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州 袁青秀 張慶蕊
摘要:中醫民間療法是我國傳統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華民族的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現今,中醫民間療法面臨多重困境,幾近失傳。本文利用文獻分析、基層調研、問卷調查、數理分析等方法,對山東省16個地級市中醫民間療法現狀進行合理分析,并對調研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措施,以改善中醫民間療法面臨遺失的困境。
關鍵詞:中醫民間療法;現狀;保護;傳承
中醫民間療法產生于民間,以其簡單、方便、有效、價廉的特點盛行于民間,它沒有經方、名方的名氣,沒有系統的中醫理論體系,是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的積累,依靠“口耳相傳”或“師徒授受”的方式流傳,由民間中醫所掌握,被視為謀生絕技而不外傳的治療方式[1]。
東晉時期,葛洪非常重視對中醫民間療法的收集和整理,編就《肘后備急方》,推動了青蒿素的問世。明清時期,趙學敏的《串雅》記錄了民間走方醫的經驗,為我們保存了流傳千百年的民間驗方。近年來,我國深入開展發掘和整理民間醫藥的工作,各地各樣中醫民間療法著作相繼出版。
但是,中醫民間療法發展現狀仍然不容樂觀,一方面由于中醫民間療法其自身問題,出現方藥、適宜技術的適用范圍逐漸變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沒有保障,甚至有的療法已經遺失或正在遺失;另一方面,中醫民間療法還面臨著持有者沒有合法行醫身份、西方藥企肆意掠奪知識產權、開發管理混亂等問題。
本文以山東省為例,深入分析山東省中醫民間療法現狀并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
1 中醫民間療法現狀
1.1 中醫民間療法自身問題
由于中醫民間療法產生并盛行于民間,導致其有時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復雜特性,它的技藝不循常規,靈活不拘,往往對某些地方病、疑難雜癥具有獨特療效。但是目前由于缺乏對中醫民間療法的質量評估標準,致使它的安全性、有效性無法得到正確評價,有無毒、副作用也難以說清。
有些中醫民間療法適用范圍較小,但由于臨床患者自身體質不同,同一種病癥可能在其身體表現不同,如果使用對癥可以起到藥到病除的療效,如果不對癥可能適得其反帶來不確定的危害,耽誤病情的同時人們也因此失去對中醫民間療法的信任。
有些民間驗方藥物使用方法獨特、藥材種類及炮制技藝考究,然而大多祖傳秘方沒有準確的文字記載,僅靠“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致使一些驗方在流傳的過程中面臨失傳風險。
有些中醫民間療法的秘方、驗方與經方、名方的相似性很大,只是通過對經方、名方的簡單加減而對某一種疑難雜癥有特殊的治療效果。
不久前,有媒體披露,全國至少有 15 萬名民間中醫長期處于“非法”狀態[2]。這15萬名民間中醫手中持有的中醫民間療法,雖對人民有用、對社會有益但卻不能合法利用,如何確保好的驗方得以傳承、好的技藝造福人民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1.2 中醫民間療法生存環境問題
傳承危機:經過對山東中醫民間療法現狀研究發現,有些傳承人依照祖方行醫,造福百姓。有些傳承人并不清楚祖方功效,便將祖方賣給別人。有些傳承人不會運用祖方,便將其束之高閣。還有些人手握祖方但傳承無人,只能任其遺失。
產權掠奪:有些發達國家以中醫民間療法在我國無法合法使用為噱頭,大肆掠奪占有。就青蒿素在美國申請專利這件事而言,業內流傳的“中藥的開發在中國,研究在日韓,利潤在美國”,言不過矣。中藥知識產權大量流失的現狀讓人痛心不已[3]。
宣傳問題:大多數中醫民間療法傳承人依靠口碑影響力進行自身宣傳,這種傳統的宣傳手段在如今是遠遠不夠的。而在互聯網中有中醫民間療法傳承人發帖詢問診病如何交易、是否合法等;還有傳承者甚至貼出自己的照片做證明,利用公共網站與患者簽訂合同,保證治療效果; 也還有通過微博尋找開發合作伙伴并售賣藥物的;而利用微信、QQ等售賣祖傳秘方、技藝、驗方的也非常多,有治脫發的,有治療婦科疾病的還有治療小兒疾病的等。中醫民間療法在宣傳、開發和管理方面比較混亂。
2 中醫民間療法保護措施
2.1 國家層面保護措施
2.1.1 配合《中醫藥法》,建立“中醫民間療法保護法”
由政府相關人員組織開展“中醫民間療法保護法”的立法工作,調集全國各地區享有名望的民間中醫參與立法工作。立法的目的主要在于確立一個挖掘中醫民間療法工作的機制,打通自上而下去挖掘和自下而上層層推薦的發掘渠道[4]。在立法的同時,由國家設立權威的管理機構,各省市分別成立附屬組織,各組織遵循法律明確工作的總體方針和實施戰略,具體包括實施部門、工作人員、工作目標、相應職責、實施方法、收集整理的報告及獎懲制度等[5]。
2.1.2 制定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在泰國《傳統泰醫藥知識保護與促進法》中第16條指出:“將傳統泰國醫藥分處方分為三類:國家處方、私人處方和一般處方”[6]。筆者建議我國可以借鑒泰國經驗,在全國開展中醫民間療法摸底工作,對搜集到的民間驗方、適宜技術依法進行保護,在當地機構建立檔案庫,允許傳承人保留中醫民間療法的核心技藝、關鍵成分。
