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
摘要: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幾年,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逐漸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學生的就業不僅關系著個人的未來發展,也關系著社會的安定團結。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大學生在就業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首先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內涵進行了簡要的論述,又對目前大學生在就業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最后對如何有效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能力;對策
1概述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內涵
在大學生就業能力內涵定義上, 前人研究大多將知識、能力和素質混為一談, 因而在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界定和就業能力結構的構建上, 往往內涵和外延不一致。知識是客觀事物的固有屬性或內在聯系在人們頭腦中的一種主觀反映, 能力是個體進行某項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特征, 素質是個體在先天的基礎上通過后天的環境影響與教育訓練而形成的順利從事某種活動的基本品質或基礎條件。首先, 知識、能力之間雖然聯系非常緊密, 但從兩者關系來看, 知識往往為能力的發展提供基礎, 如需具備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才能體現出匹配的專業能力, 能力所表現的特征要比知識所表現的特征更加深入。其次, 素質更偏向于個體身心特點的綜合的、內在的、整體的體現, 是人的發展的基礎和基本條件, 包含一定的先天遺傳因素, 而且比較注重為人處世方面的特征, 是教育過程中最為根本的內容。但與知識和能力相比, 素質的綜合性較強, 且不太容易測量。
2目前大學生在就業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2.1基本工作能力較差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適應環境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外語和計算機運用能力及從事實際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 如愛崗敬業、敢于吃苦、樂觀自信、誠實守信等。基本的工作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精神, 是大學生作為社會人、單位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是用人單位挑選大學生的首要標準。
2.2專業技能不強
大學生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 應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本學科、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能夠運用它指導實踐的能力。專業技能包括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專業技能是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也是用人單位挑選大學生的關鍵標準。現實中, 一些大學畢業生并沒有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 在就業過程中遭遇困難就不可避免了。
2.3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準確定位能力、抓住機遇的能力、表達能力、自我決策能力、自我推銷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 是決定大學生能否實現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結合、達到入職匹配的重要因素。但是, 不少大學生缺乏這樣的能力, 如在應聘時, 一些大學生沒有掌握相應的應聘技巧與策略, 缺乏談話策略和技巧、對薪水期望的表達方式以及社會關系和社會資本的恰當運用等。
3有效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分析
3.1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首先,轉變教育觀念。很多高校受傳統人才培養觀念的影響, 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等方面偏理論化、應試化, 大學生往往具備充足的知識儲備卻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導致就業能力不強, 缺乏創新精神;其次,改革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 利用現代化教學方法, 開闊學生視野,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欲望, 提高技能培訓和實踐經驗的教學比例, 鼓勵學生進行創業體驗, 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 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第三,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可采用考評機制鼓勵教師提高教學素養, 鼓勵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樹立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觀念, 從教學方法、教學活動、教學目標等各方面全面實行創新創業教育, 提高教師隊伍的創新創業教育水平。
3.2通過校企合作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
在對大學生實際就業情況的調研與分析中發現,大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存在較大的偏差,基礎理論與實踐存在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學生實際工作中的表現。針對這一情況, 我國高校的教學體系中的就業指導工作應有所改變,通過企業實際工作的匯總與分析, 了解企業對相關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踐能力進行培養,進而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校企的結合,掌握企業對各崗位員工工作的實際要求,以此為基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3.3 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在社會活動中, 基本的溝通與協作能力是職場生涯的基礎。受獨生子女及生活環境影響, 當代大學生的溝通能力及協作能力存在諸多的缺陷。針對這一問題, 現代高校教學過程中應有側重地進行教學改進。從基本的自我介紹入手, 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協作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為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3.4以政策引導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
針對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 我國政府相關機構應加快對大學生就業現狀的掌握。從政策引導入手, 從職能機構要求入手, 強化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將就業指導與就業培訓納入畢業考核中, 通過教學要求與考核要求等方式, 提升大學生對就業能力培養的重視。針對專業需求與要求, 強化就業技能與就業素養的培訓, 實現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獻.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J]河南農業,2018(36).
[2]董喜濤.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33).
[3]李偉.關于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探討綜述[J].經濟研究參考,2018(12).
[4]車瑩.“雙創”環境下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對策路徑研究[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0).
[5]王瑩.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科技創新活動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8(18).
[6]蔡可姝.論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因素及提升路徑[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