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莉
[摘要]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化也被稱為對兒童心理學的嘗試,它主要有四個特點:教學情境生活、學組織的多樣化,教學過程的活動性和全面的教學內容。然而,在教育實踐中,一些幼兒園教師有關于教學活動的游戲化尚存在一定的誤解,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他們并沒有接觸到真正的游戲化教學。為了真正實現教學活動的游戲化,在對幼兒實行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于幼兒動手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幼兒教學;游戲教學;幼兒心理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游戲化過程是指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突出教學情境、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的整合,注重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性,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呈現。教學活動的游戲化并不單純指加入游戲教學活動或者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的過程,它是指使幼兒以游戲的方式來接觸世界,在游戲中實現自我表達能力的提升。在實際生活中,部分幼兒園教師對游戲化教學的不理解使得它根本不可能真正落實到幼兒園的實踐教學活動中,這也導致了人們對于幼兒游戲化教學存在一系列誤解。
幼兒教學的游戲化是指對幼兒采用獨特的學習方法,這也是幼兒的主要教學活動。游戲是幼兒以一種輕松的適當接觸世界的方法,在游戲過程中也可以使幼兒直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增強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等主觀能動性的過程。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控制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并愉快地與同伴互動,提高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游戲不僅可以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基本需要,而且對幼兒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一、對幼兒進行游戲教學的必要性
(一)提高幼兒對于學習的興趣
游戲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奇心,開發智力,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游戲是孩子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式,它對于幼兒的基本意識與綜合素養的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幼兒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也可以培養幼兒配合他人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幼兒學習興趣的養成。因而教師也應該改變傳統觀念,用游戲作為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充分發揮兒童游戲的教育作用。同時,教師要使幼兒明確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必要的游戲環節使孩子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積極探索的能力。在這種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傾聽學生的思想和觀點,改變一種語言的教學方法,為幼兒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此外,教師應該發揮適當指導和及時干預的做法來提高學生對于游戲化教學的了解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游戲的方式來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并對其進行一定的整合研究,了解幼兒對于游戲化教學的認可程度在此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認知思維的發展。
(二)促進幼兒注意力的集中
游戲化教學對于幼兒注意力的集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們要注意游戲對于幼兒的激勵作用,即通過游戲來為幼兒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環境,為幼兒提供機會交流經驗和作品展示,讓孩子們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其次,教師要注意在游戲過程中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游戲的魅力就在于年幼的孩子可以在游戲中發揮自己的自主性。最后,游戲化教學應該是合理的和自然的,在游戲結束后,孩子們對于游戲活動的評價也應該是合理和自然的。教師不應該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和評價孩子,但要注意每個孩子自身能力的綜合發展,通過有效的教學提高幼兒注意力。
(三)最大程度上保障幼兒心情愉悅
游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關鍵環節,適當的游戲教學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幼兒心情愉悅,從而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幼兒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只有真正的從幼兒的需要和本能出發,認識到在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會對幼兒的游戲化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提高和改進。此外,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特征之一是教學過程的積極化。教學過程的積極化意味著幼兒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處于被動地位,應積極學習體育活動和思維活動。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兒童的主觀地位,并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
二、提升幼兒游戲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選擇恰當的音樂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教師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綜合性的教學方式,以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但是當前我國的幼兒園課堂教學中,幼兒教師提供的教學內容的確具有過于細化以至于難以整合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只是教孩子們學習兒歌如何唱,歌曲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并沒有得到解釋或學習。在教孩子們的歌曲時,教師沒有整合其他領域的知識來引導孩子理解,這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被動地接受單一性的教學內容,影響了幼兒學習的效果。
(二)科學掌控游戲節奏
在幼兒園游戲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游戲過程中幼兒的表現來了解幼兒,仔細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變化與心理發展,以此來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明確他們的具體活動的意義。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科學的掌握游戲節奏,通過對游戲過程的把控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心情愉悅,也可以確保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綜合發展。
(三)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游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明確幼兒才是課堂的主體,同時在游戲中為自己準確定位。在游戲中,教師不應過分地控制和干預學生,而應積極鼓勵和引導幼兒積極投入游戲,幫助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使幼兒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獲得較好的游戲體驗。此外,教師還可以與幼兒積極有效的溝通,并通過自己的方式和行為與其交流,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和體驗教師的關心、愛護、鼓勵和支持,并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在游戲中教師還需要幫助孩子正確看待游戲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建立一個民主、平等,輕松愉快的和諧相處的關系,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綜合發展。
(四)寓教于樂,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
游戲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還表現為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地寓教于樂,通過創造一個直觀生動的教學環境來促進孩子們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向學生“提出知識”,而忽視了孩子的興趣與需求,事實上,在許多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甚至很少會注意到幼兒在課堂上的反應,兒童往往無法融入課堂教學情境。從長遠來看,孩子會對這種無聊的教學方法失去興趣,最終導致孩子厭倦學習。例如,教師在向孩子講授童話故事的過程中,如果完全不與孩子互動交流,這樣即使教師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技巧非常豐富,也不會影響到幼兒對于課堂和教師的觀感。因而教師一定要通過游戲的方式來使幼兒積極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游戲能力與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五)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為了實現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游戲化,教師應首先為兒童創造一個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在創造教學情境時,要立足于幼兒的生活,積極尋找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線索,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努力為他們創造直觀、生動的教學環境,使孩子們能夠積極融入教師創造的教學情境中。在此背景下,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就具體情況而言,目前在中國采用情境教學法的幼兒園已有很大程度上的發展,而且成功的案例數量太多,無法一一列舉。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教師通過為幼兒創造一個生動的教學場景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游戲的過程中。由此看來,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使幼兒從游戲中有所得,并最終提高幼兒對于游戲化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隨著人們對幼兒教學模式關注程度的不斷提高,同時全面貫徹落實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新要求的不斷落實,教師應該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選擇恰當的方式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對于學習的興趣。教師通過對游戲化教學研究與運用程度的不斷深入,可以為兒童創造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并提出為孩子提供盡可能多的教學內容。在游戲化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要注意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玉平.提高教師有效觀察幼兒游戲行為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 2018,(44).
[2]孫慧芬.如何引導幼兒游戲向更高水平發展[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1).
[3]周莉.優化幼兒游戲指導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4).
[4]張春芳.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