相關機構設定中醫民間療法評價機制,對搜集到的民間驗方、適宜技術進行評價,對確有療效的民間療法依照實用程度分為國家秘方、私人秘方和一般秘方三類,對確無療效的民間療法進行剔除,避免出現魚目混珠的情況。
2.1.3 適當拓寬人才準入政策
隨著《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的實行,解決了很多既無學歷又無職稱的民間名老中醫的合法行醫問題。但還有很多中醫民間療法有著很好的療效,由于其傳承人自身原因難以通過考取證書等途徑將其傳承下去,政府可以根據群眾反饋并實情適當放寬人才準入政策,加強對中醫民間療法發展環境的監督與整改,讓其得到更好的發展。
2.2 社會層面保護措施
2.2.1 舉辦中醫民間療法學術交流活動
政府選擇當地民間中醫中較有威望的一人,由該人走訪調研當地民間中醫,并在民間中醫之間形成聯系,促進民間中醫相互認識和了解,組辦“中醫民間療法學術交流”協會。協會定期舉辦學術交流、“絕活”展示活動,在交流中,假冒的中醫便露出原形,一些有“絕活”的民間中醫因此會更容易被挖掘出來。而如果有某些民間中醫愿意獻出自己的“絕活”,該團體還可以提供一個足夠好的平臺,避免失傳。
2.2.2 ?搭建網絡平臺,傳承民間療法
很多民間中醫由于年齡過高,身患疾病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無法參加確有專長考試,應對其醫術和臨床經驗進行搶救性傳承。政府建立中醫民間療法傳承網絡平臺,將符合以上條件的民間中醫的技藝展示在平臺上,吸引有志之士拜師學藝,通過協商制定跟師學習的方案,將秘方秘法進行傳承,進而能夠合法利用中醫民間療法。筆者認為,山東省可以結合免費醫學生計劃,對有志傳承中醫民間療法的醫學生施行獎賞政策,以鼓勵青年中醫下基層傳承中醫民間療法。
2.2.3 納入當地醫院擬定處方
當地醫院在對中醫民間療法的驗方、適宜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后,可與確有療效而配方安全可靠的當地中醫民間療法傳承人聯系,以協議的方式與中醫民間療法傳承人簽訂合同,將其療法納入當地醫院的擬定處方使用。在工作中,做好中醫民間療法的推廣和培訓工作,確保中醫民間療法不被遺失。
2.2.4 加強社會保護中醫民間療法意識
鼓勵社會資本、風險資金參與挖掘和推廣中醫民間療法[7],國家正大力鼓勵民辦中醫院建立,這些民辦中醫院也應擔負起推廣中醫民間療法的義務。
政府通過對中醫民間療法資料庫的整理,找出一批確有療效的中醫民間療法,聯系當地藥企與其傳承人協商,促進中醫民間療法專利化。
2.3 中醫民間療法傳承人層面保護措施
要想使中醫民間療法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下去,其傳承人應當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工作,總結自己的秘方、適宜技術,將秘方秘技的方源、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項等進行登記,以便于網絡檔案庫的建立和后續工作開展。
3 結語
重視中醫民間療法,做好民間醫藥挖掘和整理工作,對于拓展中醫診療技藝,發展中醫藥理論和實踐,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將中醫藥原創優勢轉化為知識產權優勢,更好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滿足人 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的中醫藥服務需求具有重要意義[8]。
參考文獻
[1]田虹,田侃.民間驗方生存發展困境與保護策略[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04):88-90.
[2]郭敬波. 中醫“國粹”不能游離法外[N]. 光明日報,2015-11-30(010).
[3]劉亞力. 中醫民間秘方如何保護[N]. 北京商報,2013-03-20(D01).
[4]龐國明. 淺談民間驗方、傳統診療技術之整理研究與發展[C]. 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四次全國民間傳統診療技術與驗方整理研究學術會論文集.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2011:19-20.
[5]柳長鳳,劉樹民.保護和整理民間驗方的難點與對策[J].中國民間療法,2011,19(02):10-11.
[6]劉鑫,黎冬梅,金玲鈺,佟宇帆.泰國傳統醫藥保護制度對構建我國傣醫藥保護機制的啟示[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9,36(06):532-534.
[7]饒遠立. 為民間驗方撐起保護傘[N]. 醫藥經濟報,2016-04-18(F02).
[8]王國強:加快促進民間中醫藥發展,總結民間技法,研發推廣利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5,7(33):12.
基金項目:
本項目為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創新訓練平臺上完成,項目號S2019104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