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筱
“做主播輕松聊個天,一月就能賺8000元!”這樣誘人的招聘廣告,很容易勾起年輕女孩入職的沖動。夢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21歲的女孩李華入職一家直播公司后,被人慫恿之下選擇了貸款整容。結果做了21天主播,不僅沒有拿到說好的8000元月薪,反而欠下了貸款。
在招聘季里,一些愛美女孩為實現“美麗夢想”而欣喜的時候,等待她們的卻是意想不到的結局。
剛畢業的小吳通過某招聘網站到杭州一家公司應聘,該公司面試官表示對小吳一切都很滿意,但要求小吳在入職前必須“提升個人形象”。由于底薪頗豐,小吳為了獲得工作機會,便同意了面試官的意見。
該公司一男子表示他有一家比較熟悉的美容醫院,不僅可以給小吳提供優惠,還能提供零抵押、零擔保、低利息的貸款手術,并貼心地幫小吳聯系貸款公司。沒有多想的小吳來到這家醫院進行了整形手術。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整容之后應聘公司如人間蒸發般再也無法取得聯系,小吳不僅工作沒著落,還背負了數萬元的整容貸款。
在某企業實習的藝術類院校大四學生小王一直深受青春痘困擾。在嘗試過各種方法無果后,她在抖音上發現了一家美容院發布的祛痘廣告視頻,在多組祛痘前后對比圖的吸引下,小王來到該美容院辦理了價值上萬元的祛痘套餐,并簽訂了分期付款協議。
然而,第一次治療非但沒有起到效果,小王的臉上反而出現了大面積的過敏反應,一邊要償還協議上的治療費,一邊對治療效果心存疑慮,這讓原本滿心期待的小王感到崩潰。
在求助正規皮膚科醫生治療后,小王才意識到該美容院涉嫌非法醫療美容,遂向衛生監督部門舉報。
利益共享
不少打著零抵押、零擔保、低利息的“美容整容貸”,暗藏諸多隱性條款,不僅貸款利率高,而且還貸要求苛刻。貸款機構與非法醫美機構聯手,誘導年輕消費者提前消費、超額消費。
——聯手設套,利益均沾。據衛生監督部門執法人員透露,貸款平臺往往和非法醫美機構是利益共享者,部分“美容整容貸”平臺會鏈接美容機構的廣告,通過引流賺取一些廣告費用;有些醫美機構則會主動為囊中羞澀的客戶熱心推薦所謂安全可靠的貸款機構,促成雙方獲利。
——行蹤詭秘,社交圈“殺熟”。與一些“套路貸”機構神龍見首不見尾類似,非法醫美機構和違法經營的美容機構也隱藏極深,大多集中在寫字樓、商場里,并且采取預約制,不提前預約無法進入機構內部,部分經營者甚至沒有固定場所,而是通過朋友圈、視頻平臺等發布廣告招攬生意。
小王說身邊不少同學整容,就是從朋友圈里得到的信息。結果,等待她們的是培訓幾天就上崗的黑醫和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黑診所。
——正規機構涉險經營“增值服務”。一些持生活類美容衛生許可的機構,也在超出經營范圍,隱秘開展醫療美容項目。杭州市一家連鎖生活類美容機構聲稱,充值達到一定金額,即可享受增值服務,美容院可以請專業老師為消費者提供水光針注射等服務,且會員可以享受超低價。
愛美不可任性
與傳統的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不同,近年出現的黑惡勢力活動逐漸趨于隱蔽,校園也會成為黑惡勢力的“藏身之地”,他們游走于違法與犯罪之間,其組織形態、攫取利益的方式也在發生改變,“美容貸”“創業貸”“培訓貸”等巧立名目的借款形式,目的都是為了設下陷阱獲取利益。多數受害大學生自控能力差,消費不理性,缺乏法律和金融常識,容易被騙入套。
專家提醒,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不僅要保持頭腦清醒,還要睜大眼睛尋找正規機構,不能貪圖便宜而誤入不法分子設下的陷阱。
業內人士介紹,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場所必須是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批后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機構核準的每個醫療美容科目均應配備一名以上相應專業的美容主診醫師,開展符合《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規定的診療活動,機構內的醫生持有相應專業的醫師執業證書,護士持有護士執業證書。
普通的生活類美容場所,服務范圍僅限于皮膚表面護理,不能做侵入型的醫療美容項目。衛生監督部門提醒,消費者要留一個心眼兒,對機構許可證、人員資質證、服務項目的收費等信息有明確的了解后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