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東琴
摘要: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積淀與記憶,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延續與傳承,也是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重要載體。探析歷史宣傳教育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影響,對于增強大學生的國家身份認同和中華文化認同,提升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凝聚人心和向心力,回望過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歷史宣傳教育;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
一、歷史宣傳教育與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基本內涵
歷史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情。從狹義上來講是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符號。文中的歷史主要是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歷史宣傳教育即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大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
主流意識形態是指在階級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在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內容和理論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表現形式。認同是指主體對客體的態度經歷認識到肯定再到自覺踐行并形成行為習慣的過程。即主體對客體實現認知認同到情感認同再到行為認同的轉變過程。本文的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即在歷史宣傳普及教育中不斷深化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的轉變過程。
二、歷史宣傳教育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影響
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安身立命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宣傳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強歷史宣傳教育對于提升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歷史宣傳教育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加強歷史宣傳教育對傳承與宣傳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深大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與認識,實現大學生對基礎歷史知識的普及具有重要意義。擔負宣傳普及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實踐活動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二)歷史宣傳教育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
歷史具有延續性,是一代代中國人實踐成果的記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不斷形成習俗、創造文化、建立規則和制度,形成了一系列優秀的文化。站在新的歷史舞臺上,追溯歷史、宣傳歷史,對于強化大學生對國家身份的認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義。對國家身份的認同,愛國主義情感的提升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
(三)歷史宣傳教育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搭建了重要平臺
歷史宣傳教育是一項系統化、持續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是一個持續并不斷深化的過程。實現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感和獲得感需要不斷探索拓展宣傳教育載體。歷史宣傳教育作為一個重要載體,增強了文化的時代感,提升了文化的魅力與吸引力,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提供有力的平臺支撐。
三、提升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歷史宣傳教育對策
歷史宣傳教育是以歷史為載體開展的。加強對大學生的歷史宣傳教育,提升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要把握好歷史宣傳教育方向,在歷史宣傳教育中注重引導大學生認清歷史、銘記歷史、依托歷史,進而提升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獲得感。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歷史宣傳教育承擔著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大學生對國家身份的認同,提升愛國主義情感的重要任務。加強對大學生的歷史宣傳教育要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歷史宣傳教育中增強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
(二)認清歷史。國家歷史是國家認同的基礎。加強對大學生歷史宣傳教育要引導大學生認清歷史。認清歷史就是要認清歷史的真相和歷史的發展規律。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眾多痕跡,形成了諸多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在歷史宣傳教育過程中要遵循統一的內容標準,站在客觀公正的視角認識歷史,不篡改歷史、杜撰歷史甚至是歪曲歷史。歷史的發展是持續推進的。在歷史宣傳教育過程中要主動把握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引導大學生主動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幸福努力奮斗,增強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獲得感。
(三)銘記歷史。歷史是文化創新的基礎。加強對大學生的歷史宣傳教育要引導大學生銘記歷史。銘記歷史不是對文化糟粕的宣揚,也不是站在歷史的苦難上唉聲嘆氣,而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吸取精華,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精髓,結合時代特色站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塑造民族精神,增強中華文化的吸引力與凝聚力,提升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四)依托歷史。歷史是不斷傳承的。加強對大學生歷史宣傳教育要依托歷史。中華文化是一體多元的,在歷史宣傳教育過程中要主動主動依托各民族的優秀文化,讓大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各民族文化之間的聯系與交融,同時為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注入時代活力、突出時代特色,在歷史宣傳教育中提升民族團結與民族向心力,增強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歸屬感。
參考文獻:
[1]劉金花.俄羅斯重編歷史教科書:建構蘇聯記憶與實施國家認同教育的策略[J].《比較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
[2]田文.把歷史宣傳教育作為新疆意識形態工作的重中之重[N].新疆日報(漢) 2018.11.07.
[3]寧雪松.深入開展新疆歷史宣傳教育 堅決打贏意識形態領域爭奪戰[N].塔城日報(漢)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