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
摘? 要:我國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安全作為其核心內容,在建設中一直受到重視。盡管如此,在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雖然已經解決了一些困難,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安全問題,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提出,為智慧城市的安全建設提出了新的想法與方式,為城市建設的安全問題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下面作者就大數據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設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智慧城市;安全建設
中圖分類號:F49? ? ?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15-0042-02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mart cities in China, security, as the core content of this process,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Although some difficulties have been s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city, there are still many security problem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big data's technology, new ideas and method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security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city, and a new breakthrough has been found for the security problems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city under big data.
Keywords: big data; smart city; safety construction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城鎮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每年有上千萬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隨著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城市病”成為困擾各個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首要難題,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安全隱患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應運而生。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在城市中各行各業,基于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級形態,實現了信息化、工業化與城鎮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緩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鎮化質量,實現精細化和動態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城市安全一直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為智慧城市的建設與安全保障提供了技術保證。
1 我國智慧城市安全建設的現狀
智慧城市安全建設這里的安全不僅指社會的治安,同時也指在人們的出行、醫療防護、基礎設施、自然災害等方面。安全建設的方式也已經從監控監視到大數據的系統平臺,整體來說,大數據等新興的技術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逐漸深入,成為其重要部分。在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時,利用大數據來對城市中的各種數據表現進行整理,并投放在平臺上,為城市的安全建設作為基礎保障。
2 大數據應用于智慧城市安全的問題與挑戰
2.1 技術層面
2.1.1 數據存貯以及處理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隨著我國的發展,國家在建設的時候,一直將農村朝著城市的方向發展,在城市的建設中,把大數據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城市的不斷發展,使城市中的各項數據都大幅度提高,因此,在對這些數據的儲存、整理與運用時,就顯得比較麻煩。但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大數據在其中表現得最大的挑戰就是數據的量比較大且價值密度比較低。比如,在目前城市中,基本上已經達到監控全方面覆蓋了,這就導致數據急劇增加。在遇到案件的時候,需要調查監控,可以選擇的監控有很多,但是需要的視頻就幾秒鐘。但是為了這幾秒鐘,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與此同時,不同的監控很多視頻都是重復的,這就會造成時間的浪費。在進行監控的調取、觀看與整理的過程中,也會是一大挑戰。
2.1.2 數據分析能力有待加強
在利用大數據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時,另外一個大挑戰就是數據的分析能力。在對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的過程中,會運用到很多專業技術,同時也會有許多技術方面的難點。近幾年,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在交通管理中,對違反交通安全的車輛進行提取的相關數據技術已經可以達到目的,技術也已經被掌握。但是在對人的面部識別、人體的各種數據的分析仍然存在難點,技術上還未得到突破。例如,在實際生活中,因為光線與拍攝角度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在對某一個人像進行識別的時候,因為清晰度達不到,導致識別不出來,這時,只有經過專業人員的后期處理才可以進行識別,這種行為增加了勞動量,使工作效率降低。除此以外,在進行數據的分析時,有很多數據只進行了表面的處理,未達到深層的分析,導致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
2.1.3 標準缺位是重要的制約因素
在進行城市建設過程中,雖然取得了比較大的效果,但是在進入智慧城市的建設后,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提出了比較標準的建設。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設涉及的方面是比較廣泛的,所以在很多領域都很難達到規定的標準,這是目前在技術方面所面臨的難題。
2.2 整體層面
2.2.1 信息孤島嚴重,共享程度不足
在目前大數據的背景下,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信息的共享與及時更新,這是基本前提。在運用大數據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發揮出其使用的效果,就需要在平臺上對數據進行及時的更新與共享。只有這樣,才可以對平臺上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與整理,以達到觀察整體的目的,能夠加大對智慧城市安全建設過程中其數據的利用。然而,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并沒有達到這個目的,在每個區域中,數據很難實現得到有效的整理,導致沒辦法得到數據的共享。
2.2.2 缺乏統籌協調,建設和利用效率不足
為了使大數據在建設智慧城市中發揮作用,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建設數據資源庫,為使效果更加的顯著而作出努力。但是在實際的建設工作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并沒有考慮數據庫的使用性,只會根據收到巨大效益的城市進行建設,沒有結合實際情況,最終出現了數據庫不能得到有效的運用。隨著近幾年信息技術的發展,相關部門并沒有抓住機遇,有效的利用數據庫,導致出現資源浪費的現象,沒有充分利用時代背景,統籌協調發展。除此以外,在對數據庫的利用中,只有安保部門涉及到,在對食品安全等方面還未曾涉及到,導致發展不夠全面。
3 用大數據助力智慧城市安全建設的政策建議
3.1 完善共享機制,搭建數據開放共享平臺
在開展大數據下的智慧城市建設中,共享平臺的完善是其發展良好的基礎條件。因此,就要依據實際情況設定法律制度保障,同時建設安全制度共享平臺。在制度中,應該對數據的共享邊界作出明顯的規定,對數據的發布、處理與理由制定標準的步驟,使平臺上的數據可以真實有效。在進行開放平臺的建設時,應該進行全面的覆蓋,體現出各行各業的數據,以提高數據的利用率,同時嚴格按照制度執行,以保證數據共享平臺的高效性,這樣能夠更好地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
3.2 引導公眾參與,實現城市安全“無死角”
在進行智慧城市的安全建設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因此,在進行城市的建設時,應該以人民為中心,并且發動人們群眾,投身到智慧城市的安全建設中,合理的提出自己的意見,使安全建設更加的完善全面。與此同時,加深大數據在社會中的應用,將其使用在方方面面,以實現人們生活的環境無死角的安全。
3.3 鼓勵技術創新,確保基礎設施安全可控
技術創新是大數據在智慧城市的安全建設中,不斷前進的主要動力。在目前的城市建設中,出現了很多依靠技術才可以解決的問題。因而,應當加大對大數據與共享平臺技術層面的研究,不斷突破數據在解密、恢復、審查等方面的技術。同時加強對相關行業人才的培養,在工作中鼓勵創新,養成習慣。通過技術的不斷改進,來加強數據的安全性與數據開放過程中的實用性,這樣才可以提高在相關行業的競爭性,使其得到快速的發展。
3.4 重視數據資源,加強城市數據安全防控
在大數據的時代,目前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這是廣大人民群眾都關心的話題,同時,在商業機密與國家安全等方面也是急需解決的難題。為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對相關部門來說應該清楚自身的職責,并履行自己的義務。其次,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其提供保障。然后,補充并完善數據在開放與共享時候的相關制度,以充分保證個人、企業與國家的隱私,并發動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監督。最后,在對數據的管理方面,加強其安全管理,增加安全保護的力度,運用技術手段,阻止大數據來自各方的攻擊,企業與國家的信息不受到影響。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時,數據的開放與共享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應該建設網絡數據庫,對城市的各方面數據進行整理,以實現相關部門的統一管理。與此同時,還應該加強技術手段,以更好的實現資源的共享,同時保護網絡的安全與個人隱私不被泄露,為智慧城市的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楓云,陳亞楠.大數據時代的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困局化解[J].上海城市管理,2016(02):30-35.
[2]安達,梁智昊,許守任.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城市安全建設研究[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16(11):229-232.
[3]呂傳軍.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城市安全建設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32):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