年累計值的89.5%;最多值集中于6月與7月,這2個月累計發生暴雨日數為88 d,占年累計值的54.3%。由季節上分析可知,近38年南京市高淳區春季(3—5月)累計出現暴雨日數23 d,占年累計總數的14.2%;夏季(6—8月)累計出現暴雨日數113 d,占年累計總數的69.8%;秋季(9—11月)累計出現暴雨日數25 d,占年累計總數的15.4%;冬季(12月至翌年2月)累計出現暴雨日數為1 d,僅占年累計總數的0.6%。由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南京市高淳區夏季發生暴雨天氣的頻率最高,秋季與春季發生較少,冬季出現暴雨天氣的概率最小。
3 高淳區暴雨天氣對農業的影響
暴雨天氣的發生會導致土壤過濕,農田過濕加重,部分農田還可能出現澇漬,影響作物根部的透氣性,容易暴發病蟲害;此外,暴雨天氣還可能導致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發生大面積倒伏現象,影響作物灌漿以及正常成熟;較大風雨天氣還常常破壞農業設施,導致經濟林果落果以及莖稈折斷等;持續暴雨天氣還可能引發洪澇災害,導致田地被沖毀,給農業生產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例如2016年6月底至7月上旬高淳區發生持續暴雨天氣過程,并引發洪澇災害,造成43 263人受災,因災倒損房屋1 842間,農作物受災面積7 750.93 hm2,直接經濟損失41 777.34萬元。
4 暴雨災害防御對策
4.1 加強暴雨天氣的監測以及預報預警
南京市高淳區氣象局應加強雨季的監測,及時對暴雨天氣進行預報和預警。應強化崗位職責,嚴格執行24 h值班及領導帶班制度,并且要積極與上級氣象部門進行天氣會商研究和判斷。天氣預報員需要密切關注雷達、衛星云圖,實時天氣狀況以及其他氣象數據資料,分析雨情,并制定專門的氣象服務保障計劃。要全方位做好暴雨天氣的實時監測以及滾動預報預警。一旦監測到暴雨天氣,應第一時間借助于手機、微信、微博、國突平臺以及其他途徑向區政府辦、防汛辦以及應急辦等相關部門,發布短時暴雨臨近天氣預報、暴雨藍色預警。決策氣象服務人員應當結合最新的天氣趨勢向各級黨政領導和防汛責任人提供信息,以便為暴雨災害防御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重要天氣報告以及預報信息應通過LED、鄉村大喇叭、高淳區電臺、手機短信、微博、微信、電視臺等媒介及時發出,提醒社會公眾以及各行各業提前做好暴雨防范準備。
4.2 為農戶提供精細化的防災減災指導
氣象部門應聯合農業部門安排專門的農業技術和氣象為農服務人員深入田間為農戶提供防災減災指導。要提醒農戶密切關注暴雨天氣變化情況,做好作物后期田間管理。在收聽到暴雨天氣預報前需要事先疏通溝渠,暴雨天氣后要第一時間排澇除濕,防范作物倒伏和作物病蟲害,發育期偏晚的地塊要采取促早熟措施,促進作物正常灌漿成熟;并注意抓緊采收成熟瓜果,加固農業設施。要加強水肥管理,稻區注意以水調溫、防范高溫天氣的不利影響,促進水稻健壯生長。要通過各類防災減災措施來降低農業損失。
5 結論
(1)近38年來南京市高淳區暴雨日數整體上呈現波動性增加的變化趨勢,氣候傾向率是0.444 d/10年;1981—2018年,南京市高淳區共出現了162個暴雨日,38年平均暴雨日數約為4.3 d;年暴雨日數最多為15 d,年暴雨日數最少為1 d;高淳區近38年來暴雨天氣大部分集中于5—9月,該時間段累計出現暴雨日數145 d,占年累計值的89.5%;高淳區夏季發生暴雨天氣的頻率最高,秋季與春季發生較少,冬季出現暴雨天氣的概率最小。
(2)暴雨天氣的發生會導致土壤過濕,農田過濕加重,部分農田還可能出現澇漬或者洪澇災害,給農業生產常常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針對暴雨天氣,應不斷強化強暴雨天氣的監測以及預報預警,并且為農戶提供精細化的暴雨災害防御指導,從而減少暴雨災害給農業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徐莉莉,蔡道明,吳宜進.1959~2008年湖北省暴雨的氣候變化特征[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1(9):1143-1148.
[2] 孔祥良.臨清市暴雨氣候特征及防御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22):206-207.
[3] 祁宦.皖北宿州市暴雨災害特征與防洪減災探析[C].//中國氣象學會.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生態氣象業務建設與農業氣象災害預警分會場論文集,2007:32-36.
責任編輯:鄭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