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智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階段的教學都做出了不小的變革。為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響應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的口號,各院校及教師都加強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核心素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視和培養。語文作為各科目學習的基礎,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思維能力、提升綜合素養、培養良好品德等方面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方式以及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方案做出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策略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可以說是各科目的基礎,在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健康情趣、綜合素養等方面發揮著其獨特而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任務之一。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教學方式的調整,充分發揮小學語文課堂的基礎性作用,不僅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水平及質量,還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小學語文課堂現狀分析
雖然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使教育方式做出了改變,但是當下小學語文課堂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現象依然存在。
(一)教師水平
在當下教學過程中,雖然已經加大了教師選拔的力度,但教師團隊中依然存在教師水平不高的現象,導致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提升。尤其是部分年齡偏大的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比較大,并且存在不少經驗主義者按照傳統的教育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對學生的要求也只是做到聽、說、讀、寫,對所教課文很少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對新課程標準、新教學理念理解、研究不夠深入,忽視學生健康審美價值觀、各種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農村地區,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從而導致核心素養教育得到限制,影響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當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存在教師忽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現象。課堂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組成的,只有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枯燥的講解,學生被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教學方法單一,師生不能和諧互動,必然使學生對語文這一科目產生厭煩心理,必然嚴重影響教學效率,影響課堂效率的提升,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
針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和課堂效率低,教師應該結合新理念,運用新技術,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并不斷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針對性的調整,以便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一)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輸,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各抒己見。課前,可以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工作;課上,在進行朗讀,學習生字、詞語、優美句段,加強語文知識積累的基礎上,讓他們大膽而充分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評論人物、事物的美丑與好壞,受到健康情趣的感染和熏陶,同時,可讓他們利用課文中的“補白”進行擴寫、改寫、續寫等,還可以讓他們將課文內容改編成課堂小劇進行表演等,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寫作能力。比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難忘的一課》這篇文章的講解時,可以鼓勵學生踴躍發表意見,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最難忘的一節課進行描述,要求學生講出這節課難忘的原因,體會從中體現出的人物思想感情,并要求學生仿寫一篇《難忘的一課》。這種方式不僅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加強與核心素養的融合
核心素養關系學生對美丑、好壞、人生觀、價值觀的認同問題,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這就需要每個語文教師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基于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字詞、重點句段、修辭手法、寫作技巧進行理解,更要引導學生對課外閱讀中的思想內涵和審美情趣進行挖掘和理解,即將核心素養的內容融入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健康情感和良好道德。對于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地方,可以適當地進行改寫、擴展,以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這篇文章時,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暢談自己的童年趣事,并找出文章中與自己的童年相符合的部分。另外,教師可以對自己的童年進行描述,并與學生的童年形成對比,從中激發學生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熱愛,增強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的動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當下部分小學語文課堂已經不再符合社會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在語文課堂中融入核心素養的內容,還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思路,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照成.培養核心素養,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J].語文課內外,2020(17):252.
[2]呂江蛟.培養核心素養,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J].人文之友,2020(4):267.
[3]冉世蓮.培養核心素養,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J].科學咨詢,2020(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