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榮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生態中,建立對話式教學,可以為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對話式教學有助于學生全面立體地掌握所學知識,提升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創造力。從生態課堂中對話式教學入手,探討對話式教學的內涵,并進行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對話式教學體系,推動對話式教學更為完善、深入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學;對話式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亟待深刻的變革。傳統教學中普遍應用的教師為主的灌輸式教學,已經不能很好地迎合目前的學生特點與教學要求。數學作為小學課程中三大基礎科目之一,其難度與體系嚴密程度又是其中比較高的。通過對話式教學的應用,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對話,拓展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疑問。
一、結合對話教學,優化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對話式課堂教學中,話題的設計尤其重要,有效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將提高對話式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師應根據教學實踐不斷進行課堂對話設計的調整,立足學生的興趣點與疑惑點,圍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教學設計、設置對話內容。通過結合學生個性與教學要求的共性進行對話式教學的設置,讓對話式教學更為全面立體地開展。
例如,在比的意義的相關知識教學中,通過設置“什么叫作比?”“如何表示比?”“比的每一個部分都是什么名稱?”等一系列問題,在不斷深化的課堂話題討論中,使得學生在思考與回答、討論中不斷深入課堂知識的學習。在師生的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與教材的對話之中,讓學生活躍的思維跟隨課堂設計的框架,層層深入,在自主探究、交流討論的過程中,透徹地理解課堂知識,全面掌握知識的應用并拓展思考,還可以激發學生對探究新方法、新思路的熱情與興趣,促使學生更為全面透徹地掌握相關知識。
同時,在對話教學的話題設置中,教師還要結合生活實際與學生興趣,進行有實際應用場景的數學知識探討。例如結合時事熱點、生活實踐、著名人物等案例,進行相關數學教學的討論,使用生活化的素材,一方面使學生產生親切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課堂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率;另一方面還能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與數學應用方法,提升他們在生活實踐中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二、提升學生地位,培養自主學習
新課改明確指出,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負責。在對話式教學的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構建中,不但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還要加強學生內部的互動,讓學生在互相交流、討論中得到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在課堂設計架構中,可安排大量的課堂分組合作學習與討論。在分組設計中,可適當對各組成員進行相應的調整、配置,保證各組間的能力、知識掌握程度基本一致。通過科學的安排,組合不同特質、學習情況的學生進行合作,讓組內各個成員都發揮出自己的能力,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與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面積這一課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科學安排組內成員,讓各小組在小組工作組織、收集資料、歸納資料、聯系知識、課堂展示等方面都有適合的學生負責,強化學生的正面特質,讓學生在小組化的合作探究活動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與長處,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凝聚不同特質學生的共識,讓他們在分工協作中認識到自己能力的重要性,也能很好地觀摩、學習其他不同特質的學生在工作中的閃光點。激勵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更好地推動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加強學生的交流合作品質。
三、增強對學生的了解,完善評價體系
如今,大多數城市都推行了初中入學搖號制度,小學教學中應試不再作為唯一標準。通過對話式教學,可以讓教師更全面、立體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心態,更好地對學生做出多維度的科學評價,不再單純以“成績”“努力”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
深入交流、全面評價的小學數學學習評價體系,能夠幫助教師在小組劃分中更好地篩選有不同特質的學生,幫助教師更好地安排、調整對話式教學中的課堂設計與課堂內容,幫助教師更好地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對話式教學以及指導。
綜上所述,教師應加快推進課堂教學模式變革,推進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進行個性化、針對化的分析與調整,時刻把握課程教學方向。在這種教學模式的推進中,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推進了新課改的進程,讓學生在對話式教學的學習中,深入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明確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在探討、對話、交流、協作中掌握溝通協調、有序合作、自主探究能力,使得學生成為應用型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潘華東.淺談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苑教育,2020(3):53.
[2]譚冠團.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成長,2020(1):145-146.
[3]馬生倉.小學數學“對話式教學”的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