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道興
摘 要:專門學校是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和保護有嚴重不良行為、有違法和輕微犯罪行為未成年學生的特殊教育學校。專門學校班主任作為學生管理的核心,是學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其人格魅力的塑造與提升對于班級管理和教育轉化成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專門學校;班主任;人格魅力;教育成效
專門學校(工讀學校)是對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和品行偏常的義務教育階段中的未成年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教育轉化的特殊學校,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育矯治不良行為的有效方法和經驗。專門學校普遍開設九年義務教育課程和特色校本課程,注重品德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專門學校學生多處于青少年階段,正處于價值觀形成、人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獲取知識、價值觀念養成的重要時期,作為專門學校班級管理的核心與靈魂,班主任必須加強人格魅力塑造,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引領學生成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提高教育轉化效果。
班主任人格魅力是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對學生的品德、修養、行為等各方面體現出的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力。教師作為一種古老職業,其人格魅力在學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榜樣示范作用,“教師的人格力量源自道德情操和學術水平的完美結合和統一,不僅學識淵博,循循善誘,更要通過言傳身教,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在學生眼中,老師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資效仿的榜樣。”如果班主任具有較強的人格魅力,其思想和行為容易被學生接受,也容易感染學生,形成良性互動。專門學校寄宿制、半軍事化管理的特點,給專門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有利條件。對于正處在身心成長發育關鍵時期的專門學校學生來說,班主任更要注重發揮個人魅力,在師德修養、專業素養、言傳身教、仁愛之心等方面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班級管理能力和教育轉化效果。
一、提高專門學校班主任的師德修養,塑造學生良好思想品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5月4日與北京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教師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師德修養,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在專門學校,班主任是實施教育矯治的核心和主體,班主任的文化素質和品德修養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著名教育家斯霞認為,“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入讀專門學校的學生在行為習慣、品德養成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問題,初中生本身就處于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處在道德品質養成的重要階段,此時班主任更應該對其加強德育,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成為社會的合格公民。專門學校二十四小時值班,陪伴式成長模式,使班主任成為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學生”,這句樸實的話語雖有些片面,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班主任在學生成長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專門學校班主任工作重要,就在于所從事的教育轉化工作是對品行偏常學生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過程。青少年學生正處于人生的拔苗育穗期,專門教育班主任承擔著神圣使命,這是新時期對專門教育班主任提出的標準和要求,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做到不辱使命,專門學校班主任要加強師德修養和品德建設,運用自身高尚的師德來影響學生,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這對塑造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專門學校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在班級管理中,自身的思想狀況、生活作風都會受到學生的關注,如果班主任不注重師德修養,所說的話也不會令學生信服,變成了空洞的說教,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教育引導效果,還可能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但相反,若班主任自身注重師德建設,堅守職業道德,尊重關愛學生,其本身的行為就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更易被學生認可,甚至成為學生爭相效仿的偶像,此時的班主任個人魅力就充分展現出了對學生思想引導的作用。
二、提升專門學校班主任的專業素養,激勵學生成長進步
班主任不僅是班級建設的總設計師,同時也是科學知識的傳遞者,往往兼任本班級的學科教學,深厚的專業技能修養是立足根本。淵博的知識儲備、專業的學科素養是專門學校班主任教書育人的底蘊。“只有淵博的知識才能滿足學生好奇的內心世界,才能在學生中產生一種精神動力和催人進取的壓力。淵博的知識能陶冶人的情操,充實人的精神生活。每個學生對班主任都會有一種信賴以及崇拜,他們會不自覺地對該班主任個人及其課堂產生一種難以言表的喜愛,從心底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并配合其工作。”從而形成教學與班級管理的良性促進。
在專門學校,學生因為學業水平普遍較低且參差不齊,班主任的專業素養還體現在如何以分層教學為中心去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如專門學校班主任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低起點、走小步、散難點、勤反饋”的分類指導方法。把“日有寸進”“積跬步而至千里”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采用“強調需要、激發興趣、誘導動機”的方法,在堅持常規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這對各層次的學生都有著很大的激勵作用,使所有的學生都處于一種“跳一跳,可得到”的良性循環狀態。
三、通過專門學校班主任的言傳身教,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經常提及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誨人不倦”等,都體現了教師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在專門學校特殊的管理環境中,班主任與學生吃、住、休息在一起,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給學生最直接的教導。
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往往就是行為的規范、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班主任的行動魅力是直接影響和改變學生最好的利器。專門學校學生具有模仿從眾、易受暗示的特點,他們會以成年人的角色自居,程度不同地采納成年人角色的思想行為和價值觀,形成和發展起以成年人的角色為榜樣,進行學習模仿的傾向。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類化趨同”的心理特點,并正確加以引導。鑒于此,專門學校班主任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專門學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產生巨大影響,這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力量。
四、以專門學校班主任的仁愛之心感化學生,贏得學生愛戴
“仁者愛人,是幸福之本,是好老師的成就之根。仁者愛人。因愛人,而互愛,教育從而擁有了生命的溫度。”“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不僅提高教育質量,也會促進學生的成人和成才,會影響到學生身心的發展、人格的形成、職業的選擇、人生道路的轉變等。”專門學校班主任首先要真正關愛學生,讓每位學生時刻得到關心、愛護、幫助,使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學會自我調節、平復心理和情緒。通過愛心、耐心、細心、精心的誘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善抓教育契機,滲透其心靈,產生共振。對于專門學校的學生,沒有情感的信念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培養良好的情感,可以有效地把社會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內化為學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價值觀念。關愛之中見真情。筆者所在學校就涌現出多位默默付出,秉持仁愛之心教育感化學生的專門教育班主任。他們有的凌晨往返近百公里從鄰市派出所接回超假未歸的學生;有的深夜坐高鐵到鄰省接回離家出走的孩子;有的長期以校為家,重要節假日都不能陪伴家人,把時間給了學生。
專門學校班主任對于那些令人頭疼、“被邊緣化”的孩子從不歧視,更多的是寄予無限的希望,去喚醒他們從“失足”中重新振作。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全身心的關懷。在行為規范養成上,從嚴要求,一絲不茍。師生在共同的生活環境中,食、住、行保持一致,作息、活動、學習融為一體,從關愛中建立了良好的師生信任關系,促進了教育的內化,引導學生形成了自我教育的內驅力。仁愛之心是專門學校班主任對學生實施教育矯治轉化的情感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五、結語
總之,專門學校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的教育轉化成功率,就要提升自身師德修養和專業素養,以言傳身教引導學生,以仁愛之心關懷學生,并以此來塑造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從而提升專門教育育人成效。
參考文獻:
[1]吳小海,李桂芝.班主任九項技能訓練[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教育部課題組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黃立威.教師應如何增強自身的師德魅力[J].新課程(上),2012(5).
[4]安琪.班主任個人魅力在學生教育中的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8).
[5]王汝春,夏振民.工讀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內化規律[J].當代青年研究,1991(Z1).
[6]董國紅.談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N].天津教育報,2013-1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