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敏 康緲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學物理實驗課預習的重要性和現狀,提出了借助優秀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雨課堂”構建實驗課預習新模式,并闡述了實施的具體過程;新的預習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讓更多的理工科學生和教師受益。
關鍵詞:大學物理實驗? 實驗預習? 雨課堂?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2(a)-0187-02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course preview and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have been analyzed. A new preview model based on excellent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hands of Rain classroom have been propos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ecific process have been elaborated; The new preview model is helpful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o improve classroom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students will be improved and mo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will benefit from the new model.
Key Words: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Experiment? preview; Rai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大學物理實驗課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中理工科學生受益面最廣的基礎實驗課程之一,是大學生進入大學后受到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由于多方面的主客觀原因,特別是不重視實驗預習和預習效果不佳,使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效果不盡理想。而“雨課堂”是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共同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能夠在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間建立溝通橋梁,讓課堂互動永不下線,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與學的能量。因此,本文提出借助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構建大學物理實驗課預習新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1? 實驗預習的重要性和實驗預習的現狀
大學物理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從實驗預習、實驗操作和測量、數據處理、結果討論等環節來體現,其中實驗預習是關鍵性的第一環節。如果沒有有效的預習,學生不能充分理解實驗原理、不能將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銘記于心,到實驗課上就會很被動,失去完成實驗的信心,只能很盲目地去模仿實驗,以至于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驗任務,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思考和探索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因此,預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實驗課的教學質量,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實驗預習的過程和效果[1-2]。而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學生預習一般仍以看實驗教材為主。但由于教材缺乏直觀性,學生很難將預習內容和具體的實驗儀器聯系起來,加上一部分工科學生物理基礎薄弱,導致預習的效果不佳。而教師評判預習的效果,仍以實驗課前檢查預習報告為主。這樣會出現大部分學生預習報告的內容僅僅是照抄課本,形不成自己的明確思路。雖然看起來進行了預習,但到實驗課上,仍然手忙腳亂,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自己獨立完成實驗。面對這種現象,教師不得不抽出時間重新詳細講解預習內容,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實驗課的教學進度,致使部分較難的實驗項目不能按時完成或者只是根據教師的演示機械地重復,根本達不到培養科學實驗能力的目的[2]。
2? “雨課堂”助力實驗預習的可能性
隨著21世紀信息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方便快捷的移動設備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隨時隨地使用的工具,尤其是微信聊天軟件從眾多的聊天軟件中脫穎而出,在大學生中應用極其廣泛,傳統校園已轉化為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園。中共中央、國務院2018年1月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指出,教師要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其中明確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迫在眉睫。
“雨課堂”作為一種優秀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旨在連接師生的智能終端,將課前-課上-課后的每一個環節都賦予全新的體驗,推動教學改革。它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課外預習與課堂教學間建立溝通橋梁,讓課堂互動永不下線[3]。“雨課堂”只需要借助教師熟悉的PowerPoint和學生常用的微信,成功地將課堂上的手機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工具,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再成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借助“雨課堂”輔助實驗預習,建立新的實驗預習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將帶有慕課(MOOC)視頻、習題、語音的課前預習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和師生溝通及時反饋,這樣教師課前就可以全面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課堂上教師通過課前測、答題、彈幕互動,有的放矢地檢驗預習情況和翻轉實驗理論講解,提高效率和課堂效果。
3? “雨課堂”輔助實驗預習的過程
3.1 課前預習準備階段
教師課前建立課程和班級,并對進入班級課程的學生分組,確立小組長。課件一般應包括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和操作以及實驗的應用等。教師可在傳統的PPT課件里面插入視頻,包括學堂在線上的MOOC視頻、網上優質的視頻、以及針對具體實驗項目自行錄制的視頻。比如對于實驗原理難于理解和儀器操作過于復雜的、演示實驗受到局限的實驗項目教師可制作成微課,具體的實驗可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側重[4]。例如落球法測量液體的粘滯系數,測量小球的下落時間儀器調試步驟復雜。教師可把儀器的詳細調試步驟制成微課,讓學生事先反復觀看,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至于光學實驗演示受到一定的局限,教師也可利用動漫、動畫、視頻制成微課,淋漓盡致地展現實驗的過程。實驗預習電子資料可形成教師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教學風格,課前通過課件庫推送給學生,讓學生配合教材,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
3.2 學生交流溝通消化吸收階段
預習內容和資料推送給學生以后,就避免了學生僅有教材的無奈。學生首先自學消化吸收。對學生的疑惑,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可通過微信實時互動,體現“雨課堂”永不下線的優勢。教師可通過“雨課堂”對學生一對一有針對性地交流和溝通,對一些共性的問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和交流。通過不斷反復地互動,既有效地對學生解惑,又進行了知識鞏固,提高了學習的熱情和預習效率,并且也有助于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在實驗課堂打有備之戰。
3.3 課堂檢驗和講授階段
實驗課堂上,教師可根據掌握的預習情況,用“雨課堂”的客觀題有針對性地直接測驗;也可發送主觀題目,有組織地讓學生發言、講解、論述和討論等,對學生適當地考核評分。通過課堂考核評分和實驗預習報告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客觀公正地進行預習考核,刺激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課堂講授階段,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觀點等共性問題集中有針對性地講解,學生已經掌握的問題少講或不講。教師仍可以通過“雨課堂”這座橋梁繼續和學生交流、互動。例如學生通過彈幕功能將實驗遇到的實際問題及時發送給教師,教師也可以通過彈幕直接回答,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提高了課堂質量。
3.4 線上分享階段
傳統的課堂結束之后,學生和老師的交流少之又少。借助“雨課堂”,教師可建立討論區。在討論區里,學生可以暢所欲言。例如交流實驗課上的具體問題、實驗的經驗、實驗心得和體會等。教師既可參與交流討論,也可啟發引導學生才去研究式地討論,在不斷地討論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也從中收益,不斷修改課程進度、課程思路以及講課方式等。
4? 結語
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實驗預習過程,充分借助“雨課堂”這種優秀的教學輔助工具,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一定能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讓更多的理工科學生受益。
參考文獻
[1] 鄭永春,于培清,劉建曉.重視預習 提高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質量[J].高教學刊,2018(22):101-103.
[2] 欒曉寧,康穎,李春,等.改革課前預習環節,提升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J].高教學刊,2017(16):80-83.
[3] 楊克思.學堂在線推出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EB].清華大學,2016.
[4] 劉萍,張俊武,王紅理,等.物理實驗課前預習微課的制作[J].物理實驗,2017,37(增刊):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