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法語區(qū)電視臺及電臺RT-BF5月25日文章,原題:新冠疫情會終結比利時企業(yè)家的“中國夢”嗎?比利時在華企業(yè)家如何看待此次疫情?他們是否獲得中國政府支持走出逆境?他們的“中國夢”能否繼續(xù)?比利時巧克力商馬克里尼以親身經歷講述了個人看法。
自2016年進駐中國市場以來,他的在華專賣店數量已達6家:4家在上海,2家在杭州。就在他打算在北京增開店面之際,新冠疫情暴發(fā)。1月末馬克里尼不得不關閉店鋪。2月的情人節(jié)也沒能扭轉局面,巧克力顯然不是當時人們最需要的商品。
但隨著中國各地逐步解封,馬克里尼很快感受到中國消費者“報復性購物”能力之強大。從3月中開始,銷售額讓他對未來信心十足,“我們著迷于中國市場的活力和速度。30年前我們曾自問,中國是否有能力養(yǎng)活龐大的人口?現在看到的是,幾乎剛走出疫情的中國人已擁有強大購買力。他們重新站立起來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對我而言,中國才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中國政府對外企有扶持嗎?答案是肯定的。馬克里尼說中國實施了激勵商家的減稅措施,這十分有助于經濟復蘇。“我店鋪所在的購物中心甚至沒討論就為大家降低租金,這讓我們確實感受到團結精神。”
馬克里尼明白經濟復蘇需要時間,“對損失的營業(yè)額,我們希望通過在線業(yè)務彌補。”他對上海的看法是,“當你看著這座城市,會對自己說:天哪,幾年間就出現這么多有趣的新事物,中國效率令人吃驚。”中國人的適應力、互聯(lián)網技術及飛速發(fā)展的電子商務讓他相信未來可期,還會有更多巧克力!▲
(潘亮譯)
環(huán)球時報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