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轉軍
摘 要:英語聽寫是保障英語基礎與鞏固英語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之一,它既是教師重要的教學手段,又是大多學生最沒興趣、參與度較低的環節。在農村小學英語聽寫訓練中,普遍存在聽寫訓練枯燥、學生聽寫興趣低等現象。對此,教師應立足學生,積極將英語教材與班級學生情況結合起來,拓展英語聽寫資源和創新英語聽寫方式,以促進學生聽寫興趣、積極性以及價值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聽寫訓練;教學策略
英語聽寫是保障英語學基礎與鞏固英語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之一,它既是教師重要的教學手段,又是大多學生最沒興趣、參與度較低的環節。本文從農村小學英語聽寫訓練部分現狀出發展開分析,最終得出相關解決策略。
一、學生自主訓練為主,提高英語聽說有效性
教師可以將學生聽寫的主動權直接交給每個學生,改變以往只有教師主動而學生被動的教學現狀。具體來說教師可將學生朗讀的決定權、聽寫學習內容的朗讀決定權以及學生聽寫學習結果的綜合評價決定權等交給學生。在聽力方面,教師可不必直接給學生進行長期的聽寫練習,而是選擇讓學生自主聽磁帶聽寫,或引導學生在提前朗讀中將自己的音頻錄下來作為聽寫訓練的音頻。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能只依靠聽寫訓練進行教學,而是要做好學生聽寫前的引導工作。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聽寫前反復背誦、朗讀自己聽寫的錄音內容,盡量保證自己聽寫語音以及語調的完整和準確性。這樣的聽寫訓練方式將單純的閱讀聽寫與英語朗讀能力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除此以外,相關聽寫內容的最終決定權也可適當交予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學習能力自行決定每次聽寫的具體內容。例如,學生完全可以根據任課教師沒有規定聽課內容而有選擇性地聽寫自己發現易錯、易漏、薄弱詞的部分。這樣的語音聽寫方法用時更少,針對性更強,實效性也會更好。當然學生還可以創造性地嘗試挖掘短文聽寫中的材料,例如將一段對話變成一篇短文后進行聽寫,將短文的聽寫過程變成一個富有學生創造性的寫作實踐過程。在評價決定權方面,教師可以選擇學生自我評價、生生評價和教師互評相相輔結合的評價方式進行聽寫訓練評價,而評價內容不僅包括聽寫分數,還應包括錯誤原因、易錯歸納和改進方法等。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聽寫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單詞時可采取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聽寫方式。比如,這單元中的一些表示顏色的單詞比較簡單,教師利用上課階段就可使學生記住red,bule單詞的拼寫方法。所以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就可直接選取他們認為有難度的單詞進行挑戰聽寫,如yellow,brown等。這些單詞聽寫訓練結束后,教師可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換聽寫本進行檢查,讓同桌或學習搭檔進行修改,最后兩個人一起總結、反思,將單詞易錯點和難點記錄在聽寫本上。
二、劃分訓練內容層次,提高學生聽寫的積極性
農村多數小學英語教師資源缺乏,因此班級采用大班授課的教學形式,人數多,語言表達程度深淺不一,學生表情和能力也千差萬別。對于這樣的語言混合聽寫能力測驗班級,根據每個學生的語言認知程度差異、語言表達水平的知識層次不同來合理設計聽寫學習任務也就顯得尤為必要。教師首先可以根據班級課標聽寫要求、考綱聽寫要求等結合學生班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聽寫文本,然后根據班級學生的聽寫能力綜合水平將課文聽寫中的任務分別設置成幾個難度不一的聽寫任務單。在高難度的訓練任務中,學生被教師要求依次聽寫讀完整篇文章,更低難度的聽寫訓練清單則要求學生聽寫部分,這要求教師將整篇文本中部分缺失內容刪去,要求每個學生重新填寫其中缺失的部分。文本中留下空白的題目各異,滿足不同能力層級學生的學習需求。
例如,教師在對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相關課文或單詞進行聽寫時可采用分層聽寫訓練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聽寫課文內容時,可先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的方式將課文讀準、讀會,然后再進行后續的聽寫訓練操作。教師可將課文中的對話改編成小短文,如“This is a zoo”,然后將該篇短文給學生讀并記憶,最后將這篇短文進行“挖空聽寫”。基礎較好的學生需要對該篇短文進行全文聽寫,基礎中等的學生對短文中的短語和重要單詞進行聽寫,而基礎較差的學生需要對短文中的基礎詞匯進行聽寫。這樣的做法充分展現了各能力層級學生的聽寫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聽寫積極性的提高。
三、豐富聽寫資源,提高學生參與的趣味性
教師在正確選擇小學英語聽寫內容時常常比較重視課文教材、課標及應試考綱中所要求的部分,如比較重要的字、詞、短語、固定單詞搭配等。在資源拓展方面教師可以充分挖掘這些教材中的資源,引導小學生去尋找這些教材內容中的經典佳句進行聽寫、記憶和積累學習,以豐富自己的語言。教師聽寫前可對小學英語教材課文佳句進行分析,然后進行搜集改編以作為聽寫素材。這樣的學習做法拓寬了學生的語言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使學生聽寫練習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例如,老師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相關內容聽寫前引導學生進行聽寫資源拓展。比如該單元學習的主要詞匯是關于動物的詞匯,對此,可引導學生搜集含有動物詞匯的一些諺語或名言進行記憶,然后一并納入聽寫范圍。比如“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類聚,人以群分),“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門弄斧)等,使學生在對諺語的聽寫中發現英語的魅力與趣味,增強學生聽寫的趣味性和知識的廣泛度。
總之,農村地區的聽寫訓練活動受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的影響,還存在學生聽寫興趣弱、參與度低、聽寫時間過長和內容繁雜等問題。對此,教師應立足學生,積極將英語教材與班級學生情況結合起來,拓展英語聽寫資源和創新英語聽寫方式,以促進學生聽寫興趣、積極性以及價值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孟根才思克.小學英語有效的聽說能力培養方法[A].2019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