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齡
摘 要:如今生物課堂的教學模式要求實現從教師灌輸知識到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轉變,且通過對近幾年生物試題的分析,情景題所占比例有了一定的提升且失分現象較為嚴重,這說明在平時的教學中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得不夠緊密。
關鍵詞:初中生物;情景教學;方法研究
情景教學是指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創設一些生動的場景,將教材內容有目的地引入具體的情景中,將問題巧妙地隱藏在情景中,通過解決情景中的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生物這一學科不僅研究生物環境的特點,還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它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在生物課堂中高效使用情景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并將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一、設計多樣化情景
情景教學應該注重情景的多樣性。為了增加初中生物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在設計情景時,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采用多種形式,比如可以通過了解生物的發展過程,收集相關的歷史信息,從生物知識的歷史背景的角度出發來設計,也可以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來設計。多媒體在中小學中的普及程度就證明了它的不可或缺性。用它來進行投影工作,視頻或者圖片的播放都會對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吸引力。例如,教師在講解生物細胞分裂的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不同的生物細胞的分裂過程,也可以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生物細胞的圖片。多媒體的形式,可以使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生動形象的展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認識到學習生物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不會感到枯燥無味,喪失對生物的興趣,從而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得以提高。
二、展示實物模型
初中生物主要涉及的內容是人類、動物和植物的生理結構。這方面的知識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理解。因此在情景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實物模型,通過構建實物情景,將知識形象具體化,學生可以親手摸到模型,便于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人體的心臟結構特點時,可以將心臟的實物模型展現在學生面前,他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臟的具體構造,學生通過觸摸實物,可以對心臟結構有更加立體的認識,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三、踐行實驗情景
初中生物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實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良好的探索方法。由于學生對實驗器具有著比較強烈的好奇心,所以設計實驗情景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熱情[1]。例如,在探究種子的結構的課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寫實驗過程和實驗報告熟知實驗步驟,從而提高自身的邏輯能力;通過顯微鏡對剝去種皮的種子進行觀察,可以了解到種子的結構和組成。學生在情境中明確操作步驟,能夠有效避免實驗失誤。通過學生的實驗報告,教師可以明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可以針對不懂的知識點進行再講解。在生物教學中,設計生物實驗的情景,通過實踐,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掌握,了解更多的探究方法。
四、利用故事情景
初中生物教學中往往存在一些相似的知識點,需要教師反復地進行講解,這樣容易形成課堂氛圍不活躍、學習的枯燥感增加的局面。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學習興趣也會逐漸喪失。因此為了讓學生擺脫機械化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情景教學中設計故事情景,將教材知識和有趣的故事結合起來,這樣既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生物圈時,教師可以聯系相關的知識點,使學生將一系列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全面了解生物圈的相關知識。
五、以問題為導向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生物現象,結合教學內容,以問題為導向來設計教學情景。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這個問題的設置一定要注重教材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才不會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抵觸情緒,反而會引發他們的興趣,從而積極地參與到問題的探討中去,使學生的學習欲望變得高漲,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在課前就對學生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并在課堂中選擇學生進行回答,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保持集中狀態,減少分心,保證課堂質量[2]。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課堂中運用情景教學法,要從設計多樣情景、展示實物模型、踐行實驗情景、利用故事情景、以問題為導向五個方面出發,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力,從而提高情景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的學習狀態得到改善,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生物知識。
參考文獻:
[1]杜美.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法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3).
[2]張琪.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情景教學策略[J].中文信息,2019(7).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