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陳效衛


在澳大利亞社交距離的宣傳標語中,近日出現了動物“上崗”的新景象。悉尼市標識上一只成年袋鼠乖巧地站在兩人中間,提示牌上寫著:“保持距離:隔開一只成年袋鼠的體長”,并在下面標出“1.5米”。在南澳州的國家公園里,“值班員”換成了讓人分分鐘想抱回家的小考拉:“保持3只考拉的距離”。小動物們“持證上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
袋鼠提醒社交距離1.5米
“1.5米社交距離”,是疫情下澳大利亞出臺的眾多規定中的一項。坦率地講,人們對這一單調的數字容易麻痹大意。該規定自3月中旬出臺以來,很多人因“不留心”而被罰,甚至還出現了警察抓現行時自己被抓了“現行”的尷尬。而由可愛的小動物“出面”提醒,人們的心在被瞬間暖化的同時,也烙下了深刻印象。事實上,南美國家玻利維亞讓人扮作斑馬提醒行人注意遵守交通規則,就達成了理想的勸誡效果。
澳大利亞孤懸于南太平洋,人畜無害的獨特物種較多,有袋類動物“代言”由來已久。其中,一蹦一跳、眼睛濕漉漉的袋鼠早已升格為澳大利亞的國家符號。其“永遠向前”的形象出現在國徽、貨幣、郵票、飛機、軍徽、戰車和戰艦上。而楚楚可憐的考拉,更是成為“世界十大最可愛動物”之首。這些動物出現在標識中,行人的心易被萌化,在自覺遵守、會心一笑的同時,也達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培根說過:“只有野獸和神靈喜歡孤獨”。長久隔離的人們真心渴望交流,這些小動物便充當了天然使者。3月下旬以來,澳大利亞全國興起的“曬小可愛”活動,就十分暖心。在大街小巷,人們都可以看到各個家庭“曬”出的玩偶小熊、袋鼠、考拉、澳大利亞本土的“復活節兔子”兔耳袋貍以及考拉的近親、在華語圈有“土肥圓”之謔稱的袋熊。它們大小不一,顏色各異,或端坐窗臺,或佇立院中,或倚在門旁,或躲在樹后。澳“曬小可愛”這一活動的靈感來自英國作家邁克爾·羅森的兒童繪本《我們要去捉狗熊》,其初衷是讓“悶”在家里的孩子們通過尋找這些“卡娃伊”來增加樂趣,分散其對疫情的注意和擔憂。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作用逐漸凸顯,發揮了意想不到的社交功能?!斑@只坐在郵筒上的考拉,就像一個熱情打招呼的小朋友,我們全家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蓖獬錾⒉降目芭嗬忻癍偹垢吲d地告訴記者?!昂⒆觽兘璐苏业搅诵⊥姘?,一會兒就同這家的小主人攀談起來?!庇浾咚谛^的一位家長,更是備感慰藉。自從家門口擺放了一只袋熊,每天都有兒童駐足觀看。一直感到孤獨的5歲小女兒,得以與小伙伴交流?!捌诖鞓芬彩且环N快樂”?,F在,她每天都坐在客廳里不停地向外張望,一看到有人路過就跑出來,憂郁的心情早已煙消云散。更令人欣喜的是,此前不相往來的街坊也因此熟絡起來?!吧缃痪嚯x1.5米,心的距離0米!”小動物的媒介作用,確實不可低估。
特許小兔子隨意旅行
在異常重視復活節(4月11日-13日)的澳大利亞,今年給人們帶來最多快樂的則非小兔子莫屬。作為復活節的使者,小兔子的使命是在節日期間為孩子們送來禮物——由巧克力做成的復活節彩蛋。與圣誕老人一樣,這位使者也是當天從“遙遠的地方”趕來。但澳大利亞3月20日即已“封國”,今年的小兔子還能如期到來嗎?這讓期待狂歡的孩子們擔憂不已。4月2日西澳州9歲的小姑娘泰拉寫信詢問該州州長麥高文。忙于抗疫的麥高文次日即回信:“泰拉,我有重要消息告訴你。我剛剛簽署了‘特赦令,下周小兔子可在西澳隨意旅行,到訪任何家庭,給孩子們送彩蛋。”麥高文在電視上特意“秀”出這一特赦令,并將“Exemp?tion”(豁免)換成了讀音相似、兒童相見也能“相識”的“Eggs-emption”。孩子們及時收到心儀的禮物,整個西澳人的心都被“麥高文大叔”的有愛舉動暖化了。
小動物網上送問候
疫情期間,小動物們頻頻出鏡,紛紛奔赴抗疫一線,暖化澳大利亞人。悉尼、墨爾本等地的多家動物園在關閉后推出24/7直播服務,當地人在家用攝像頭即可與動物親密接觸。在網站視頻上,全國各地小動物們送來的問候更是數不勝數。南澳州坎加魯島附近的寬吻海豚與你一起擁抱浪花,開啟美好一天;昆州北斯特拉布羅克島的袋鼠與你一同面朝大海,靜待春暖花開;西澳州幸運灣海灘上享受日光的袋鼠,愿你每日如沐春風;維州卡恩河鎮被救治后放飛的布布克貓頭鷹,邀你翱翔藍天。在這些抽象的祝福之外,視頻中還有小動物們更具可操作性的勵志行為:前爪強勁有力的袋熊單手俯臥撐,提醒特殊時期勿忘強身健體;自帶迷人微笑表情的短尾矮袋鼠,呼吁保持豁達心態;大赤袋鼠媽媽與寶寶親密相擁,也似乎在叮囑疫情下的人類:“在特殊時刻,請照顧好你愛的人”。小可愛們為孩子帶來歡樂、溫暖,也給大人帶來慰藉、信心:病毒終將被戰勝,明天會更美好?!?/p>
環球時報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