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冬月 付曉男
摘要:馬克思主義是被人類社會實踐證明了的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主義隨著歷史的發展與時俱進,在否定之否定中持續發展,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永不過時的真理威力。在新時代的條件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來探索公共衛生安全防控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對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宣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著的開放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品質和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決定了它具有巨大的時代意義、理論意義、現實意義。在我國進行公共衛生安全的防控工作中,馬克思主義的政黨理論,人民性的特征,國家治理觀念,自然觀,自由人聯合體等思想理論和觀念為公共衛生安全防控提供了理論參照和方法指導。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不斷戰勝發展中的困難,沖破阻礙,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克服挫折。所以,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我國公共衛生安全防控的工作是經得起現實檢驗的。
一、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實踐給當時處于水深火熱的舊中國帶來了新的希望,當時進步的知識分子紛紛主張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而在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進行了一系列革命,最終成功建立了新中國,開啟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和新篇章。從此,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取得了重大成就。“確立和維護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核心,始終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一個基本觀點。”[1]而中國共產黨始終貫徹并落實這一基本觀點。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實踐取得的種種成就充分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真理性,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繼續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協調各方,指揮全局。其中,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公共衛生安全的防控至關重要。在公共衛生安全防控的工作中,我黨一直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精準施策、科學決策、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我黨第一時間進行決策部署,總攬全局,統籌規劃。抓住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突出問題和牽動公共衛生安全防控的主要事件進行治理,著力推進,重點突破。此外,中國共產黨也是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政黨,對于公共衛生安全的防控工作,我黨第一關心和記掛的始終都是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
馬克思主義是為人類求解放的學說,它根植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馬克思主義是屬于人民的理論,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特征。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曾多次出現“人民性”的概念。1842年4月,馬克思在《萊茵報》編輯部工作時,首次提出了“報刊人民性”的概念。他指出,“報刊應該生活在人民當中,它真誠地和人民共患難、同甘苦、齊愛憎”[ 2]。在馬克思主義堅定地為人民辯護的同時,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立場。這在公共衛生安全防控的工作中也有著最深刻、最深入、最深切的體現。首先,在突發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中,我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實際切身利益,把人民群眾放在心里最高的位置。其次,我國積極推動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加大對公共衛生安全防控的資金投入,保障人民享有各項權利,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再次,我國擴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鼓勵社會組織興辦公共衛生服務事業,如醫療服務、衛生宣傳、健康教育等等,從而推進各項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造福于人民。最后,公共衛生安全的防控本質上是一場人民戰爭,只有廣泛依靠人民群眾,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凝聚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我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重大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的國家治理觀為我們研究和解決國家治理中的問題提出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國家治理的實踐運用與創新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作用。在我國公共衛生安全防控中,就充分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即集中力量辦大事以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越來越趨向科學化、民主化、現代化。當今我國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制度日益完善,針對突發的急性傳染病和潛伏的慢性傳染病的監測與防范取得了良好進展。為了保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公平,我國也在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投入機制,對于公共衛生安全事業的投入也向偏遠地區和貧窮地區傾斜。在公共衛生安全的防控中,我國政府的處理措施也更加成熟,體現出的是我國政府履行社會職能水平的不斷提升。面對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既有責任擔當之勇、又有科學防控之智,既有統籌兼顧之謀、又有組織實施之能。”[3]。每一次的公共衛生安全防控都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驗,而我們則要努力攻克難關,交出一份令人民滿意的答卷。
四、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認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自有它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我們應該尊重自然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如果違背自然規律改造自然,那么最終自然一定會懲罰人類。恩格斯也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4]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挑戰自然規律是沒有好下場的,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對人和自然雙方都有好處的事。如果打破這個平衡的狀態,那么必然會招來大自然的懲罰。所以才要保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達到人與自然相統一的狀態。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與自然和諧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能夠指導我國的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在我國進行公共衛生安全防控時,尤其是重大傳染病的防控,一定要注意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尤其是人與動物的關系。由于很多動物都是傳染病病毒的攜帶者,所以要嚴格規范市場行為,禁止野生動物的非法交易活動。這一點在我國的《刑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等各個層級的法律法規中也都有同樣規定。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了人類的安全,與之相反,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做法和人們吃野味的行為最終一定會傷及自身。歸根結底,公共衛生安全防控不僅要樹立“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還要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5],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首次提出。但卻是對早在19世紀馬克思關于自由人的聯合體思想的繼承和發展。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的正式形成。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6]這充分說明了二者在本質上的一致性。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類,不論民族、性別、宗教和國籍,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被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人類命運共同體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則,旨在促進本國和其他各國共同發展。這同樣也與全球公共衛生防控所秉持的理念不謀而合。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處一個世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防控與治理至關重要,要求世界各國都要具有大局意識,不能只關注國內的公共衛生安全防控而忽視國外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存在的風險。聯系是普遍存在的,一國的公共衛生安全如果防控不力很可能造成世界范圍內的公共衛生危機。所以,公共衛生安全防控不只是一個國家的責任,需要所有國家攜起手來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公開、透明的態度,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努力維護地區和世界公共衛生安全。
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科學的理論,它是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現如今,馬克思主義依然發揮著對中國社會建設和治理的指導作用,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的行動指南。與此同時,我國公共衛生安全的防控工作雖然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但是未來發展形勢依舊嚴峻,不容樂觀。我國的公共衛生安全防控體系還需不斷完善以應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漏洞。因此,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用于指導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工作是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的。相信公共衛生安全防控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必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贏得公共衛生安全防控阻擊戰的勝利。
基金項目: 1.吉林省高教學會 2019 年高教科研重點項目“高校思政課‘金課建設研究——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為例”(JGJX2019B17)階段性成果。
2.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以“金課”建設為目標的高校思政課多元化考核模式研究》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71.
[2] 舒浩.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N]. 解放軍報,2019-05-22(007).
[3] 丁晉清.增長“勇”“智”“謀”“能” 提高工作本領[N].光明日報,2020-02-26(06).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胡錦濤:《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2012年11月18日,http://cpc,people. 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11.html.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作者單位:叢冬月、付曉男,長春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