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更庭
摘 要: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師生之間也是如此。《學記》中有言,親其師,信其道。由此可見,師生之間的相處一直以來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學習壓力大、情緒起伏大、性格易沖動、心智不成熟等。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和管理目標,與學生智慧相處。本文從師生溝通、民主化管理、環境熏陶以及榜樣作用這幾個角度,就中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相處藝術進行討論。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學生;相處藝術
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不成熟、性格比較叛逆,加上很多學生從小在家長的溺愛下長大,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歡被外界約束等各種性格。面對個性化越來越鮮明的中學生,如何與他們相處,是班主任一直以來在探討的話題。實際上,只要掌握好技巧和方法,師生之間的相處同樣可以親密、融洽,保持亦師亦友的關系。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分享幾點拙見。
1 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全面及時掌握學生的信息
知己知彼,才能融洽相處。換言之,班主任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學生,這是融洽相處的前提。中學生是一群個性鮮明的群體,有的學生性格活潑,也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學生的愛好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喜歡電影,有的學生喜歡旅行。充分掌握這些信息,班主任才能摸索出和學生相處的方式方法。溝通的好處有很多,除了可以幫助班主任了解學生的性格、興趣等,還能讓班主任知道學生的學習需求、生活需求[1]。這樣,班主任就能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繼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和學生做到融洽相處。例如,筆者在某一次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發現該學生眼睛近視,在上課的時候看黑板偶爾有些模糊。了解到這一點之后,筆者將該學生的位置適當前移,幫助該學生解決了實際問題。又如,筆者同某一個數學成績很好但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交流,發現他有著強烈的學好英語的需求,然后在征得另外一個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的同意之后,安排他們成為同桌。之后,他們互幫互助,各自的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這些都是筆者通過和學生溝通才獲得的信息。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法寶,是縮短人與人之間心理距離的有效措施。所以,筆者在此建議,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重視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從而全面、及時掌握學生的信息。
2 采取民主化管理,遵循學生生理心理成長規律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加上網絡信息的影響,性格叛逆,甚至尖銳。這個階段的學生追求自我,追求自由與空間,不喜歡受他人約束。所以,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班主任盡量不要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將學生固定在某一個框架中。實踐證明,最有效的教育是遵循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長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學和管理做到省時省力且高效[2]。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筆者采取民主化管理方式,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一方面,這樣能夠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另一方面,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譬如,筆者在教學管理中采取輪流值日制度,即學生每天輪流管理班級,兩兩一組,一個學生負責一日內的衛生,另一個學生負責一日內的紀律。在每一天管理結束之后,將管理情況寫在“班級日志”上。這樣的管理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以前紀律性差的學生,也能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由于每個人都參與了管理,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換言之,經過這樣的民主化管理,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班級內的一份子,所以會主動去維護班級的紀律、衛生。與此同時,因為參與了管理,每一個學生對于管理者的辛苦也能感同身受,所以在其他同學管理的時候,會自覺遵守規則。此外,在制定班規等各種規章制度的時候,班主任也可以讓學生起草擬定,然后班主任再在這個基礎上去修改。由于這些制度是由學生自己制定的,所以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依從性,不會讓學生產生叛逆性格[3]。
3 發揮環境的熏陶作用,提升學生道德認知水平
中學生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而且不喜歡聽他人說教,尤其是人生哲理等各種空洞的道理,學生不僅聽不進去,而且很容易產生排斥心理。在實際生活中,筆者了解到,很多班主任因為誤入這一局面,在和學生相處的時候,苦口婆心地給學生擺事實、講道理,不僅沒有改善學生的品質,反而讓師生之間的關系越發疏遠。在筆者看來,班主任可以以環境為切入點,發揮環境的熏陶作用,以此代替擺事實、講道理。這樣既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還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班主任在班會上、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反反復復地給學生強調讀書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被學生聽進去的卻很少。對此,班主任可以采取環境熏陶法,比如從網上購買一些帶有名人名言的裝飾畫,其中的名人名言是關于讀書的,如“書籍就像一盞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烏皮特”。將這些裝飾畫懸掛在教室四周的墻壁上,學生每天都會看到,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將這些名言警句內化于心,并做到外化于行。此外,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潛移默化的良性引導,利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去征服學生,成為學生道德榜樣。這些形式的教育,遠遠勝過口頭上千百遍的強調。
結論:本文是筆者根據自己在生活中與學生的相處總結的幾點經驗,希望能為廣大班主任的教學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論參考。實際上,中學生是一群有著鮮明個性的群體,班主任只要掌握其生理和心理成長規律,再遵循這些規律去采取管理方法,就能和學生融洽相處,保持亦師亦友的關系。這不僅能夠提升班級管理水平,還能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和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慕柏,鄭德煉.和學生相處要藝術[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5(07):44-45.
[2] 錄軍君.溝通藝術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運用[J].文教資料,2019(16):141-142.
[3] 孟俊青.構建新型師生關系之我見——試論在高中階段班級管理中如何正確處理師生關系[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3(0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