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
摘要:牧區作為中國社會的現實存在,與農村、城市一樣,是同屬于中國本土化社會工作的主要領域之一。牧區社會工作作為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社會工作之一。在中國這樣一個牧區分布較廣、牧民人口占有一定比例、少數民族文化多元的環境中,發展牧區社會工作是中國民族地區社會工作發展的當務之急,而發展牧區社會工作的前提是要培養一支專業技能和專業價值觀均要達標的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本文以國家對于民族地區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幅員遼闊的牧區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切入,牧區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現狀比較簡析人才培養困境成因。
關鍵詞:牧區;人才培養;社會工作
目前我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在理論體系、社會工作人才開發模式、社會工作人才本土化發展進程、社會工作人才的組織動員和后續管理等方面,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必須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和各地實際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模式。因此,開展這方面的研究,不僅具有理論價值,也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一、牧區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意義
(一)“優勢視角”下非主體民族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意義
對于非主體民族社會工作人才的直接培養其成本要相較于主體民主社會工作人才的文化敏感培養要小得多,且以成效及介入效果來說,非主體民族社會工作人才較于其他人員更具優勢。社會工作在為案主提供專業服務之前需要與案主建立關系。在為少數民族提供社工服務時,如果文化差異太大,這種關系建立得很慢,甚至有時候很難被案主接受。當非主體民族社會工作學生在牧區開展工作時,他們遇到的阻礙及問題更少,本就屬蒙古族的社會工作者在文化習俗及日常生活上與牧區人群的切合使他們極快的融入牧民群體之中,由于同屬同一民族,牧民群體對于該類社會工作者群體更加信任,這便是非主體民族學生較主體民族學生的優勢所在,他們無需“文化敏感”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本就存在于他們自身,再結合專業知識的學習之后,無論是介入的廣度或者深度,本民族學生群體均要優于其他民族學生群體。
(二)民族社會工作者能夠真正實現社會工作的本土化
作為生于斯、長于斯的當地民族社會工作者,他們更了解本民族解決某些問題的傳統方式與理念,能找到與社會工作方法、技巧與理念的最佳契合點。更了解和熟知當地的人脈,能夠更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系,從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并認可社工的重要性,參與到社工服務的隊伍中。了解自己家鄉人民的需求和困難所在,在服務時會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對少數民族社工隊伍的培養,這些民族社工能夠更好地結合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及當地的實際情況,秉承利他主義價值觀,綜合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為有需求的個人、家庭、機構和社會提供專業服務,更為重要的是為這些少數民族案主們提供最想要的服務和心理支持。
二、牧區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現狀及困境
(一)牧區對社會工作職業認同度的缺乏
少數民族聚集區大多地處牧區,交通和信息的閉塞使他們對社會工作的了解更是少之甚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剛剛起步,牧區不少干部職工,包括部分領導干部對社會工作及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概念比較陌生,牧民群體了解比較少。在牧民生計及牧區扶貧建設、地方病防治中引入社會工作人才的意識不強,主動關心、支持社會工作的較少,處于小范圍運行、少數人理解、部分系統支持的狀態。甚至部分牧區管轄區政府決策層對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也缺少統一的長遠規劃。
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尤其是牧區中,其社會工作者的數量要遠遠低于國家對于牧區及嘎查的人數要求,一方面將社會工作人才作為六大人才隊伍之一來倡導建設,要建立一支規模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另一方面卻又限制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培養,部分地區將社會工作列入高校教育“減招”“隔年招”專業。這勢必對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建設帶來制約。這些認識上的偏差將直接影響社會工作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開展。
(二)民族地區社會工作人才專業水平要求更高
民族地區對少數民族社會工作者的要求比較高,既要求他了解并且認可少數民族的文化,也需要他在社會工作方面有一定的知識和技巧,更需要培養堅定的政治立場,才能在少數民族地區更好地發揮社會工作的作用。
民族社會工作實踐的基礎上談到要避免“文化識盲”問題,民族地區開展社會工作必須有文化敏感性,否則就難以開展社會工作,難以開展當地所能接受并扎根于當地的社會工作有學者將宗教的功能與社會工作聯系起來,在民族地區,宗教在對弱勢群體的社會救助、信教群眾的精神心理調適、老年人服務、家庭服務等方面具有社會工作性質的功能,這說明開展民族社會工作必須高度重視民族文化都是需要社會工作者深入民族地區,與民族群眾在一起,了解他們的生活,理解他們的價值,因此民族社會工作是一個深入細致的過程。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者要想真正的介入民族地區,其專業能力和文化敏感力并不是嘴上空談即可,是要真正的進入民族地區與該地區居民共同生活,在此基礎上了解他們的生活,理解他們的價值才能開始牧區社會工作的第一步
小結
在民族地區培養一批優秀的少數民族社工人才是非常必要的,能解決民族地區諸多社會問題,提供社會工作服務。這不僅有利于民族地區的多元文化發展和民族團結,鞏固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還可以豐富我國社會工作發展模式,促進民族社會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專業限制與文化識盲:農村社會工作實踐中的文化問題[J]. 古學斌,張和清,楊錫聰.社會學研究. 2007(06).
[2]論社會工作者的族群文化敏感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社會工作本土化的一種探索[J]. 李林鳳.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
[3]張銀花.中國本土化社會工作:牧區社會工作探析[J].社會工作(學術版),2011(03).
[4]李安宅: 邊疆社會工作( M) .中華書局.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