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蘭
摘要:愛國主義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全國戰“疫”及遠程教學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意義重大。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遠程教學;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2020年1月16日,教育部黨組印發了《教育系統關于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要求在教育系統扎實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結合2020年初全國戰“疫”背景及遠程教學實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在遠程教學中應如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呢?
一、追蹤熱點,唱響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
追蹤熱點、結合熱點、講好熱點,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教學的現實需要,也是認知現實,解讀政策、激濁揚清、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疫情期間,新聞鋪天蓋地,特別是疫情初期,信息魚龍混雜,這增加了教師的焦慮,同樣也使學生難辨真假,深受其害。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看待疫情、弘揚正能量,唱響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要每天追蹤熱點、關注時事,而且還要理性辨別真偽,為學生解疑答惑,正面引導,避免學生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具體說來,可以每天觀看新聞聯播,打卡學習強國,關注人民日報、共產黨員、共青團中央等官方微信公眾號,在疫情防控中站穩政治立場。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向學生宣傳黨和國家最新方針政策及戰“疫”新進展,倡導學生辯證全面看待疫情防控過程中的出現的人或事。課前課后可以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和QQ群等,向學生推送疫情中涌現的醫務工作者、警察、快遞員、志愿者、社區干部、本校學生等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跡,分享短視頻、網絡文章、微電影等。這些形式方便快捷,形象生動,互動高效,效果良好。
二、緊扣教材,深挖愛國主義教育元素
愛國主義的本質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本身就是大學生學習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的絕好載體,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元素。在本次全民抗“疫”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緊扣教材,找準結合點,深入挖掘抗“疫”愛國主義元素,開展遠程愛國主義教育。
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例,在遠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引導學生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同時,結合這次疫情,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在教學平臺中通過主題討論、頭腦風暴、小組辯論等形式,讓學生更加深刻領悟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領悟到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領悟到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增強學生“四個自信”,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
三、創新形式,營造愛國主義教育濃厚氛圍
新時代,我們面臨的世情、國情、黨情、學情發生了新的變化,如果再用傳統的方式和途徑去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很難起到好的效果。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與途徑,這在“互聯網+”時代、在遠程教學中很有必要。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要求,豐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載體,建好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注重運用儀式禮儀,組織重大紀念活動,發揮傳統和現代節日的涵育功能,依托自然人文景觀和重大工程開展教育。營造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濃厚氛圍,用好報刊廣播影視等大眾傳媒,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創作生產優秀文藝作品,唱響互聯網愛國主義主旋律。
結合遠程教學實際,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可以采取多種易操作又深受學生喜愛的形式來營造愛國主義教育濃厚氛圍。比如紅歌嘹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錄下演唱紅歌的音頻或視頻,并介紹紅歌的創作背景及歷史意義,讓一首首經典紅歌訴說那段光輝的歷史。比如電影賞析,同學們課后欣賞課堂分享,讓電影講述思政課的故事。比如演講比賽,學生通過連麥的方式成為課堂主角,在演講中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比如云參觀,讓學生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比如“云升旗”,通過網絡平臺共同升國旗、奏國歌,增強活動儀式感、莊嚴感,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比如“云紀念”,緬懷英烈、致敬英雄、銘記歷史。還比如經典誦讀、歷史上的今天、身邊的戰“疫”故事、時光穿越、微電影制作等,以多種形式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知行合一,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
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在力行上下功夫,引導莘莘學子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新時代的追夢征程之中,將愛國精神轉換為報國的自覺行動。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遠程教學中,一是要倡導學生積極配合國家疫情防控工作,從自身做起,自覺宅在家里,做好個人和家庭衛生,關愛自己和家人,做好心理建設。二是不信謠不傳謠,不給社會增加負擔,傳遞社會正能量,和祖國人民站在一起。三是做好學生本職工作,利用居家時間,多讀書多好書,豐富提升自己。上好網課,學好專業,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四是以身作則,強化責任擔當,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做些志愿者工作,服務奉獻社會,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N].人民日報,2019-11-13(06).
[2]教育部黨組.教育系統關于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2002/t20200219_422378.html
[3]彭鴻雁.在戰“疫”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N].安徽日報, 2020-3-10(007)
[4]司忠華.儀式: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形式——以國家公祭儀式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0).
[5]高晨.加強對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研討——全國“愛國主義與時代精神”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2).