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喜云
摘 要:課堂評價既是對老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也是對學生學習效率的評價。但通過評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里的評價主體是單一的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評價者與被評對象是單一的,但評價的方向和層次是多面的,意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生;評價途徑;熱情
生物雖然從過去尷尬的、不被學生重視的副課位置脫離了出來,但是它在學生心目中還是副課,還是遠沒有語文、數學、英語等一些文化課重要,所以學生在學習中會有意無意地輕視它,把重心偏向文化課,導致初中生物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都不理想。但是我們在教學中、社會對學校教學的評價中也能明顯感覺到,隨著學生核心素養成為教學的一個重點目的,像生物、地理、歷史這樣的副課地位越來越高,也越來越被學校、學生和家長重視。如果說文化課是學生知識結構的主核,是紅花,那么這些副課就是學生知識結構的枝蔓、綠葉,甚至這些綠葉有可能會成為某些學生今生奮斗的事業。所以,客觀地采用科學評價的方式,激活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無論從教學方面、學習方面、學生的知識結構方面,還是從學生未來的發展方面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一、通過教學過程評價,激活學生情緒
我們知道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平臺,但是很多老師把課堂當成了“教”的主要陣地,忽視了“學”的主體性,尤其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就初中生物而言,這是一門比較難學、深奧的課程,老師需要運用更多講解的方法。初中生還處在活潑好動的年齡,如果老師一心想把課堂打造成“教”的陣地,學生的學習狀態、情緒就會被忽視,他們只能像機器一樣被動聽講,獲取知識的效率可想而知。因此,作為初中生物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科學、積極地給予他們評價,用準確、客觀、幽默的評價激活學生情緒,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生態系統”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對老師講解的生態系統的組成、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等有了一定的掌握,而且對老師提出的相關問題對答如流時,我就幽默地評價道:“你們理解得太快太準了,要我這個老師干嗎?給我些面子,下次回答問題,稍微思考一下,讓老師覺得比你們稍微強那么一點點,可好?”學生聽完哈哈大笑,他們的笑聲里有自豪,有被肯定的自信,所以對接下來的學習熱情滿滿,思路靈活,不虛度一分鐘課堂時間。
二、通過作業評價,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我發現好多老師忽視了一個關鍵的環節,就是作業。老師的觀念還停留在過去“副課純粹不被重視”的階段,他們以為像生物這樣的副課不需要留作業,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就好,要么不給學生布置作業,要么有了作業也不檢查、不督促。學生完成不完成,寫沒寫從來不關注。學生也是有惰性的,他們覺得老師不重視作業,自然也就有了應付的態度,這就導致生物教學質量永遠得不到提升。但是我們知道,不管是主課還是副課,要想學生成績好,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下復習,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省略。筆者認為,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不但要為學生認真、精心地設計作業,還要認真地檢查和客觀地評價他們的作業,以引起學生對生物作業的重視,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以“生態系統”舉例來說,讓學生總結生態系統的知識點,結合知識點,給自己提出幾個開放性的問題并回答。像這樣的作業,既考查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效果,也考驗學生思路的靈活性。由此,老師的評價要更慎重,更有針對性,不管是作業上的評語,還是面對面的評價,都要能擊中學生的認知,這樣才能指導學生,也才能調動其積極性。
三、通過實驗評價,點燃學生的熱情
在生物學習過程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手段,也是學生深入了解一些生物發展變化過程必不可少的。但是好多學生對生物實驗學習沒有熱情,自己動手進行實驗的時候還好一些,但在觀看老師的演示實驗時,他們像是在玩,根本沒有用心觀察,所以老師在實驗過程中講得頭頭是道,知識點、實驗準備、過程、步驟都講得很清楚,可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老師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抓住實驗這樣一個和學生互動、與學生共同完成的機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比較不同蔬菜中的維生素C的含量”這樣一個實驗中,老師就要通過看他們的實驗總結報告來評價他們。如,“你的報告做得真詳細,要是讓你自己動手操作,實驗一定百分之百成功”,這既肯定了學生的能力,又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教學非常有利。
總之,在任何教學中,老師都不能小瞧評價這個教學手段,這對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是非常有用的。學習任何學科,學生的學習熱情是保證其教學質量、學習質量的關鍵,不能輕視。
參考文獻:
[1]劉麗.在高中生物學習中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能力的研究:以河南省淮濱縣第一高級中學為例[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7.
[2]王世曄.如何激發初中生對生物學的興趣與愛好:以“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155-156.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